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歷程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萬民眾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49年10月1日,北京30萬民眾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範圍的執政黨。
民主黨派熱烈回響中共中央召開新政協的號召
1948年4月底,中共中央在發表紀念“五一”勞動節的口號中,發出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當即得到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海外華僑團體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回響。他們通電認為,中共的號召,“適合人民時勢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事關國家民族前途,至為重要。全國人士自宜迅速集中意志,研討辦法,以期根絕反動,實現民主。”從1948年8月起,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陸續離開香港和南方大城市北上,進入東北和華北解放區,“願在中共領導下獻其綿薄”,同中國共產黨一起進行新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
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一次會議,有23個單位,134人參加。籌備會選舉了它的常務委員會,毛澤東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副主任是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籌備會的任務是完成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的各項必要的準備工作。常務委員會下設6個小組分頭開展工作。9月17日,召開了籌備會第二次會議。這次會議一致決定將新政治協商會議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抗美援朝的戰爭
1950年10月上半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澤東主持下,多次召開會議,全面深入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充分估計了各方面的困難,從挽救朝鮮危局、保衛我國安全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事業這一根本立場出發,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決心克服一切困難,組織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戰場,同朝鮮人民一起反擊美國侵略者。“中央軍委決定先著東北邊防軍四個軍十二個師出動參戰,爾後再抽調七個軍二十四個師作為第二批及第三批兵力,逐步投入作戰。”10月25日,第四十軍一一八師三五四團在溫井以北的豐下洞至兩水洞之間與敵第六師第三營相遇,將其殲滅,揭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1950年10月25日,便成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在三年戰爭中,中朝人民軍隊共殲滅敵人一百零九萬餘人,擊落擊傷敵機一萬二千多架,擊毀擊傷敵人坦克二千六百九十多輛,擊毀敵人其他各種武器以及繳獲其他作戰物資無數。
土地改革運動
新中國成立後繼續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這是繼續完成民主革命遺留的任務。新中國成立時,全國擁有三億多人口的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不僅使廣大貧僱農遭受殘酷的封建剝削和壓迫,也嚴重地束縛農村生產力的解放。為廢除封建剝削制度,解放農村生產力,為了使廣大貧僱農從地主階級統治、壓迫下解放出來,必須進行土改。在人民解放戰爭期間,黨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在東北、華北等老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那時我國已有一億多人口的地區實行了土地改革。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並從當年冬開始在華東、中南、西南、西北等廣大新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分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廢除地主階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冬,除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國三億多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分到了大約4600萬公頃土地和大量的生產資料。土地改革的偉大意義: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這就使中國最大多數人民獲得了解放;解放了生產力,農業生產迅速發展;土地改革運動的勝利,摧毀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國民黨集團的社會基礎,鞏固了工農聯盟,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並為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1950年國慶節企圖炮擊天安門一案
美帝國主義間諜李安東、山口隆一等在美國戰略情報局、東京美國占領軍總部和前美國駐華大使館北京武官處的策劃和指揮下,繪製了天安門形勢圖,準備在1950年我國國慶大典時,用“六○”迫擊炮炮擊天安門城樓,殺害黨和國家領導人。這一罪惡陰謀,於1950年9月26日被我公安機關破獲,未能得逞。1951年8月17日,北京市軍管會軍法處對7名陰謀武裝暴動的美國間諜進行判決。其中主犯李安東(義大利人)、山口隆一(日本人)被判處死刑,並於當日下午5時執行槍決。
《朝鮮停戰協定》簽字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正式簽字。聯合國軍代表美國陸軍中將哈利遜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字後,送給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陸軍上將克拉克簽字。本圖是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字。克拉克在回憶錄中說: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籤字的美國司令官”。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萬民眾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範圍的執政黨。她依靠各族人民,發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並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中國呈現在世界面前。
歷史已經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歷史正在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偉大意義
1、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鬥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
2、新中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3、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衝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
全國主要城市解放日
哈爾濱解放 | 1946.4.28 | 保定 | 1948.11.22 | 太原 | 1949.4.24 | 上海 | 1949.5.27 |
石家莊 | 1947.11.12 | 銀川 | 1949.9.23 | 重慶 | 1949.11.30 | 泉州 | 1949.9.1 |
濟南 | 1948.9.24 | 天津 | 1949.1.15 | 杭州 | 1949.5.3 | 青島 | 1949.6.2 |
福州 | 1949.8.17 | 烏魯木齊 | 1949.9.25(和平解放) | 南寧 | 1949.12.4 | 拉薩 | 1951.5.23 |
長春 | 1948.10.19 | 合肥 | 1949.1.21 | 武漢 | 1949.5.17 | 長沙 | 1949.8.4.(和平解放) |
蘭州 | 1949.8.26 | 廣州 | 1949.10.14 | 昆明 | 1949.12.9.(和平解放) | 海口 | 1950.4.22 |
鄭州 | 1948.10.22 | 北平 | 1949.1.31(和平解放) | 西安 | 1949.5.20 | (西藏和平解放協定簽字) | |
西寧 | 1949.9.5 | 廈門 | 1949.10.17 | 西康 | 1949.12.(和平解放) | ||
瀋陽 | 1948.11.2 | 南京 | 1949.4.23 | 南昌 | 1949.5.22 | ||
呼和浩特 | 1949.9.19(和平解放) | 貴陽 | 1949.11.15. | 成都 | 1949.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