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志新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08~1985年)項志新,江蘇省市(原常熟縣)人。家貧,僅讀國小。15歲,至上海南市明機器廠當學徒,車、鉗、刨、鍛等技術無不精通。滿師後,在車間管理生產。後被派往浙江松陽等縣電廠安裝柴油機,收入漸豐。民國23年(1934年)到松江,住西門外缸甏行。與其師合夥開辦明錩鐵工廠,任經理,以修理碾米機為主,為本縣首家機械廠。後從上海購進廢汽車引擎,改裝成船用柴油機,高速低耗,價格較廉,營業日盛,徒工從3、4人增至40餘人。

主要經歷

抗戰爆發後不久,松江淪陷,避亂至青浦章練塘,靠1台小工具機臨時復業,修配船用機器。民國27年,仍回松江營業,購進兩家破產小廠的部份機器,成為獨家經營。民國30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汽油、柴油來源斷絕,項志新得常州某德國留學生提供圖紙,試製成功木炭引擎,於是各糧油廠和汽船主爭相訂購,供不應求,工廠得到大發展。又依靠關係,周鏇於敵偽間,販賣廢鐵獲重利。其時,工廠有大小機器30餘台,員工80餘人。

抗戰勝利,工廠仍以修配機器,維持營業。併購備出租汽船13艘,培訓部份職工為司機,直至解放。

治廠嚴格,工人每日工作12小時,學徒在14小時以上,工作時間內不準隨便談笑,學徒懈怠,即加訓斥,或施體罰。本人直接參加勞動,言傳身教。技藝精熟,機器發動,聞聲即知故障所在,每能迅速排除。歷年帶出藝徒不下200餘人,現在大多數成為高級技工、技術員或工程師。

曾任松江救火會會長,並創辦明錩救火會,備有三輪摩托救火車。每逢火警,即使深夜,必親臨現場,指揮搶救。又曾出資捐助縣立醫院、孤貧兒院,被聘為董事。

解放後,決心以自己業務專長,為祖國建設出力。1956年接受社會主義改造,明錩改為公私合營企業。先後任副廠長、廠長,曾提出合理化建議,解決技術上、原料上困難。在試製松江第一台拖拉機時,放棄假日休息,堅持工作。並於1958年動員家屬,遷出花園樓房,充作辦公室。

被推選為松江縣第一、二、三、四、五、七屆人大代表,縣政府、縣人委委員,上海市工商聯執委,松江縣工商聯常委,松江縣五屆政協常委、副主席,六屆政協常委等職。

“文化大革命”期間,受衝擊,被遣送至新橋公社勞動。仍以一技之長,為農業生產服務。有時深夜外出為生產隊搶修農機具。曾協助新華大隊,辦起農機廠,並培訓機修人員40餘人。粉碎“四人幫”後,政策得到落實,雖已退休,仍為松江鎮創辦縫紉社和知青商店,協助麻紡廠安裝機器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