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沉醉江南仕女心,衣襟總帶梅花譜
華東師範大學研究員、文匯新民報業集團高級記者翁思再,以獨到資料獨特視角精彩解讀國劇大師的藝術人生
百家講壇,壇壇都是好酒
梅蘭芳,世界級的藝術大師、中國的文化符號。從〔祖師爺不賞飯〕到〔四大名旦〕之首,其間經歷哪些坎坷?他的藝術究竟好在哪裡?他同孟小冬的婚戀真相如何?在他藝術高峰期,卻為何停止演出?而〔移步不換形〕又為何成為他的藝術遺囑?
本書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講壇,所作講座為基礎整理加工而成。
內容簡介
本書以作者在央視“百家講壇”所作名為《梅蘭芳》講座為基礎整理潤色而成,對梅蘭芳的成長經歷、成名原因、性格修養、國際影響、藝術成就和情感糾葛等一一進行闡述,視野開闊,情節跌宕,分析精當,為讀者呈現出一位愛憎分明、痴迷藝術、儒雅謙和,在藝術上取得偉大成就的藝術大師的豐滿形象。全書精選梅蘭芳不同歷史時期精彩劇照及生活照一百多張,將梅蘭芳精彩紛呈、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以更直觀的形式展示出來,能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這位藝術大師及其創作的經典藝術形象。
作者出身票友世家,與梅蘭芳及孟小冬的家人和朋友接觸很多,掌握了大量不為外界所知的第一手資料,以獨到的視角還原了真實的梅蘭芳,資料獨家,視角獨特,披露了有關梅孟往事的真實相關背景。 本書以作者在央視“百家講壇”所作名為《梅蘭芳》講座為基礎整理潤色而成,對梅蘭芳的成長經歷、成名原因、性格修養、國際影響、藝術成就和情感糾葛等一一進行闡述,視野開闊,情節跌宕,分析精當,為讀者呈現出一位愛憎分明、痴迷藝術、儒雅謙和,在藝術上取得偉大成就的藝術大師的豐滿形象。 作者將學術的嚴謹與電視講座的生動完美結合,能使讀者在輕鬆閱讀中全面了解梅蘭芳及其代表的京劇藝術的真諦。
作者簡介
翁思再,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文化發展中心顧問、《新民晚報》高級記者、劇作家。青年時期曾在吉林駐軍文工團任京劇演員和創作員。1980年代初進入《新民晚報》,是復刊初時的業務骨幹之一,擔任過文化部負責人、駐北京記者站站長、特稿部副主任,曾獲中國新聞獎和全國晚報好新聞獎。劇作有京劇《大唐貴妃》《玄奘出關》,越劇《道觀琴緣》《新三笑》和舞劇《楊貴妃與謝阿蠻》等。寫作或編著的學術作品有《京劇叢談百年錄》《余叔岩傳》《余叔岩研究》《兩口二黃》等,是《京劇大百科全書》京劇音韻系列目的撰寫者。
目錄
第一講 “祖師爺不賞飯”的平庸少年
第二講 一代名伶是這樣煉成的
第三講 對人對己的“雙重標準”
第四講 “東方維納斯”的“樣”
第五講 藝術遺囑:“移步不換形”
附錄
梅蘭芳:要善於辨別精粗美惡
梅蘭芳:怎樣保護嗓子
葉秀山:論藝術的古典精神
——紀念藝術大師梅蘭芳
翁思再:我所知道的梅孟往事
後記
書摘插圖
第一講 “祖師爺不賞飯”的平庸少年
梅蘭芳,一個響亮的名字。提起他,大家馬上會聯想到京劇。現在,人們已經約定俗成地以梅蘭芳來代表京劇。京劇是中國的國劇。晚清以來,無論政權如何更替,社會如何變遷,當政者無不倡導國劇。這是因為中國特有的戲曲藝術,綿延千年,發展到京劇而成為集大成者。我們作為中國人,就應該了解自己的國劇,也應該了解作為國劇代表人物的梅蘭芳。
大家一定想了解,梅蘭芳當年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他引起了多大的轟動,又贏得了怎樣的尊重?我舉一個例子。
1949年6月下旬,北京,當時叫北平,已經解放了。為了參加第一屆文代會,梅蘭芳從上海坐火車,回到他的發祥地北平。前來歡迎的主要是京劇界的同行,其中有尚小雲、苟慧生、譚富英、蕭長華、裘盛戎、袁世海等,他們早早來到火車站等候。當時的北平火車站在前門,屬於鬧市區。京城市民本來就愛湊熱鬧,這時一下子看到這么多大腕,人群就越聚越多。一打聽,這些大腕是來接梅蘭芳的,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更多的人從四面八方涌過來,把前門車站,里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使得現在的天安門南面,前門東西大街和大柵欄一帶,交通堵塞了。梅蘭芳一出站台,就聽得四周民眾的歡呼聲:“歡迎梅蘭芳!歡迎梅先生!”“梅先生,您終於回來了,想死我們啦!”簡直是山呼海嘯。圍觀的人群,使得梅蘭芳寸步難行。這時接站的梨園界人士中,走出兩位武藝高強的人,一位是著名武生演員李少春,一位是著名武丑演員葉盛章,他們擠到前面來為梅蘭芳開道。梅蘭芳一邊頻頻揮手致意,一邊艱難地擠出去,走向他的汽車。據京劇界的老人說,當時前門一帶老百姓自發歡迎梅蘭芳的熱鬧場面,甚至不亞於歡迎解放軍進城的盛況。這件事,後來有人匯報給毛主席了。過了幾天,梅蘭芳為第一屆文代會演出,毛主席上台接見時,風趣地對梅蘭芳說:“梅先生,你的名氣比我大呀!”
