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葉鐵線蕨[鞭葉鐵線蕨]

鞭葉鐵線蕨[鞭葉鐵線蕨]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鞭葉鐵線蕨多年生草本,高15~36厘米。根狀莖直立,頂部有深栗色披針形鱗片。

形態特徵

鞭葉鐵線蕨 鞭葉鐵線蕨

多年生草本,高15-36cm。根狀莖直立,頂部有深栗色被針形鱗片 。葉簇生,紙質,兩面有疏的多細胞長硬毛;葉柄栗色,有密毛,葉軸偶有疏毛;葉片線狀被針形,長10-30cm,寬2-4cm,下部一回羽狀,葉軸頂部通常延伸成鞭狀,頂端著地生根;羽片為對開式的斜長方形成近三角形,僅上緣深裂成許多狹的裂片;葉脈扇形分叉。孢子囊群生於由裂片頂部變質反折的囊群蓋下面;囊群蓋腎形至圓爵形,略有毛。

生長環境

鞭葉鐵線蕨 鞭葉鐵線蕨

生長於海拔100-1200m的林下或溪谷石縫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南(河南除外)、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灣等地。

主要價值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拼音名】:Biān Yè Tiě Xiàn Jué

【英文名】:Herb of Walking Maidenhair, Herb of Caudate Maidienhair

【別名】:岩虱子、有尾鐵線蕨、過山龍、旱豬棕草、黑雞腳、孔雀尾、兩頭根、黑腳蕨、尾鐵線蕨、大豬毛七

【藥材基源】:為鐵線蕨科植物鞭葉鐵線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diantum caudatum L.

【採收和儲藏】:夏、秋採收,洗淨,曬乾。

【化學成份】:全草含有糖,蛋白質,脂肪,三萜類和黃酮,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蘿蔔甙(daucosterol),3-雁齒烯(filic-3-ene),29-去甲-22-何帕醇(29-norhopan-22-ol),三十一烷(hentriacotane),三十一烷-16-酮(16-hentriacotanone),鐵線蕨酮(adiantone),異鐵線蕨酮(isoadiantone)。

【性味】:苦;微甘;平;寒

【歸經】:大腸;腎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痢疾;水腫;小便淋濁;乳癰;燒燙傷;毒蛇咬傷;口腔潰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研末撒。

【附方】:①治水腫: 岩虱子二兩,煨水服。②治乳癰,黃水瘡: 岩虱子研宋敷患處。(性味以下出《貴州草藥》)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