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由於自體免疫引發的關節炎。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覆發作,呈對稱分布。類風濕關節炎會進行性加重,患者應該及時去就醫以免病情嚴重,西醫無好的根治辦法,推薦中西結合治療。

基本信息

概述

類風濕性關節炎(UA)是一種不明原因的慢性全身性免疫反應性炎症性疾病,免疫反應多發生於關節滑膜,為最常見的結締組織疾病。發病多在20—45歲,男女之比為1:3,最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對稱性小關節病變,也可累及心、肺、血管、腎臟等器官和組織。早期紅、腫、熱、痛,晚期關節強直、畸形。

發病機制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
多認為本病屬於一種自身 免疫性疾病,其始動因子尚不清楚,這種自身 抗原不僅可使機體產生 抗體(IgG),同時還導致IgG分子的Fc片段結構發生改變,形成新的抗原決定簇,從而激發另一種抗體形成,即 類風濕因子(RF)。血清中RF最主要的成分是IgM,亦有IgG、IgA和IgE等。IgM型的RF約見於85%~95%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是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

關節滑膜內RF-IgG複合物可以固定及激活補體,產生C3a和C5a,吸引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滲出。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及滑膜細胞(A型細胞)吞噬了上述免疫複合物後,被激活併合成和釋放溶酶體酶,包括中性蛋白酶、膠原酶等以及各種介質,如前列腺素白三烯、IL-1等,導致滑膜及關節軟骨的破壞。

IL-1可使滑膜細胞和軟骨細胞合成和釋放膠原酶和其他蛋白溶解酶,並抑制軟骨細胞合成蛋白多糖,本身又是一種破骨細胞激活因子。滑膜內不僅有RF、各種免疫球蛋白及補體等,而且經免疫螢光和組織培養亦說明它們可由滑膜內B細胞和漿細胞產生。即使在始動因子(如感染因子)已不復存在的情況下,RF仍不斷產生,結果導致炎症病變反覆發作,成為慢性炎症。

約65%~93%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清中有EB病毒核心抗體,而其他關節炎患者則僅為10%~29%;又本病患者細胞培養的B細胞,經EB病毒轉化後可產生RF。

臨床表現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

起病緩慢,多於冬季發病。

關節外表現

全身表現最初只有低熱、乏力、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及手足麻木、指端動脈痙攣現象。

皮膚表現約1/4的患者出現皮下結節,常見於肘的伸肌腱,手和足的伸、屈肌腱、跟腱。皮下結節與關節病變的嚴重程度及類風濕因子陽性有關。

關節表現

開始只有關節僵硬,以早晨起床後最明顯,稱為晨僵,活動後減輕,以後逐漸出現對稱性手的小關節及腕、足等關節炎,關節周圍的結構也常受累,受累的關節異常腫脹,伴疼痛、潮紅、壓痛及僵硬,特別是近端指端關節呈對兒性梭狀腫脹,晨起重,活動後減輕。到後期,關節腫脹減輕,發展為不規則型,顯著貧血。

病變關節因關節軟骨及軟骨下受侵蝕,關節腔破壞,上下關節面融合,發生纖維化性強直,甚至骨化,最後變成強硬和畸形。手指、腕關節固定於屈位,手指及掌關節形成特徵性的尺側偏向畸形,關節周圍肌肉萎縮。僅有10%——30%患者出現皮下結節,此結節多出現在關節的隆突部位,直徑數毫米,質硬,略壓痛,圓形或橢圓形的出現往往提示病情發展到較重的時期。多數病人還可出現淋巴結腫大、心瓣膜病變、肺間質性纖維化、胸膜炎等關節外表現。

分期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

1.急性期:發熱及關節腫痛時,應臥床休息,限制受累關節活動,同時避免受壓及寒冷刺激,可使用各種矯形支架和夾板使關節保持功能位置,避免垂足,垂腕等關節畸形。
2.恢復期:症狀控制後,病人要及早進行關節功能鍛鍊,肢體運動可以由被動活動到主動活動漸進,活動應以病人承受量為限。當病情穩定可離床時,應注意坐姿,避免跪坐,盤腿坐,對已發現關節畸形的病人,要儘可能發揮健康肢體功能。
此外還可行物理療法及推拿按摩方法及體育療法。這些療法可增強肌力,減輕或預防肌肉萎縮和骨質疏鬆,減少和防止關節粘連,有助於增進或保持關節功能。任何一種活動進行24小時內若出現關節疼痛、腫脹、晨僵感加重,應減少運動量或改進運動方式。
3.晨僵護理:晚上睡眠時使用彈力手套保暖;早上起床後進性溫水浴或鹽水浸泡僵硬關節,起床後應活動關節;積極參加日常活動,避免長時間不活動。

診斷依據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

1.晨僵至少一小時(≥6周)。

2.3個或3個以上關節腫脹(≥6周)。

3.腕、掌、指或近端指間關節腫脹(≥6周)。

4.對稱性關節腫脹(≥6周)。

5.手部有典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放射學改變。

6.皮下有類風濕結節

7.類風濕因數陽性(滴定度>1:32)。具備4項以上者,可診斷為典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輔助檢查

實驗檢查

類風濕關節炎檢查 類風濕關節炎檢查
1.多數病例的 紅細胞沉降率在活動性病變中常增高,可為疾病活動的指標。血清鐵、鐵結合蛋白的水平常減低。

2.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免疫蛋白電泳顯示IgG、IgA及IgM增多。C反應蛋白活動期可升高。

