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鎮

韋莊鎮

韋莊鎮地處東經109°58′,北緯34°55′,澄城南25公里處,東連寺前鎮與高明鄉為鄰,西接洛河川道,與蒲城接壤,北靠大浴河,南鄰大荔許莊鎮,是澄縣、大荔,蒲城三縣的交界處,全鎮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45個村民小組,總面積83.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6萬畝),總人口5.1萬,其中農業人中3.6萬,城區人口1.5萬,是1996年陝西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鎮。

基本信息

鎮情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十五”經來,韋莊鎮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加快發展這個主題,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加速,協調發展。經濟綜合實力邁上了新台階,2005年末,全鎮生產總值達到5.6億元,比95年末翻了1.4倍。工農業生產總值分別達到4.1億和1.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比95年末增長了35%。農業產業化園區建設突飛猛進,採取優惠的扶持政策,優質的服務水平,優越的投資環境,突出抓韋莊農業產業化園區,十五末,入駐農業產業化園區的企業已達8家,其中海升果汁、龍首油脂,牧源果渣已投產運營,累計固定資產投資2 億元,年產值達到 4.5 億元;累計投資4.5億元的紫花苜蓿、江宏棉花等五個項目正在建設中,建成後年產值將達到10億元。這些項目的投資建設,極大地推動了糧食、棉花、蘋果、畜牧四大產業的迅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儲運,加工,餐飲,勞務等二、三產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使農民增收2.3億元以上,年韋莊農業產業化園區被陝西省委、省政府命名為“農業產業化示範園”。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工業的主導地位不斷增強,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使棉花種植面積達到4萬畝,果業面積達到2萬畝,油料、玉米等糧食作物面積增加到2萬畝,總產突破1600萬斤,養殖業出現了新一輪常超規發展熱潮,全鎮生豬仔欄達到1.8萬頭,籠養雞達到15萬隻,羊仔欄1.5萬隻,湧現出了韋一村、魏家斜村、南伏龍村及長安“亞洲良種母豬養殖場”等專業村,營業戶。西瓜、油桃、李子、冬棗等經濟作物逐步發展,初具規模,逐步形成了糧、棉、果並重,農、林、牧並舉的韋莊農業生產格局。尤其是近年來,作為梨優生區的韋莊,在酥梨生產方面進展迅速,品種選優,技術創新、綠色環保,生產出的優質梨以其色好味香,含糖量高等優美品質,很快東南方十多個省市占有了市場,打響了“新城梨”優質品牌,果商十分歡迎,僅此一項全鎮累計增收 6000 萬元。改革開放成績顯著,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十五”末,全鎮累計引進外資 1.5億元,引進百萬元以上項目4 個,審批扶持建成和營企業15家,恢復、新建矽廠15家,發展個體工商戶230多家,吸納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 420 個。同時把勞務輸出作為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經和產業下勢狠抓。2005年,全鎮總計勞務輸出3500 人,增加農民收入 2800 萬元。小城鎮建設和管理進一步加強,投入城建將資金700萬元,建成了主幹柏油街道9條,巷道12條,鋪設道牙1.6萬米,人行道6.5萬平方米,安裝供水管道15公里,排水管道3.5公里,路燈110盞,完成了迎賓大道,文化街拓寬改造工程,植樹1500株,建設花壇15個,最佳化美化了城區環境。引資300多萬元,完成了信用社宿辦大樓,文化街南、大市場西等多處開發工程;投資180萬元,完成了城區管網改造工程及東白、東莊、鐵莊、南酥酪自來水供水工程;投資350萬元,完成了新政府的後續工程及搬遷任務。城鎮建議規劃積極實施,城建管理得到加強,創衛工作取得階級性成果,“安全韋莊、和諧韋莊”創建活動紮實有效。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初見成效。按照《韋莊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方案》,累計投資400萬元,建設新村1個,硬化巷道35公里,建成沼汽池34個,改廁110個,修補房屋450間,刷新 體3.50萬平方,清理“四 ”300個,建立垃圾台36個,清理生產、生活垃圾3.4萬元方,改善了村容村貌,最佳化了人居環境。社區建設和扶貧幫困向維持發展,5年,投資77萬元,完成了鎮敬老院建設,解決了182戶民眾住房困難,累計投資180萬元,完成了5個村,油化14公里連線國道、縣道道路和7個村,15公里村村修硬化工程,完成了三個村防氟改水工程。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教育質量逐步提升,累計投資500多萬元,新建、改造中、國小21所,實驗樓2棟,圖書樓2棟,公寓樓4棟,教師宿辦樓5棟,創建省級標化示範中學一所,市級標化試驗國小 3 所。公共衛生體系和社區服務體系不斷完善,5年創建部頒三甲衛生院2所,社區醫院一所,農村示範衛生所 2 個。增強了應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先後被評為省級文化先進鎮,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鎮,老齡工作先進集體。 “十一五”時期,是韋莊鎮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增加實辦全面提升的關鍵時期。韋莊鎮積級發揮區位、資源、人文、小城鎮建設等優勢,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題(突出農業產業化園區建設,大力培育特色經濟,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做好五篇大文章,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增加農民收入),走“農業之鎮,工業強鎮,文化興鎮,環境優鎮”之路。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億元,第一產業生產總值突破2億元,二、三產業產總值達到1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50元,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以下,各項事業全面和諧發展,社會更加穩定,真正成為經濟強鎮,文化大鎮,渭北名鎮。韋莊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裡交通便捷,資源豐實,有著十分廣闊的開發前景,鎮黨委書記黨文忠同志和鎮長田哲同志誠邀省內外各界有識之士來韋莊投資辦廠,興辦企業,攜手開發韋莊這塊寶地,互惠互利,實現雙贏為韋莊的發展和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文化底蘊

