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人類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時代]

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人類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時代]

青銅時代(或稱青銅器時代或青銅文明),在考古學上是以使用青銅器為標誌的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個階段;因金屬具有易腐蝕的特性,四五千年以上的青銅遺存發現往往為數不多。青銅時代必須具備這樣一個特點:青銅器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偶然地製造和使用青銅器的時代不能認定為青銅時代 。 青銅時代是 以使用青銅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青銅是紅銅(純銅)與錫或鉛的合金,因為顏色青灰,故名青銅,熔點在700~900℃之間,比紅銅的熔點(1083℃)低。含錫10%的青銅,硬度為紅銅的 4.7倍,性能良好。青銅時代初期,青銅器具比重較小,甚或以石器為主;進入中後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銅器和隨之的增加,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力水平提高,物質生活條件也漸漸豐富。青銅出現後,對提高社會生產力起了劃時代的作用。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人類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時代] 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人類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時代]

青銅時代處於銅石並用時代之後,早於鐵器時代之前,在世界範圍內的編年範圍大約從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世界各地進入這一時代的年代有早有晚 。伊朗南部、美索不達米亞一帶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已使用青銅器,歐洲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印度和埃及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也有了青銅器。 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使用青銅較晚,大約不晚於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美洲直到將近公元11世紀,才出現冶銅中心。中國則在公元前3000年前掌握了青銅冶煉技術。

在青銅器時代,世界上青銅鑄造業形成幾個重要的地區,這些地區成了人類古代文明形成的中心。在古代文化發達的一些地區青銅時代與奴隸制社會形態相適應,如愛琴海地區、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印度、中國等國家和地區,此時都是奴隸制國家繁榮的時期。但是也有一些地區,沒有經過青銅時代便直接過渡到鐵器時代。進入文明的地區在青銅時代已經產生了文字。

關於中國青銅時代的肇始時間,則眾說紛紜。部分學者認為龍山文化晚期或龍山時代已進入青銅時代,年代約當公元前3000年或稍晚。因用銅遺存僅有零星的發現,並不符合上述青銅時代的特點,故可以不考慮其可能性。

1980年代以降,一般把成批出土青銅禮容器、兵器、工具、飾物等的二里頭文化,作為中國青銅時代早期文化。由於1980年代當時二里頭文化碳素測年的數據落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所以一般認為公元前2000年左右,是中國青銅時代的上限 。嗣後,有研究者將西北地區的早期用銅遺存納入青銅時代,認為存在西北地區和中原地區兩大獨立起源地,但在絕對年代上,仍認為二者大體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進入青銅時代 。

中原地區在二里頭文化之前,僅有零星的用銅遺存發現。如襄汾陶寺遺址發現有紅銅鈴和砷銅齒輪形器、容器殘片等,但未見青銅 ;登封王城崗遺址曾出土青銅容器殘片 ,新密新砦遺址曾出土紅銅容器殘片 等。二里頭文化第一期發現的銅器尚少,且均為小件器物。第二期開始出現銅鈴和嵌綠松石銅牌飾等製作工藝較複雜的青銅器,第三期始有成組的青銅禮容器和兵器等出土 。故就目前的考古材料而言,中原地區進入青銅時代的時間,至多是二里頭文化第二期。

據《越絕書》記載,歐冶子曾應楚昭王之邀與干將(傳說與歐冶子同師)一起“鑿茨山,泄其溪,取鐵英,作為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泰阿、三曰工布(一作工市)”。楚王曾引泰阿之劍大破晉鄭王三軍。上述記載,雖然帶有傳說的成分,但也足見歐氏所鑄之劍之絕妙。由此可見,這時期青銅鑄造技術之精湛。

就目前的認識,整個東亞大陸多地區大致進入青銅時代的時間,約當公元前1700年前後。第一批進入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只有四壩文化、良渚文化、齊家文化晚期、夏家店下層文化和二里頭文化。這些最早的青銅時代文化間的交流關係,還有待於進一步探究。

