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球白線蚓

類球白線蚓

類球白線蚓,顫蚓目、白線蚓屬,皮膚腺發達,每節5-6排。背孔始於第Ⅶ節。環帶在Ⅻ-2/3ⅩⅢ節,腺細胞發達,不規則排列。消化腎管發達但不分叉,伸至Ⅵ-Ⅶ節,前端寬而短,管腔明顯,向後漸細,極盤曲背血管始於ⅩⅦ節。。輸精管較短,略盤曲。陰莖球發達。無儲精囊和卵囊。受精囊的囊腔洋蔥狀,內囊管和外囊管均粗而長,囊孔附近有一大團腺體。是顫蚓目白線蚓屬的一種主要分布於浙江、湖南的陸生蚯蚓。

基本信息

概述

目名: 顫蚓目 (Tubificida )
科名: 線蚓科 (Enchytraediae ) ()
屬名: 白線蚓屬 (Fridericia Michaelsen, 1889 )
種名: 類球白線蚓 (Fridericia bulboides Nielsen et Christensen, 1959 )
分布描述: 浙江湖南陸地
主要鑑別特徵: 體長約6-7mm(活體:9mm)。28-42節。剛毛每束2-4條。皮膚腺發達,每節5-6排。背孔始於第Ⅶ節。環帶在Ⅻ-2/3ⅩⅢ節,腺細胞發達,不規則排列。消化腎管發達但不分叉,伸至Ⅵ-Ⅶ節,前端寬而短,管腔明顯,向後漸細,極盤曲。背血管始於ⅩⅦ節。  精漏斗筒狀,長為寬的1.5-2倍;領部明顯。輸精管較短,略盤曲。陰莖球發達。無儲精囊和卵囊。受精囊的囊腔洋蔥狀,內囊管和外囊管均粗而長,囊孔附近有一大團腺體。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