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
革利鄉緊緊圍繞農特產品加大農產業結構調整,初步建成了茶葉、辣椒、板栗等農特產品基地。引導農民積極發展畜牧養殖業,努力提高養殖業的科技含量,目前格幫、水牛壩等10個村發展的二元母豬和林下肉雞養殖規劃已初步形成。革利鄉始終堅持把以水、電、路、生態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穩步推動發展的基礎,為各項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構建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投資20餘萬元,完成了11所中國小的新建和建。
經濟發展
全鄉引導農民積極發展畜牧養殖業,努力提高養殖業的科技含量,目前格幫、水牛壩等10個村發展的二元母豬和林下肉雞養殖規劃已初步形成。革利鄉始終堅持把以水、電、路、生態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穩步推動發展的基礎,為各項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構建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投資20餘萬元,完成了11所中國小的新建和擴建。近年來,革利鄉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樹立誠信鄉鎮、充分挖掘自身潛力、發展特色經濟”作為發展理念。始終立足優勢、突出特色、與時俱進、敢於創新,走適合自已的強鄉富民的路子,農村經濟呈現出良好態勢,兩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的台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愈顯勃勃生機。
高原茶葉
西南地區有川滇河谷和雲貴高原,近100萬年以來,由於河谷的不斷下切和高原的不斷上升,絕對高差達5000-6500米,從而使西南地區既有起伏的群山,又有縱橫交錯的河谷,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這樣,原來生長在這裡的茶樹,逐漸分置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氣候之中。從而使最初的茶樹原種逐漸向兩極延伸、分化,最終出現了茶樹的種內變異,發展成了熱帶型和亞熱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溫帶型的中葉種和小葉種茶樹。
同時,自第四紀以來,雲南、四川南部和貴州一帶,由於受到冰河期災害較輕,因而保存下來的也最多。並且既有在右種、中葉種和小葉種茶樹,又有喬木型、小喬木型和灌木型茶樹。植物學家認為:某種植物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這種植物起源的中心地。中國西南三省,是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