時代標誌

採礦

中國商代后母戊大方鼎 中國商代后母戊大方鼎

青銅采冶業是從石器加工和燒制陶器的生產實踐中漸漸被認識而產生的。

最早的採礦業是從地表挖掘開始找礦的。當他們發現礦脈或礦帶向深部延伸的規律時,人們創造了從地面向地下挖掘豎井,並由豎井底部向四周開拓巷道以尋找礦石和採掘礦石的方法。有時人們在巷道中發現深部還有礦石,於是又從巷道中向下挖豎井,這種井並不直接通向地面,所以人們稱之為盲井。用這種方法採掘,一般在井巷中用木質的框架作支護,以防止周圍岩石坍塌。他們用榫接或搭接法製作的框架,有效地承受了巷道的頂壓、側壓和底壓,可以確保坑下採掘人員的生命安全和採掘工作的順利進行。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從地面下較深的地段掘取礦石。這比起露天採礦省工省時,是一個進步。從湖北大冶銅錄山、江西瑞昌銅嶺等地發現的商周採礦遺蹟看到,露天採礦與坑采這兩種方法均已採用。當然,從礦區河流中夾帶的沙石中淘洗出銅礦也是一個途徑,此時大概也已被掌握。

爵

人們在尋找石料和加工的過程中,逐步識別了自然銅與銅礦石。例如有一種銅礦石,顏色碧綠,其斷面的紋理與孔雀的羽毛相似,很是艷麗,所以人們稱它為孔雀石。這種孔雀石含銅量高,其含銅品位可達 10—20%或更高。這是一種氧化礦,只要同木炭放在煉爐中進行冶煉,加熱到 1000℃稍高一些,就可以煉出銅來。它又常常與自然銅一起出現,並與銅銹有類似的顏色,因此孔雀石很可能是人們最早用於冶煉的銅礦石。在燒制陶器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為青銅的冶鑄業提供了必要的高溫知識、耐火材料、造型材料與造型技術等條件。例如龍山文化中黑陶和白陶的燒陶溫度均與銅的熔點接近。當時使用陶模具製作泥坯和印製花紋等技術與鑄銅的模具功能有相似之處;冶鑄用的熔爐、水色、型範等都是陶質的用具。煉銅用的木炭也與燒陶所用的燃料是一致的。考古工作提供的資料說明,凡是發現古代採礦、冶煉遺址的附近,幾乎都有同時期居民聚落遺址。因此,人們在製作石器時,為尋找原料而出沒於這些山丘時,如果一旦認識了自然銅與孔雀石等銅礦石,那么採掘這些金屬原料就成了他們的新工作。

冶煉

春秋時期的冶銅技術是在商代與西周時期的冶銅技術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從出土的商代與西周銅器數量之多,用銅量之大,或許說明當時的冶銅業還是比較發達的,因此有理由認為,商代與西周的冶煉水平也是不低的。衡量冶煉水平高低很重要的一點是煉渣中的含銅量的多少。因為礦石中所含的二氧化矽(SiO2)的含量越高,爐渣粘度就越大,渣的流動性也差,渣中所含的銅也越多。春秋時期,冶煉過程中已經掌握了配礦技術,使渣中的含銅率降至 0.7%,這是冶煉水平較高的一個表現。可能這種配礦技術在西周時期已經出現了。

據統計,已出土的商代和西周時期的鑄有銘文的青銅器,有上萬件之多,沒有銘文的銅器更數倍於此數。商代與西周時期,若無發達的採礦與冶煉業是不可能提供如此大量的銅金屬原料的。

