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斧幣

"青銅斧

簡介

青銅斧,中國最早的金屬稱量貨幣。這是國內眾多考古專家和貨幣研究學者目前形成的共識。
1959年,湖南寧鄉黃材出土的商代銅鐃中藏有224隻小青銅斧,大小一致,全是新鑄,未見使用痕跡。據《居後敦》銘文"貨餘一斧,舍餘一斧",以及《易﹒旅》中"得其資斧"等記載推斷,資斧當為資金。可見"斧"曾具備貨幣的職能,東周銅幣"布錢"大抵源於斧下的斤字。由此可認定寧鄉銅鐃中貯藏的銅斧是一種稱量貨幣。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金屬貨幣。
考古學者羅俊揚運用大量的出土資料和貨幣實物,用“引史論錢,以錢正史”的方法,研究考證貨幣歷史,並用大量事實證明,生長在長江流域的先民首先使用貝幣、龜幣,他們較早地使用印紋陶幣和鉛質的頭像幣,網幣及環幣,他們在率先進入鐵器時代之後,用青銅鑄造斧幣、戈幣和“鬼臉錢”,他們還用青銅和黃金作稱量貨幣。這些貨幣同黃河流域行用的鏟幣、刀幣、環幣並駕其驅,組成了燦爛的中華貨幣文化。
著名錢幣專家戴志強,早在1995年就在當年的《中國錢幣》第2期發表“中國早期的稱量貨幣:青銅”一文,其學術觀點為:在青銅鑄幣正式誕生之前,青銅在中國已經取得了稱量貨幣的地位。
<< 中國錢幣>>雜誌2003年第2期41頁,發表“寶雞出土青銅斧錛鑿”文章,再一次就出土的10件青銅斧的尺寸、重量、形制、銘文等方面,考證其為西周青銅稱量貨幣。同時,還考證青銅斧陽文“十”應讀“七”或甲,而不讀“十”。金文“十”則是一豎上有一圓點,“甲”字金文[同“七”]第一筆和第二筆粗細一致,故應讀為“七”字。〖wuyue〗

歷史溯源

從目前考古出土的器物來看,中國所有的斧形器物,最早都來源於距今1萬年至170萬年前石器時代斧形砍削器。這種砍削器大多是從河床上揀來的礫石打擊而成,是把礫石的邊沿加以敲打,產生刃口,用作刮割的用具。這個時期的石器表面凹凸不平、敲制粗糙、不經磨削,史稱舊石器時代。到了距今1萬至4000年的時候,先民開始對石材的選取具有目的指向性,採集美石(美石為玉)加工成砍削器物。並隨著審美觀念的轉化對美石(玉)進行加工、磨削,雕刻並且製成各種器型,玉斧也就成為新石器時代的典型器物,尤以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器物為最,從而使石(玉)斧成為一種生產工具或成為一種顯示身份或祭祀禮儀用物。
青銅器出現後,人們利用青銅器製造各種禮器、錢幣及生產工具,由於當時社會青銅極其珍貴,斧形器貨幣便產生了。而從目前已知出土的器物來看,早期出土的實物斧形個體均偏小,不可能用於作戰的實用兵器,而作為禮器也太小,宜一般素工的多,有紋飾的少,故作為禮器也不可能。那么小型的青銅斧形器,應是中國最早的金屬稱量貨幣。這是國內眾多考古專家和貨幣研究者目前形成的共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