3.類風濕因子及其它血清學檢查:類風濕因子包括IgG型RF、IgM型RF、IgA型RF,和IgE型RF等類型。臨床多限於檢測IgM-RF,國內套用比較廣泛的是聚苯乙烯微粒乳膠凝集試驗(LAT)和羊紅細胞凝集試驗(SCAT),這兩種方法對IgM-RF特異性較大,敏感性較高,重複性好,檢測IgM-RF在成年RA患者3/4陽性。IgM-RF高滴度陽性病人,病變活動重,病情進展快,不易緩解,預後較差,且有比較嚴重的關節外表現。類風濕因子陰性不能排除本病的可能,須結合臨床。
抗核抗體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陽性率約10%~20%.血清補體水平多數正常或輕度升高,重症者及伴關節外病變者可下降。
4.關節腔穿刺可得不透明草黃色滲出液,其中中性粒細胞可達1萬~5萬/mm3或更高,細菌培養陰性。疾病活動可見白細胞漿中含有類風濕因子和IgG補體複合物形成包涵體吞噬細胞,稱類風濕細胞(regocyte)。滲出液中初體的相對濃度(與蛋白質含量相比較)降低,RF陽性。

X線檢查

早期患者的關節X線檢查除軟組織腫脹和關節腔滲液外一般都是陰性。關節部位骨質疏鬆可以在起病幾周內即很明顯。關節間隙減少和骨質的侵蝕,提示關節軟骨的消失,只出現在病程持續數月以上者。半脫位,脫位和骨性強直後更後期的現象。當軟骨已損毀,可見兩骨間的關節面融合,喪失原來關節的跡象。瀰漫性骨質疏鬆在慢性病變中常見,並因激素治療而加重。無菌性壞死的發生率特別在股骨頭,亦可因用皮質類固醇治療而增多。

治療

治療目的:①控制關節及其它組織的炎症,緩解症狀;②保持關節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復受損關節以減輕疼痛和恢復功能。
一般療法
發熱關節腫痛、全身症狀者應臥床休息,至症狀基本消失為止。待病情改善兩周后應逐漸增加活動,以免過久的臥床導致關節廢用,甚至促進關節強直。飲食中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要充足,貧血顯著者可予小量輸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體炎等在病人健康情況允許下,儘早摘除。
外敷治療
外敷療法:本法是將藥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散寒祛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藥物治療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用於初發或輕症病例,其作用機理主要抑制環氧化酶使前腺素生成受抑制而起作用,以達到消炎為止痛的效果。但不能阻止類風濕性關節炎病變的自然過程。本類藥物因體內代謝途徑不同,彼此間可發生相互作用不主張聯合套用,並應注意個體化。
物理治療
目的在於用熱療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使肌肉鬆弛,達到消炎、去腫和鎮痛作用,同時採用鍛鍊以保持和增進關節功能。理療方法有下列數種:熱水袋、熱浴、蠟浴、紅外線等。理療後同時配已按摩,以改進局部循環,鬆弛肌肉痙攣。
外科治療
以往一直認為外科手術只適用於晚期畸形病例。對僅有1~2個關節受損較重、經水楊酸鹽類治療無效者可試用早期滑膜切除術。後期病變靜止,關節有明顯畸形病例可行截骨矯正術,關節強直或破壞可作關節成形術、人工關節置換術。負重關節可作關節融合術等。
中醫療法
傳統中醫治療關節炎類疾病數千年之經驗與優勢,針對關節炎病理病機之特點,對症下藥,採用活血,化瘀,通絡,內服外敷,針灸等綜合治療養亦是其治療關節炎的特色。

飲食注意

1、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類和花生、朱古力、小米、乾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產生致關節炎的介質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體及抗牛奶IgE抗體等,易致過敏而引起關節炎加重、復發或惡化。
2、少食肥肉、高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因其產生的酮體、酸類、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和炎症介質等,可抑制T淋巴細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關節疼痛、腫脹、骨質脫鈣疏鬆與關節破壞。
3、少食甜食,因其糖類易致過敏,可加重關節滑膜炎的發展,易引起關節腫脹和疼痛加重。
4、少飲酒和咖啡、茶等飲料,注意避免被動吸菸,因其都可加劇關節炎惡化。
5、可適量多食動物血、蛋、魚、蝦、豆類製品、土豆、牛肉、雞肉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膠原的食物等。

預防方法

1、加強鍛鍊,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鍊,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鍊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鍊者強得多。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病程預後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呈爭驟者的病程進展較短促,一次發作後可數月或數年暫無症狀,靜止若干時後再反覆發作。發作呈隱襲者的病程進展緩慢漸進,全程可達數年之久,其間交替的緩解和復發是其特徵。

約10%~20%的病人每次發作後緩解是完全性的。每經過一次發作病變關節變得更為僵硬而不靈活,最終使關節固定在異常位置,形成畸形。據國外統計,在發病的幾年內勞動力完全喪失者約占10%.

本病與預後不良有關的一些表現為:①典型的病變(對稱性多關節炎,伴有皮下結節和類風濕因子的高滴度);②病情持續活動一年以上者;③30歲以下的發病者;④具有關節外類風濕性病變表現者。

盤點骨科疾病

骨科是各大醫院最常見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統的解剖、生理與病理,運用藥物、手術及物理方法保持和發展這一系統的正常形態與功能。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更,骨科傷病譜有了明顯的變化,例如,骨關節結核、骨髓炎、小兒麻痹症等疾病明顯減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創傷明顯增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