商代神人紋雙鳥鼓 商代神人紋雙鳥鼓

已經發現的商周古銅礦遺址,大多分布在火成岩與大理岩的接觸帶上。因為接觸帶內的岩石破碎,比較容易採掘。又因大氣降水和淋濾作用,地表面的銅元素在接觸帶中相對集中,出現了銅品位自上而下逐漸富集的現象,形成氧化礦富集帶。這種條件使它成為古代先民理想的采銅場所。這裡的礦石,主要是孔雀石、矽孔雀石、赤銅礦等,都屬氧化礦。深部往往有自然銅。大冶的銅錄山,顧名思義,是銅綠色的山丘之意。那裡每當大雨過後,表面就暴露出許多綠色的孔雀石的碎塊,俯拾皆是。因此,它的銅資源在很早以前就被人們開發利用,在11號礦體和7號礦體的2號點出現的採礦遺蹟,被認為是西周時期或更早的遺存。

當時冶煉銅礦石的方法,是將礦石與木炭放在冶煉爐中進行冶煉。由於這些礦石是氧化礦,因此這種冶煉被稱作氧化礦還原熔煉。雖然只發現春秋時期的煉銅豎爐,商與西周時的煉爐尚未見到。但是,經過模擬實驗證明,春秋時期的冶銅豎爐冶煉性能很好,能持續加料,持續排渣,間斷放銅。

世界發展

中國大陸

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人類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時代] 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人類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時代]

中國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個銅冶煉技術的文明,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冶煉銅發現於中國的陝西姜寨遺址。

姜寨遺址出土的公元前4700年前冶煉黃銅片及黃銅圓環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冶煉黃銅,標誌著人類初步掌握了金屬冶煉技術,為青銅時代的到來打下基礎。而位於中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則是世界上第一個已知的最早掌握青銅冶煉技術的文明,出土了公元前4000年的冶煉青銅器,人類初步踏入了青銅時代的門檻。

1973年,在陝西臨潼姜寨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塊半圓形黃銅片和一塊黃銅管狀物, 年代測定為公元前4700年左右。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在上海光源,採用X射線螢光面掃描分析,發現姜寨黃銅片不同區域的鋅含量差異顯著,而鉛元素呈零星點狀分布,其特徵與固態還原法製備的黃銅完全相同,從而證明先民在使用天然金屬與發明金屬鑄造之間,都曾採用熱煅法或固體還原法冶鍊金屬。

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單刃青銅刀是 目前已知的我國最古老冶煉青銅器,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銅刀。 經碳14鑑定為公元前3000年。此刀長12.5厘米,為單范鑄成。沒有血檔及繯首等成熟的後世刀具才有的部件,在刀具形成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

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人類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時代] 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人類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時代]
商代四羊方尊 商代四羊方尊

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於黃河、長江、珠江流域,距今約5000年,止於公元前5世紀,大體上相當於考古上的紅山文化與良渚文化時代,及文獻上記載的中原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約經歷了1500多年的歷史。這與中國奴隸制國家的產生、發展及衰亡相始終。有學者把中國青銅時代從商周至戰國劃分為鼎盛期、頹敗期、中興期、衰落期 4 個階段。也有學者將這一時期劃分為殷商前期、殷商後期、西周期、東周前期、東周后期 5個階段 。中國各地的青銅文化具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可以分作不同的地區類型。中國步入青銅時代,大體經歷了早、中、晚期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早期。以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見二里頭遺址)為代表,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間。加上山西夏縣東下馮、山東嶽石文化、遼寧長城東邊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黃河上游的四壩文化等,都相繼出現了品類繁雜的青銅製品,在一些墓葬中還發現了人殉和 人牲。上述遺址的放射性碳 素 斷 代(見考古年代學)年代,正好在歷史記載的夏王朝紀年範圍內,這些遺址應是夏王朝時期的奴隸制文化類型 ,標誌著中國奴隸制國家已經形成。② 中期。包括商代至西周前期。此時期的前一段,是商代早期,約當公元前16~13世紀,以河南鄭州二里岡文化為代表 ,此時期奴 隸 制 國 家進一步發展,青銅器數量大增,常伴有成套禮器,貝幣大量出現,人殉、人牲更為普遍。後一階段 ,是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約當公元前13~前10世紀(穆王以前)。此時中國青銅時代達於鼎盛,也是奴隸制發展的典型時期。青銅鑄造工藝相當成熟 ,出土大量的精美青銅禮器、武器與工具 。這時的青銅文化以安陽殷墟為代表,這裡是商王朝的政治統治中心,也是青銅鑄造業的中心。此時興建了大規模的宮殿及陵墓,有發達的金文與甲骨文,人殉與人牲成為一種制度極為盛行,凡此種種反映出奴隸制社會的繁榮。西周的周原遺址和豐鎬遺址中,發掘出周王朝的宮殿 、宗廟和墓 葬 ,發現了大量的青銅禮器,反映出中國古代社會的禮制已成熟。③晚期。從西周后期至春秋時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逐漸走向衰落的階段。此時期列國都城形成繁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金屬貨幣大量流通。青銅鑄造工藝取得突出發展,出現了分鑄法、失蠟法等先進工藝技術。湖北銅綠山發現的古銅礦,證明當時在採礦、配礦、冶爐砌築及冶煉方面均達較高水平(見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到戰國時期,隨著鐵器的推廣,青銅製造業才逐漸衰落。

