辦學方針
顧村中學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從本校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積極推進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際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重視德育工作,加強校容、校貌、校風、校紀建設;培養和引進並舉,注重師德建設,以形成一支敬業愛生,嚴謹治學,整體素質良好的教師隊伍;認真落實課程改革計畫,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科目化,法規化建設;學校以科研促教學,以教改保質量,最佳化課堂教學,嚴格質量管理,重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育質量穩步提高。教學成績 高中高校升學率連續10年達到85%以上,1998年有一位顧中學子被北京大學錄取,傳為一段佳話。2006年高考本科率65%(有多名顧中學子被華師大,同濟大,交大,北京郵電大等重點本科錄取),2007年高考本科率56%,2008年高考本科率52%,一本上線16人,500分以上2人(理科最高分518分,文科最高分492分)2009年高考本科率62%,其中重點班本科率最高可達92%,500分以上5人(其中理科最高分501分,文科最高分513分)顧村中學以其出色的教育質量和顯著的辦學效益,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和信賴。顧村中學於2010年已正式成為五星級示範校即區重點中學,教育局的認可給學校增添了榮譽。校風校訓
建校56年以來,幾代人的同心協力,形成了淳樸的校風,嚴謹的教風,勤奮刻苦的學風。“同心協力、淳樸嚴謹、勤奮刻苦”是我校的校訓。
發展歷程
創立時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8月13日,上海戰起。上海淪陷後,顧村地區百業蕭條,民不聊生。有識者流散,青少年失學。在1941年至1943年間,曾有彭祖珍、王鳴歧、顧九成等熱心教育事業的社會知名人士著手籌建國小,想讓失學兒童能入學讀書,奈因上無政府無分文補貼,下無民眾有力資助,學校似有非有,結果不了了之。當時的顧村鎮,雖有軋米、軋花、磨麵、榨油等加工廠坊,但由於日偽的封鎖,各廠坊業務清淡。面對此種情況,顧村鎮上層人士顧紀長先生(詳見《人物誌》)召集鎮上有關廠坊主,議定在收取農民的加工費中提出“成頭”,買通日偽關卡。因此,鎮上廠坊的加工經營業務才逐漸興盛起來。此後,由顧紀長引頭,為解決青少年讀書問題,發動地方熱心教育人士王沂清(詳見《人物誌》),支達銓(當時寶豐紗廠經理)、王炳勛(大功能使儉豐布廠廠長,已故)等成立了校董事會。校董事會公推顧紀長為董事長。建校經費以寶豐紗廠、儉豐布廠、鴻昌麵粉廠為基礎自至和募捐籌集。校址選定戰前的顧村國小,但顧村國小原有校舍大部毀於炮火,殘存的幾間教室也被偽警局分駐所占用。經顧紀長出面與偽警局交涉洽商,分駐所遷出後,再經修建,到1944年上半年籌建工作基本就緒。1944年9月,正式開學上課。開始,顧紀長的辦學,帶有以顧姓子弟為主的“家塾”意味;嗣後,顧確定吸收其他姓氏子女入學,由於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故定名荻濱補習學校作為過渡。當時,王沂清任校長,教師有李亦奇、王人傑、高耐秋、丁士鏞,工友劉岳峰(已故)。學生共約60人,編為3個班級。國小分高級、低級各一班,學生只有十幾個,由丁、王兩老師負責。
1945年春季增加了教師王粟穎,秋季增加教師桂啟蕃(詳見《人物誌》),工友金阿根(已故)。此時,中學也因程度不一,分為兩班,部分富裕家庭子女轉上海特別市正規中學就讀。秋季開始,荻濱補習學校改為顧村中國小,並向當時縣教育局申請立案。
1946年秋冬,校長王沂清因病離校,董事長顧紀長聘請照耕書任校長,並增加教師任哲維(詳見《人物誌》)、趙光沖(已故)。同時經縣教育局批准,學校正式立案。按教育局要求,中國小一定要分開,故立案時校名為寶山縣顧村中學,但校牌仍是顧村中國小。此時,中學已有初一、初二、初三各一班,學生總數有110餘人。
