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描述
前側緣在外眼窩齒後有6枚小突起,前3枚較後3枚小。側緣短於後側緣,兩者之間具一粗壯突起,其末端指向前側方。後側緣向內收斂,具一不明顯突起,後側緣甚窄、平坦。螯足粗壯。長節呈三棱形,腕節光滑,內角有一小齒,外角鈍。掌節背緣具3銳齒,外側面中部具兩縱列突起,近背緣一列突起較小,具4枚突起,中線一縱列具5枚突起:第1枚小,第2枚較大,第4枚最大,為鈍三角形。腹面外側具一縱列扁平突起,腹緣具一列5枚三角形突起,以末端的一枚為最大,這兩列突起的末端各有一隆脊延伸到不動指末端,內側面光滑,背緣有兩枚刻紋的發音響脊:一為圓形,具5條橫列的脊;另一為矩形,共有6條響脊。可動指外側面有一光滑隆脊,不再分小脊,兩指內緣具鈍齒。
步足側扁,以第1對為最大,第3對最小,前3對步足的形狀相似,末對步足的指節和掌節呈槳狀。
雄性腹部分為5節(第3至第5節癒合,節線明顯可辨):第1節很短,第2節長度為第1節的4倍,癒合節基部具一橫脊(由鈍齒組成)。第6節呈梯形,寬為長的4/5。尾節呈三角形,寬為長的2/3,雌性腹部呈卵圓形,分為7節;前兩節短,各具一條橫行鈍齒隆脊,其他節表面具顆粒,尾節呈鈍三角形,不具隆脊。
雄性第1腹肢粗壯,末端寬圓形,指向外方,背面近外緣具一枚角質狀突起,內側表面具銳齒,內緣有羽狀剛毛,外緣近中部具銳齒。雄性第2腹肢纖細,中部具一刺,末端細足狀。
生境與習性
棲息於水深17—40m的海底。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南海國外分布: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和塔希提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