為什麼梅蘭芳有這么大的名氣?為什麼這么多人喜歡他,擁護他?梅蘭芳是怎么造就的?我們應該怎樣欣賞和理解梅蘭芳的藝術?要想了解這些,我們有必要從他的家世和從藝之路講起。
一、被師傅炒魷魚
梅蘭芳1894年生於北京,籍貫是江蘇泰州。據確切的文獻記載,梅蘭芳的曾祖父梅鴻浩於道光年間曾做過安徽懷寧縣的知縣,祖父梅芳,藝名梅巧玲,號慧仙,是京劇史上一位具有開創意義的名旦。梅巧玲的藝名是怎么來的呢?在同治、光緒年間,出現過許多描繪皮黃藝術的詩句,其中有一句竹枝詞很流行,叫做“天子親呼胖巧玲”。據說,梅芳身材很胖,卻不失靈巧,皇帝愛看他的戲,稱讚他“胖、巧、靈”,叫得順口了,就成了一個藝名“胖巧玲”。“胖巧玲”姓梅,後來大家就稱他為梅巧玲。梅巧玲和當時京劇界其他十二位名伶,並稱“同光十三絕”。
或許大家會以為,梅蘭芳有梅巧玲的遺傳,本人後來又是如此風靡,那么他小時候或許是個“天才少年”吧?這裡我要告訴大家:以演員的標準來看,梅蘭芳小時候不算漂亮,也不夠靈敏。甚至最初學戲時,被師傅炒了魷魚,差點學不下去。
這件事被梅蘭芳明確記錄在他的著作《舞台生活四十年》里。書中說,小時候的梅蘭芳學戲條件不好,可用八個字來概括:“言不出眾,貌不驚人。”
梅蘭芳也沒有天生佳嗓。他小時候,嗓子沒出來,聽上去聲音不亮,也不寬,條件很一般。
旦角演員的理想臉型,不能見稜見角,輪廓線條要柔和,最好是瓜子臉,或者是鵝蛋形的。可是這兩條梅蘭芳都挨不上,小時候他基本上是一張圓臉,或者是介乎圓臉和國字臉之間。
至於五官,作為演員來講,眼睛是最重要的。因為五官中眼睛的表現力最強,是可以傳神的。我們有時候聽觀眾評價演員,說誰的表情好,誰的臉上不會做戲,其實這裡的區別,往往就在於一雙眼睛。可是梅蘭芳小時候,恰恰就是眼睛不行。他是單眼皮,眼皮下垂,還是近視眼,眼珠轉動不靈活,有時還會迎風流淚,這就更談不上眼睛有沒有神啦。要是放在今天,梅蘭芳去考戲校的話,第一關體檢他就會因為近視眼而通不過。很可惜,像“梅蘭芳考不取戲校”這一類的事情,如今還在現實生活中反覆出現,以至於我們往往要“禮失而求諸野”。
然而,近視眼還不是梅蘭芳最致命的缺點。最糟糕的是梅蘭芳行事反應遲鈍,比一般人慢半拍。而且他不擅言辭,笨嘴拙舌。演員吃的是“開口飯”,師傅總希望徒弟伶牙俐齒,反應靈敏,可梅蘭芳不行。對梅蘭芳這種性情,怎么描繪呢?有一個詞叫做“木訥”,北京話里比較接近這個意思的,大概叫做“蔫兒”。
言不出眾,貌不驚人,還不夠靈敏,這樣的孩子,學戲是比較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