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炭疽病

韭菜炭疽病

半知菌亞門炭疽菌屬的蔥炭疽菌[Colletortichum circinans]。大蒜、大蔥、韭菜等皆可發病,一般受害輕,洋蔥發病較重。

病原

半知菌亞門炭疽菌屬的蔥炭疽菌[Colletortichumcircinans]。大蒜、大蔥、韭菜等皆可發病,一般受害輕,洋蔥發病較重。

主要症狀

韭菜炭疽病韭菜炭疽病

韭菜炭疽病由半知菌刺盤孢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侵害葉片和葉鞘,發病初期在葉片和葉鞘表面出現濕潤狀白色小點,逐漸擴大成淡褐色至深褐色近圓形的病斑,後發展成近橢圓形至長梭形或不規則形白色壞死枯斑,病健交界明顯,最後在病斑表面產生黑色小點。病害嚴重時葉片上病斑密布,相互連線成片,天氣乾燥時病斑中部易破裂穿孔,許多病斑相連時可使葉片早枯,短時期內即致葉片枯死。

發生規律

病原菌隨病殘體在田間越冬,也可隨病鱗莖越冬。生長季節中隨風雨傳播,多次重複侵染。發病溫度4~34℃,適溫26℃左右,多雨年份,特別是鱗莖生長期暴風驟雨多的年份,發病較重。低洼地、排水不良地塊病重。

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及分生孢子盤在病殘體或土壤中越冬,次年長出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濺散或昆蟲傳播,在適宜條件下分生孢子萌髮長出芽管進行初次侵染。高溫、多雨、潮濕的天氣利於此病的發生和流行,因這種天氣不論對炭疽菌的生長、分生孢子的形成、傳播和萌發、侵染都是有利的。栽培因素中,作物連作或鄰作,病菌來源多;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種植密度過大,田間濕度高;土壤瘦瘠、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等,都有利於誘發炭疽病

防治措施

1、重病地與非蔥類作物進行2年以上輪作,及時翻耕土壤,整平土地,並噴施消毒藥劑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同時應澆透水、施足基肥,每畝施充分腐熟的羊棚灰等農家肥3000公斤、25%複合肥30公斤。

2、施足糞肥,氮、磷、鉀肥合理配合;灌水灌小水,防止大水漫灌.雨後排除田間積水,鋤淨田間雜草;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病菌借氣流侵入。並在韭菜生長階段適時噴施壯莖靈,可使植物桿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濃。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發病初期可選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等植保要求的針對性藥劑,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3~4次;並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提高藥劑有效成分利用率,鞏固防治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