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順差](/img/1/4b7/nBnauM3X2YTN5UDM0MDM2UTNyQTM5YzN4MDMyQTNwAzMxAzLzA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危機作用
![順差](/img/1/ce1/nBnauM3XwAzMwIzN2MDM2UTNyQTM5YzN4MDMyQTNwAzMxAzLzA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大量囤積外匯,會引起國內有形經濟資源的流失,無論是出口創匯還是發行本國貨幣購買外匯,都會形成對本國有形經濟資源的購買能力,造成國內有形經濟資源的流失。
2、推高本國貨幣的通貨膨脹,資源的流失和大量發行本國貨幣所換來得外匯如果不能實現購買,則會推動國內通貨膨脹的持續上揚。
3、迫使國內生產企業和銀行系統倒閉,出口創匯不能回購資源,在國內以發行本國貨幣虛增企業利潤來實現,實質上是生產企業的出口成本以通貨膨脹消化,長期運做,使所有生產企業總體上收不抵支,使這些企業所持有的生產資料轉化為外匯儲備的貨幣形態,造成倒閉,而以企業經濟贏利為基礎而生存的銀行也會因企業的倒閉使放出的貸款不能收回而發生倒閉。
4、使中央銀行產生巨額的匯兌損失,由於這些損失需要通過本國貨幣的無保證發行獲得,由工商企業和銀行系統消化,迫使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革,吸收民間資本公擔,我國大批國企和國有獨資銀行的股份制改革,就是因為企業無法獨立承擔央行大量囤積外匯產生的匯兌損失,不得不吸收民間資金共擔損失以苟延殘喘。實質上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本質屬於國有獨資製造企業和銀行的變相破產形式。
5、給外匯發行國通過大量發行鈔票,稀釋其貨幣購買力,掠奪持匯國的財富以逃避債務創造條件。這是形成我國中央銀行的匯兌損失的主要原因。
6、蒸發本國貨幣的積蓄,大量通貨膨脹本身是中央銀行稀釋本國貨幣購買力的表現,但中央銀行在稀釋購買力時沒有補貼持幣人等比的新增貨幣,從而使百姓財富蒸發。
7、螞蟻搬家式的將本國貨幣的發行準備移出國外,造成本國貨幣主權的喪失。大量發行本國貨幣購買外匯,是以所謂的單向等價交換為特徵實現,即使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而外匯發行國將換得的人民幣購買我國商品輸入其國家,銷售後補足外匯的發行準備,回籠該國貨幣買削其債務。而本國因囤積外匯不能回籠資源,造成大量無準備的貨幣發行,從而喪失對本國貨幣的節制,任其通貨膨脹,這意味著本國貨幣主權的喪失。
8、國際貿易最公平的交易是錢貨兩清的交易,當錢貨兩清時,就不存在順差和逆差的問題,因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是等價交換,只有沒有完成清算的交易才有順差和逆差。其出口大於進口的總差額就是順差,也就是商品的淨輸出差額。如果國家在出口商品過程中,通過出口關稅徵收了稅款,則實現了政府的稅收利益,如果沒有對出口的貿易徵稅,則放棄了政府的稅收利益。一般殖民地國家的關稅權的喪失就是政府在出口商品時放棄對出口商品的徵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