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集

青龍集

青龍集位於蕭縣西南青龍鎮,是全國重要的皮毛專業市場,地處兩省(安徽、河南)、三縣(蕭縣、濉溪、永城)、一市(淮北市)結合部、311國道與S101省道在此交匯,下轄青龍集村、邱莊村、胡莊村、張魯莊村、路口村、黃月店村六個行政村,總面積36平方公里,有耕地34000畝,人口2.8萬人,6300戶。 青龍集歷史悠久,明朝時朱元璋軍師劉伯溫路過此處,稱讚這裡是風水寶地,太平天國時期李秀成的軍隊東進時曾在此休整。淮海戰役時是包圍杜聿明部的中心戰場。

歷史事件

太平天國時期李秀成的軍隊東進時曾在此休整。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淮海戰役炮聲隆隆,青龍集這一地方,成了我軍包圍杜聿明部的中心戰場。次年一月六日至十日,我兩大野戰軍集中主力對被包圍的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全殲該敵二十五萬人,擊斃兵團司令邱清泉,生俘企圖化裝逃走的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至此,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在解放戰爭時期,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革命勝利。全鎮共犧牲革命烈士22名,其中解放戰爭時期19名,新中國成立後3名。烈士的崇高氣節與高尚品德,光照後人,彪炳千秋。

1949年1月6日,人民解放軍在淮海戰場上消滅了黃百韜和黃維兩個兵團後,以10個縱隊分東、北、南三路向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我華野四縱與兄弟部隊向東面敵軍陣地進行攻擊。經過兩晝夜的激戰,殘敵被壓縮在以陳官莊為中心縱橫不過5公里的狹小地域。戰鬥到10日下午4時基本結束。杜聿明化裝成士兵模樣,帶著10餘名侍從趁天黑逃到了張老莊村附近一片凹地里。老鄉發現後,報告了當地駐軍。六十八師衛生隊將其活捉。該師政委陳茂輝在審問他時,杜聿明前言不搭後語,自知隱瞞不下去了,才自報了身份並要求會見陳毅司令員。

基本內容

青龍集青龍集
青龍集青龍集
青龍集 安徽省蕭縣青龍鎮,本來是豫皖交界處的一個極不出名的小鎮。五十多年前,因是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中心戰場而載入史冊。如今,又以皮毛專業市場而聞名全國。 青龍鎮位於蕭縣西南,二省(安徽、河南)、三縣(蕭縣、濉溪、永城)、一市(淮北市)結合部、311國道與S101省道在此交匯,下轄二十個行政村,五十五個自然村,總面積三十六平方公里,有耕地三萬四千畝,人口二萬八千人,六千三百戶。相傳清朝時,此處地下臥一青龍,每逢農時,青龍行雨,五穀豐登。有一天,朱元璋軍師劉佰溫路過此處,說這裡是塊風水寶地,日後必有真龍天子,並有七十二員大將共保龍駕,今日不破,必有後患。劉伯溫隨即派人挖井七十二眼,蓋火神、土廟等八座廟宇,以鎮青龍。從此,“真龍天子”不得出去,青龍不得翻身,七十二員大將也轉生為七十二名園匠,開園種菜,所以這裡常年不缺青菜,也就自然形成了集市,故而得名“青龍集”。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淮海戰役炮聲隆隆,青龍這一地方,成了我軍包圍杜聿明部的中心戰場。次年一月六日至十日,我兩大野戰軍集中主力對被包圍的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全殲該敵二十五萬人,擊斃兵團司令邱清泉,生浮企圖化裝逃走的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至此,淮海戰役勝利結束。 在解放戰爭時期,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革命勝利。全鎮共犧牲革命烈士22名,其中解放戰爭時期19名,新中國成立後3名。烈士的崇高氣節與高尚品德,光照後人,彪炳千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無青龍鄉,那時叫王樓鄉,鄉址設在現在的鮑莊行政村王樓自然村,至1950年才設立青龍鄉,屬石林區管轄。青龍鎮利用二省三縣一市交界處的特殊位置,憑藉311國道和S101省道兩條公路交匯點交通便利的條件,及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於一九八五年五月在青龍村征地40畝,建成皮毛專業市場一個。有玻璃鋼瓦封閉大棚2100平方米,水泥地面2310平方米、水泥路面2882平方米、倉庫21間416平方米、飯食小吃30間396平方米、下水道241平方米、市場門樓一個、市場營業大樓44間。使之青龍集皮毛專業市場成為全國聞名的四大皮毛專業市場之一。每逢農曆的2、4、7、10逢市日時,皮毛市場內人頭攢動,日上市客商1.5萬人次,上市品種有牛皮、羊皮、馬皮、狗皮、黃鼠狼皮、雞鴨鵝毛、羊毛、豬毛、兔毛、人發等上百個品種,上市的數量平均在20噸左右,年成交額為8700多萬元,每年為國家創稅收50多萬元。原省委、省政府領導盧榮景、張潤俠等省、市領導多次來此檢查指導工作,並給予了高度的肯定。2005年已有皮毛加工廠6個,年行銷收入達4700多萬元。鄉鎮企業以加工業為主,2005年已發展到145個企業,從業人員756人、產值8209萬元。

青龍集皮毛市場的興旺發展,帶動了青龍地區畜牧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過去青龍鎮畜牧業的發展起伏較大,原因是貨不能暢其流,往往因為暫時的,局部的過剩,或是收購部門的種種原因,致使飼養量急劇下降,有了青龍集皮毛市場帶來了全國各地的信息,當地已成為皮毛價格最靈敏的地區之一。由於皮毛流量大、流距遠,過去的一些滯銷產品現在也成了暢銷品,流通有力促進了生產。青龍集村有百分之八十的農戶到集市上經商,各類門市部、小攤就有三百多個。青龍集村及附近的朱孫莊、張魯莊、邱莊、鮑莊等村莊,已經成為皮毛購銷專業村。全鎮百分之六十五的勞動力參加皮毛購銷,青龍正走著一條服務集市、富裕農民的新路。 本鎮豐富的皮毛資源,為皮毛加工提供了優越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