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題西太一宮壁二首
•其一
柳葉鳴蜩綠暗 ,荷花落日紅酣 。
三十六陂春水 ,白頭想見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 。
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西太一宮:道教廟宇,宋仁宗天聖年間所建。洪邁《容齋三筆》:西太一宮,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西南八角鎮。
⑵鳴蜩(tiáo):鳴蟬。
⑶酣:濃透。“柳葉”二句:一作“草色浮雲漠漠,樹陰落日潭潭”。
⑷三十六陂(bēi):池塘名,在汴京附近。陂:池塘。江南揚州附近也有三十六陂,故詩中雲“想見江南”。春水:一作“流水”。
⑸持:攜帶。
白話譯文
其一:
柳葉與鳴叫的蟬顯出暗綠的顏色,落日的紅光映在荷塘上,使那一池紅蓮更加紅艷奪目。望見了池塘中的春水,讓已經白頭的我回想起了江南。
其二:
三十多年前父親兄長帶我來到這裡,牽著我的手,從東走到西,從西走到東。今天故地重遊而頭髮早已花白,想尋找從前見過的景色不禁令人迷茫。
創作背景
這組詩是北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詩人到京城後重遊西太一宮時即興吟成,題寫在牆壁上的作品,即所謂題壁詩。景祐三年(1036年)王安石隨其父王益來到汴京,曾游西太一宮,當時是十六歲的青年,滿懷壯志豪情。次年,其父任江寧府(今江蘇南京)通判,他也跟到江寧。王安石十八歲時,王益去世,葬於江寧,親屬也就在江寧安了家。嘉祐六年(1061年),王安石任知制誥,其母吳氏死於任所,他又扶柩回江寧居喪。熙寧元年(1068年),王安石奉宋神宗之召入汴京,準備變法,重遊西太一宮。此時距初游之時已經三十二年了,王安石也已經四十八歲,快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齡。在這初游與重遊的漫長歲月里,父母雙亡,家庭變故,國事難為,自己在事業上也還沒有做出什麼成績,觸景生情,感觸很深,寫下這兩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第一首,“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這兩句寫所見景物,純以名詞巧妙組合,色彩對比鮮明。“綠”而曰“暗”,極寫柳葉之密,柳色之濃。鳴蜩,就是正在鳴叫的知了(蟬)。“柳葉”與“綠暗”之間加入“鳴蜩”,見於那些知了隱於濃綠之中,不見其形,只聞其聲,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渾然一體,有聲有色。“紅”而曰“酣”,把荷花擬人化,令人聯想到美人喝醉了酒,臉龐兒泛起了紅暈。“荷花”與“紅酣”之間加入“落日”,不僅點出時間,而且表明那本來就十分嬌艷的荷花,由於落日的斜照,更顯得紅顏似醉。第三句“三十六陂春水”補寫池塘水,但寫的不僅是眼中的水,更主要的是,還是回憶中的江南春水。最後一句“白頭想見江南”,由眼前的景色聯想到故鄉。三四兩句有迴環往復之妙。就是說,讀完“白頭想見江南”,還應該再讀“三十六陂春水”。眼下是夏季,但眼前的陂水卻像江南春水那樣明淨,因而就聯想到江南春水,含蓄地表現了撫今追昔、思念親人的情感。
此詩前兩句就“柳葉”“荷花”寫夏景之美,用了“綠暗”“紅酣”一類的字面,色彩十分濃艷美麗。這“紅”與“綠”是對照的,因對照而“紅”者更紅,“綠”者更綠,景物更加動人。第四句的“白頭”,與“綠暗”“紅酣”的美景也是對照的,但這對照在“白頭”人的心中卻引起無限波瀾,說不清是什麼滋味。全詩由真入幻,觸景生情,語意簡明而含蓄。
第二首,“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這兩句回憶初游西太一宮的情景。三十年是概指,當年初游此地,他還幼小,父親和哥哥王安仁牽著他的手,從東走到西,從西遊到東。而歲月流逝,三十多年過去了,父親早已去世,哥哥也不在身邊,真是“向之所歡,皆成陳跡”。於是由初游回到重遊,寫出了下面兩句:“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欲尋陳跡”,表現了對當年父兄同游之樂的無限眷戀。然而連“陳跡”都無從尋覓了。四句詩,從初游與重遊的對照中表現了今昔變化——人事的變化,家庭的變化,個人心情的變化。言淺而意深,言有盡而情無極。比“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趙嘏《江樓感舊》)之類的寫法表現了更多的內容。
這組詩的第一首是最受關注的,其色彩、意象、意味,俱不可及。但讀者也不能忽略了第二首。這兩首詩所寫的是同一情事,是一個整體,它們是互相完成的關係,只有在整體上理解了這兩首詩之後,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一首。第一首是以興象的方式來傳達詩意的,既有意境,也有意味;第二首則不具備第一首的色彩、意象之美,它是以敘述的方式來傳達詩意的,但卻同樣有很動人的意味。
名家點評
蔡絛《西清詩話》說:“元祐間,東坡奉祠西太一宮,見公(荊公)久作,注目久之,曰:‘此老野狐精也。’遂次其韻。”
洪邁《容齋隨筆》:“楊柳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荊公《題西太一宮》六言首篇也。今臨川刻本以“楊柳”為“柳葉”,其意欲與荷花為切對,而語句遂不佳。此猶未足問,至改“三十六陂春水”為“三十六宮煙水”,則極可笑。公本意以在京華中,故想見江南景物,何預於宮禁哉?不學者妄意塗竄,殊為害也。彼蓋以太一宮為禁廷離宮爾。
陳衍在《宋詩精華錄》卷二收錄這兩首詩,並評曰:“絕代消魂,荊公當以此二首壓卷。”
後世影響
王安石這兩首詩對後世產生不小的影響。宋人六言絕句,以這兩首詩傳誦較廣。《宋詩精華錄》以“壓卷”之作收錄此詩。
王安石去世後,蘇軾見到這兩首詩,感慨系之,寫下和韻詩《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偶次其韻二首》:
秋早川原淨麗,雨餘風日晴酣。
從此歸耕劍外,何人送我池南!
但有樽中若下,何須墓上征西?
聞道烏衣巷口,而今菸草淒迷!
黃庭堅對這兩首詩的寫作技巧也深為嘆服,並寫了和韻詩《次韻王荊公題西太一宮壁二首》:
風急啼烏未了,雨來戰蟻方酣。
真是真非安在?人間北看成南。
晚風池蓮香度,曉日宮槐影西。
白下長乾夢到,青門紫曲成迷。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