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非職業法官指的是國家和法院出現之後,享有不同程度的審判權力的民眾。他們參與審判卻不以“法官為業”,通常有著自己的職業,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法律學習,也不具備法學專門的知識和技能。這種民眾參與審判的制度設計在歷史上由來已久,並普遍存在於當今世界各國。就其具體類型而言,以民眾參與審判的方式和程度為劃分標準,包括治安法官、陪審法官和參審法官三種類型。本書將民眾參與審判作為一個整體研究,以法社會學為基本方法,在我國以及其他相關國家的歷史資料、制度規定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對非職業法官的理念、制度與實踐做出了系統的研究。章節目錄
緒論 問題與方法
第一章 非職業法官的多重功能及其交錯
第二章 司法歷史發展中的非職業法官
第三章 案件類型中的非職業法官
第四章 司法場域中的非職業法官
第五章 人民陪審員制度的變遷及解釋(1932-1997)
第六章 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復甦與實踐(1998-2011) 餘論 從“職能異化”邁向“職能分化”
作者簡介
法學博士(2009年),現為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法律社會學、糾紛解決、司法原理與比較司法制度研究。
書 評
本書以民眾參與審判為研究的切入點,分別探討了非職業法官的發展階段、司法運作及司法環境之間的關係等內容,在我國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在我國社會糾紛加速增長的現實下,本書作者的這一研究可謂恰逢其時,它的借鑑和指導意義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