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論(專升本)

音樂教學論(專升本)

《音樂教學論(專升本)》系教育部師範教育司組織編寫的“中學教師進修高等師範本科(專科起點)”音樂學專業教材。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本書系教育部師範教育司組織編寫的“中學教師進修高等師範本科(專科起點)”音樂學專業教材。本書以基礎教育新課程理論為指導,密切聯繫我國中國小音樂教育的最新教改實際,較具體地闡述了滲透著新理念的音樂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實施新課程的有益思路,融音樂教學理論、教學原則、教學藝術、教學策略以及現代教學技術、國外著名音樂教學體系為一體。書中還列舉了大量可資參考、借鑑的教學實踐範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書可供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作為教師進修和研究生的參考教材。

目錄

緒論

第一節音樂教學論的研究印象和範圍

第二節音樂田供論的性成和學科任務

第三節音樂教學論的研究方法與終生學習的理念

第一章音樂教學原理

第二節音樂教育的價值

第二節音樂教育的目標

第三節樂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自樂教學原則

第一節音樂教學原則

第二節音樂教學原則的運用

第三節綜合運用教學原則課例介紹

第三章音樂課程理論

第一節音樂課程目標

第二節目樂教學過程

第三節國外音樂課程理論

第四節從教學大綱與課程標準比較——看新音樂課程的特點

第四章音樂感受與鑑賞教學法

第一節音樂表現要召的教學方法

第二節音樂情緒與尼感的教學方法

第三節音樂體裁與形式的教學方法

第四節音樂風格與流派的教學方滋

第五節感受與鑒出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第五章音樂表現教學法

第一節演唱的教學方法

第二節演奏的教學方法

第三節音樂與綜合表識的教學方法

第四節識讀樂譜的教學方法

第六章章樂創造教學法

第一節音樂與刨造性思維

第二節音樂刨造教學法

第三節目樂創造教學$例與給教師的建議

第七章音樂與相類文化教學法

第一節國家音樂課程標準對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要求

第二節音樂與妹妹藝術

第三節音樂白相關學科

第四節音樂與杜會生活

第五節音樂與相關文化的教學建議

第八章音樂教學設計策略

第一節教學歷式概念

第二節管樂教學模式

第三節力常規音樂教學工作的組織

第四節音樂教育實習工作指導策略

第九章音樂課堂教學藝術

第一節音樂課堂導入藝術

第二節音樂課堂提問藝術

第三節音樂教學的語言藝術

第四節音樂教師的體態語言與情感藝術

第十章現代音樂教學技術

第一節現代音樂教學技術對提高音樂教學效率的作用

第二節現代化教學手段及其特點

第三節現代教學技術在教學中的實踐與套用

第四節給老師的建議

第五節國外多棋體音樂教育實況及對我國的啟示

第十一章課外音樂活動

第一節課外音樂活動的意義

第二節課外音樂活動的形式仍容與特點

第三書課外音樂活動的組織方法

第十二章音樂教師的素質結構與培養

第一節音樂教師的品質

第二節音樂教師的文化修養

第三節音樂教師的業務能力與修養

第四節音樂教師的培養措施

第十三章音樂教育研究

第一節常用的音樂駕御研究方法

第二節音樂教育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的寫作

第三節音樂教育論文寫作

第四節音樂教學評估

第十四章國外著名音樂教學體系評價與套用

第一節瑞士達爾克羅茲教學法介紹與套用

第二節德國奧爾夫教學法介紹與套用

第三節匈牙利柯達伊教學法介紹與套用

第四節國外其他教學體系簡介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書摘

第三節音樂教育的功能

音樂教育的功能是其存在價值的具體體現,而音樂的功能又是音樂教育功能的基本核心,音樂教育具有審美功能、教育功能、認識功能以及娛樂和實用等功能。一、審美功能審美功能是音樂教育以及其他審美教育特殊的和主要的功能。首先,音樂教育有陶冶感情、淨化心靈的作用,音樂教育用音樂的魅力作用於人的情感,引起共鳴、激動、聯想、想像,從而使人們達到優美崇高的思想境界,它深切真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種道德情操、精神品質,是改造社會的一種重要力量。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在《國家篇》中說過:“節奏與樂調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如果教育的方式適合,它們就會拿美來浸潤心靈,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沒有適合的教育,心靈也就因而醜化。”音樂能啟發人們產生美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好的音樂作品不僅有鮮明美好的音樂藝術形象,而且有悅耳動聽的音響,充滿生活的氣息,表現出的朝氣蓬勃的樂觀情緒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發揚新的社會風尚。其次,音樂教育使人們在愉悅中受到教育。只有通過音樂的美感,人們才可在身心愉悅的前提下深刻的感受音樂、鑑賞音樂、表現音樂。音樂有愉悅的作用,荀子《樂論》中寫到:“樂者,樂也。”長期的美的薰陶不僅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悅和滋養,而且有助於提高感受、鑑賞、表現和創造美的能力,培養起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情操,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完美與和諧。二、教育功能蘇聯的卡巴列夫斯基強調“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日本的鈴木鎮一說“教音樂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出良好的公民”。《樂記》中寫道:“樂也者,施也。…‘先王之為樂也,以治也,善則行象德矣。”古代“先王”制樂,就是一種治理人民的方法,用得適當則可以達到“善民心”、“移風易俗”的教化作用。音樂給予人的影響不是生吞活剝的灌輸,也不是強迫人們接受,而是採取藝術性與思想性融為一體的方式進行。這種教育和影響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使人受教育於不知不覺之中。任何一門學科都不能脫離它所在的特定的社會背景,不能脫離民族文化傳統。作為上層建築的音樂,作為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的音樂教育,尤其是這樣培養一個人對社會義務、倫理觀念、職業道德、政治和個人責任等多方面的認識和實際體驗。通過音樂教育滲透思想教育,發揮音樂教育在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進行民族音樂教育,使年輕一代了解、熟悉、熱愛本民族的文化傳統。音樂教育有利於向學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