1946年8月,趙耕書辭校長職,王沂清復職,直至1949年解放前夕,這期間先後增加了教師楊水若(詳見《人物誌》)、虞和靜(解放後先後在北京電影製片廠、美術電影製片廠、《大眾電影》雜誌社工作,已退休)、鄭肖釗(1983年時任上海曹楊中學校長)、王興堂(現名王麥桿,天津美術學院教授)、吳慶昌(已退休,80年代初在羅店鎮編寫鎮史)。吳任期最短,擔任了半年總務主任即離校。
建國後的歷程
1949年5月解放後,學校由寶山縣人民政府文教科接管。當時,儘管對外還稱顧村中國小,從一個校門進出,但實際上中國小已各自為政,互不干預。中學校長仍由王沂清繼任,晉升桂啟蕃為副校長。1949年10月,校長王沂清因病辭職,縣文教科任命桂啟蕃為校長。
1950年9月,調任郝鈞(詳見《人物誌》)為副校長。
1952年縣文教科撥款新建校舍8間,中國小正式分開。中學定名為寶山縣顧村初級中學。桂啟蕃、郝鈞分別繼任正副校長。
1953年9月,桂啟蕃調往松江。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郝鈞為校長,寶山縣文教科提任劉啟光(已退休)為副校長。
1956年9月,學校易名為寶山縣第三中學(實際上仍是初級中學建制),郝鈞、劉啟光繼任正副校長。
1957年,副校長劉啟光調離本校。
1958年秋季起,招收高一新生。郝鈞繼任校長,縣教育科調任丁彬榮(詳見《人物誌》)為副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961年7月開始有高中畢業生,成為名副其實的完全中學。郝、丁、正副校長依舊。
1962年縣教育局委派增設黃敏為副校長。
1964年黨支部書記丁彬榮暫調離校,參加“小四清”、“大四清”運動,1966年回校。這一期間,李肇昌任代理黨支部書記。
1965年,學校易名上海顧村中學,正副校長不變。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改名為上海市寶山縣顧村公社顧村中學。此時,校長職務有名無實,建立革命委員會統管學校。本校於1968年3月23日成立革委會,革委會成員先後有陸國民(學生)、劉林發(學生)、楊九弟(學生)、須福根(學生)、王建芬(學生)、周勇(學生)、張玉其(學生)、張勇珍(學生)、馬群力(學生)、須旭偉(學生)、陸佩仁(工友)、王文奎(工友)、陳和、王如、劉海章、朱廷英、徐維簡、顧至德、施俊其、王寶榮、朱飛達、劉錦華、呂奇恩、丁彬榮、劉正、郝鈞、泰德寧等。其中擔任革委會主任、副主任或召集人的有陸國民、陳和、王如、劉海章、劉林發、徐維簡、劉錦華、劉正、朱飛達、王寶榮等。
在“文革”期間,本校曾名上海市紅衛十七中學。
1971年3月,丁彬榮調離本校。
1974年3月,朱飛達來校任黨支部書記。
改革開放後的發展
1978年8月,恢復上海市顧村中學校名,重申郝鈞為校長。黃敏副校長調離本校。1979年3月,郝鈞校長辦理退休手續後留任原職。
1979年8月,調王鵬飛來校任副校長。周浩泉調任本校黨支部書記。原黨支部書記朱飛達任支部副書記。1982年,朱飛達調離本校。
1983年11月縣教育局晉升副校長王鵬飛為校長,提升張德醇為副校長,並任命了新的領導班子。隨後,郝鈞校長離職,並開歡送會正式退休。朱又明任支部書記,周浩泉調離本校。
1985年,縣教育局黨委任命朱偉文任本校黨支部書記,王鵬飛任校長。縣教育局任命譚惠龍、張德醇為本校副校長。
1987年,王鵬飛校長調離本校,孫文豹來校繼任校長。蘇永發、譚惠龍為副校長。
1989年,譚惠龍副校長調任劉行工商所,任黨支部書記。
1993年6月,孫文豹校長調任行知實驗中學校長。
1993年6月,區教育局晉升副校長蘇永發為校長,提升陸興發、葛國忠、蔡永平為副校長,黨支部書記為朱偉文。
1995年11月,副校長蔡永平調任楊行鎮任行政副鎮長。
1999年12月,蘇永發校長辦理退休手續。
新時期的領導
2000年1月,區教育局任命朱偉文為校長,兼黨支部書記。陸興發、葛國忠為副校長。2002年10月,區教育局黨委任命馬一心任黨支部副書記。
2003年9月,區教育局提升陸進生、王志紅為本校副校長。
2007年2月,區教育局任命王旭東為校長、馬一心任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