韋莊鎮有著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畫壇名宿韋江凡生養於斯,辛亥革命陝西起義軍將領耿直安葬於此。魏家斜村的採花桿、鐵莊村的鑼鼓、民間花饃、刺繡、北棘茨村的聖壽寺、鄭家坡村的脊獸遠近聞名。鎮區中心文化廣場設定合理,布局一新,休閒器材錯落有致,綠化面積逐年增加,成為人們茶餘飯後休閒的好去處,婦女健身舞、各種演唱會、自樂班表演豐富了城鄉居民的文化生活。

姚振(鎮)乾,字鼎陽,陝西澄城縣韋莊鎮人,是陝西近代較為重要的歷史人物,辛亥前經胡景翼等人介紹加入同盟會,辛亥西安起義之後,曾與白喜在同官(今屬銅川市境內)縣回響,光復同官縣。他是陝西辛亥時期有影響的歷史人物之一。

反袁護國時期的姚振乾 據史料記載,“1914年下半年,八月七日渭北各地陝軍,公推姚振乾任援省總指揮,率李子高、田玉潔、姜宏模、王寶發等部,由鹹陽渡河,解救西安之圍。先頭部隊姜旅程立明部已到達城西北二十里處之楊角城,並派一班長化裝指導下乞丐,將信藏在竹杖內混進城中。我軍得悉,即決定由西北方向突擊,接應援軍。”

二虎守長安時期的姚振乾 據史料《鹹陽守衛戰》,“約在六月初,西安被圍已三個多月。楊虎城後方留守李子高和衛定一部之混成旅旅長黨玉琨先後來到鹹陽,策劃解西安之圍,遂共推覺玉琨為總指揮,並決定渡河以後,一面攻擊前進,一面挖溝運糧,接濟西安軍食。不料正在此時,鎮嵩軍人舉進攻三原,國民二軍留守司令朱子敏以三原空虛,電調鹹陽駐軍增援,於是李子高、黨玉琨相繼去三原,姚振乾、王保民亦率部赴授。鹹陽方面軍力驟減,受敵軍壓迫日甚一日。”

民國15年(1926)春,鎮嵩軍重兵圍困三原,歷時六月之久。原駐守三原的駐軍和前來支援的部隊有:國民三軍三師楊虎城部之李子高旅;國民二軍姚振乾旅,黨毓琨旅,國民三軍三師王保民團,國民二軍二師甄壽珊、王紹猷旅,李雲龍(虎臣)、趙壽山營,張漢民炮兵營。

據李定五撰寫的文史資料《堅守西安紀實》,“八月七日渭北各地陝軍,公推姚振乾任援省總指揮,率李子高、田玉潔、姜宏模、王寶發等部,由鹹陽渡河,解救西安之圍。先頭部隊姜旅程立明部已到達城西北二十里處之楊角城,並派一班長化裝指導下乞丐,將信藏在竹杖內混進城中。我軍得悉,即決定由西北方向突擊,接應援軍。”

《西北革命史徵稿》(中卷)中關於姚振乾的文字記述 《西北革命史徵稿》由陝西革命先烈褒恤委員會編。民國二十五年(1936)在重慶經當時中央政治會議決議,民國二十六年(1937)在西安成立“陝西革命先烈崇祀憮恤委員會”, 民國三十三年(1944),出版《西北革命史征》。人物紀傳列出人物傳紀共一百人,難能可貴的是當時在世的一些人物也上了傳紀。在出版《西北革命史征》的基礎上,到1949年編輯部收到了包括高又明《如是我見我知錄》等來函稿件三十四件,補充編入各冊內容,上卷為西北革命史;中卷整理錄入先烈紀傳,載有247位烈士的傳記,在世之人不再入編傳記;整理錄入碑銘、行述、及私人傳記做為下卷;附錄有引用書目、陝西革命先烈褒恤委員會經過及組織。在一九四九年二月終於編纂出版了陝西辛亥革命史巨著《西北革命史徵稿》上、中、下三卷。

姚振乾年輕時 姚振乾年輕時

此書的《先烈紀傳目次》記述有姚振乾的名字。

區位優勢

西(安)侯(馬)鐵路、和京昆高速公路、 國道108線、省道202線,即將建成的西侯鐵路複線,商(洛)榆(林)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是渭北地區澄城、大荔、合陽、蒲城四縣的交通樞紐。規劃中的關中城際鐵路建成後,將完全融入西安一小時經濟圈。2007年初,西安至韓城高速公路已建成。

經濟發展

地方財政收入800萬元,支出798萬元,城鄉居民收入3000元存款餘額1.5億元,企業80個,總產值7.5億元,上繳利稅2.5億元。

教育衛生

教育:該鎮共有15所國小,2所中學共1000人。

衛生:有醫院2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