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孢菌素5號

用於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膽囊炎、肝膿腫、心內膜炎、敗血症、扁桃體炎和中耳炎的治療的一種藥物。

藥品名稱

頭孢菌素5號

英文名稱

Cephazolin

別名

頭孢唑啉;先鋒黴素Ⅴ;頭孢唑林;先鋒唑啉鈉;西孢唑啉;唑啉頭孢菌素;先鋒唑啉;先鋒啉;凱復;Cefazolin sodium;Ancef;Cefamedin;Kefzol;Totacef

分類

抗生素 > 頭孢菌素類 > 第一代

劑型

0.5g,1g。

藥理作用

頭孢唑頭孢唑啉鈉為半合成的第一代頭孢菌素,其抗菌作用機制是與細菌細胞膜上的靶位蛋白即青黴素結合蛋白(PBPs)結合(主要作用於PBP-1、PBP-3),抑制細菌細胞壁生物合成,從而起抗菌作用。該藥抗菌譜廣,除腸球菌屬和耐甲氧西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之外,其他革蘭陽性球菌對頭孢菌素5號均很敏感,對表皮葡萄球菌、草綠色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和肺炎鏈球菌效果較青黴素為差。對大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和肺炎克雷白菌的抗菌活性較好,對傷寒沙門菌、痢疾志賀菌和奈瑟菌屬相當敏感。

藥代動力學

頭孢菌素5號以靜脈或肌內注射給藥。肌內和靜脈注射1g後,Cmax分別約為65μg/ml和185μg/ml。大約85%的頭孢唑啉與血漿蛋白結合,表觀分布容積為0.12±0.03L/kg。藥物可進入許多組織(如心肌、骨、膀胱)和體液。在膽汁和尿中可獲得較高的藥物濃度。頭孢唑啉能透入胸腔積液獲得有效治療濃度,靜脈給藥1g後30、60和120min的平均血藥濃度分別為37、15和12mg/L;肌內注射0.5g後30、120和240min後的平均血藥濃度分別為9、15和33mg/L;腹腔積液中濃度為血藥濃度的90%。骨髓炎患兒每天靜脈給藥50mg/kg後,膿液中濃度為5.5~13.3mg/L,骨內濃度為3.2~5.5mg/L。藥物在炎症滲出液中的濃度基本與血清濃度相等。頭孢唑啉在膽汁中的濃度等於或略超過同期血清濃度。然而,即使在感染存在時,頭孢唑啉仍不能在腦脊液中達到有效的治療濃度。頭孢菌素5號能透過胎血屏障。95%以上的藥物以原形通過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分泌的形式排泄。頭孢唑啉不被代謝,主要以原形通過腎小球濾過,部分通過腎小管分泌自尿排出。80%~90%的給藥量於24h內自尿排出。正常成人半衰期為1.4~1.8h,當腎功能減退時,半衰期延長,晚期腎衰竭患者的半衰期可延長至18~36h。1周內新生兒的半衰期為4.5~5h,應注意調整給藥劑量。

適應證

用於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膽囊炎、肝膿腫、心內膜炎、敗血症、扁桃體炎和中耳炎的治療。

禁忌證

對頭孢菌素類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對青黴素過敏者慎用。

不良反應

1.肌內注射可引起局部疼痛,靜脈注射後少數患者可發生靜脈炎。

2.可有轉氨酶升高、BUN升高和蛋白尿。

3.可致白細胞減少、嗜酸粒細胞增多。

4.過敏反應有藥疹、藥熱。

5.可致念珠菌的二重感染。

用法用量

成人每天1~6g,每6~8小時1次。對於敏感革蘭陽性球菌引起的輕症感染,每次250~500mg,每8小時1次;中度及重症感染每次0.5~1g,每6~8小時1次;危及生命的感染時每次1~5g,每6小時1次。急性泌尿系感染每次1g,每12小時1次。兒童和1月齡以上嬰兒每天25~100mg/kg,每6~8小時1次。肌酐清除率為每分鐘55ml的患者,給全量;肌酐清除率為每分鐘35~54ml時,給全量,但給藥間隔至少應在8h以上;肌酐清除率為每分鐘11~34ml,每12小時給全量的一半;肌酐清除率為每分鐘10ml或更低時,每18~24小時給全量的一半。

藥物相互作用

1.頭孢菌素5號與頭孢噻吩、頭孢羥氨苄、頭孢拉定合用時,因較高的血漿蛋白結合率及較小的分布容積,可使血清藥物濃度上升,並且半衰期延長。

2.丙磺舒可使其血藥濃度提高約30%,有效血藥濃度時間延長。

專家點評

頭孢菌素5號為半合成的第一代頭孢菌素,對葡萄球菌、β-溶血性鏈球菌A組,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產氣腸桿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等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據報導,用頭孢唑啉2~3g,每天2次,療程7~14天,治療敏感菌引起的呼吸和泌尿系統感染,臨床有效率為83.8%,細菌清除率為81.8%,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對於治療敏感菌所致的院內外輕中度呼吸和泌尿系統感染,頭孢唑啉依然為安全有效的藥物。由於頭孢菌素5號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且對青黴素酶穩定,使其成為較滿意的抗葡萄球菌感染的藥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菌血症的療效也滿意,可作為治療葡萄球菌感染的心內膜炎的選用藥物,也作為溶血性鏈球菌和肺炎球菌感染時替代青黴素的藥物,但療效較青黴素差且價格貴。亦可用於革蘭陰性細菌所致的泌尿系統感染和菌血症,但常要與氨基糖苷類藥物合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