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慧寺

靜慧寺

相傳,在三國時期,這裡是周瑜水軍都督衙門,到了宋朝,又為儲福大將軍的衙門,是守衛太湖的軍事重地。

地理位置

靜慧寺坐落在江蘇無錫新安,面朝浩瀚太湖,曾是蘇南著名的古剎之一。

傳說

宋朝寧宗年間(約公元1209年),靜慧寺正式建成,據說當時有房屋五千零四十八間,占地二百多畝,寺前的廣場兩側,有石塔和旗桿夾石,山門兩旁有一對石獅子,寺內有金剛殿,彌陀殿,韋陀殿。中間的大天井內,有兩棵銀杏樹,一隻鐵香爐,過天井是大雄寶殿,觀音殿,兩側廂房是三世佛殿,十王殿和羅漢堂。僧眾三百多人,廟田五百多畝,租借給附近農戶耕種,每年交租米近千石。平時寺內香菸不斷,眾人隨願樂助。

在民間,還有乾隆皇帝下江南到靜慧寺尋父的傳說。在該寺山門口,有段御道街,一直保留到解放之前。

相傳乾隆在靜慧寺認父的日子是農曆二月十九日,因此,以後每到這個日子,人們要到靜慧寺來進香拜佛,成了一個傳統的廟會和民間節場。一到那天,靜慧寺熱鬧非凡,人山人海,有做戲出會,有燒香拜佛,有各種買賣。四鄉插著“朝湖進香”旗幟的香船停滿了沿湖和內浜,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遷,靜慧寺逐漸縮小,到清末民初,只有二十多個和尚,廟田近百畝,寺院房屋三十多間。

靜慧寺在歷史上曾被燒毀過兩次。第一次是清鹹豐六年,後由寶田和尚化緣募捐重新建造。第二次是抗日戰爭勝利後,由宏修和尚化緣募捐後重新修造。

現狀

解放後,靜慧寺改作學校,現在是新安鄉靜慧寺國小。但大雄寶殿和觀音殿的遺址,依稀可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