在中國的邊遠地區,當時還存在著若干具有地方特點的青銅文化。如甘青地區,由於民族雜居,文化複雜多樣,有辛店文化、沙井文化與寺窪文化等,其中寺窪文化與西周文化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北方地區有夏家店上層文化,出土的青銅短劍具有地方特點,還出土帶有相當濃厚的中原文化特徵的青銅禮器。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從商周至秦漢,流行著鄂爾多斯式青 銅 器 。東南地區的浙江、福建至台灣等地,至西周末期才產生青銅文化,出土的青銅武器等與西周的相同。兩廣 、四川、雲南等地區的青銅文化 ,既有地方特徵,又有中原文化的風格。總之,各地區的青銅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原青銅文化的影響,同時具有本地的特色。此外,中國的青銅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還與周圍地區存在接觸,如曾與北方蒙古大草原和西伯利亞的青銅文化進行過交流,晚期與東南亞青銅文化有過密切聯繫。 中國的青銅時代為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時代。現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見的大型青銅器。在商前期的煉銅遺址中,從可辨認的鑄范中,钁范為數不少,雖然青銅的生產工具在早期的隨葬物中較少,但我們在出土的商初青銅器中,仍看到生產工具占相當比重,說明在商代的手工業中,青銅工具如斧、鋸、鑿、錐等已廣泛使用,青銅兵器也日益增多,至於青銅農具,雖然奴隸主不會為奴隸們提供,但在當時,還有一部分作為自由民的農民都會擁有,歷年出土的青銅農具有鋤、鏟、 等,這說明青銅的大量使用主要還是從事製作工具。青銅工具在生產中的效用,使青銅冶鑄技術日益重要,因而能獲得飛速的發展。

在青銅時代,中國已經建立了國家(郭沫若按照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認為是奴隸制國家,有爭論),有了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並且漢字也已經發展成熟。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青銅冶煉鑄造技術,是在紅銅冶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是世界上鐵器和青銅器發明最早的地區之一。中國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的青銅藝術品,顯示了綿延一千五百多年中國青銅器的萌生、發展和變化的歷史。

亞洲地區

青銅器 青銅器

西亞的青銅時代是城市文明進一步發展的時代,兩河流域南部的奴隸制城邦,隨著烏爾王朝的滅亡而告衰落。進入巴比倫時期後,青銅文化達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生產力進一步提高,並進口金銀銅錫等金屬原料。小亞細亞東部卡帕多細亞的奴隸制帝國,約在公元前3500年進入青銅時代早期。公元前3000年前後轉入中期,小亞各地由野蠻進入文明。在鄰近伊朗高原西南部的埃蘭,於公元前第 3 千年中葉形成奴隸制城邦,產生了國家,處於青銅文化的發展時期。

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北亞、南亞的青銅時代,產生了印度河文明。大概在公元前2500年前後,青銅工具和武器廣泛使用,有斧、鐮、鋸、刀、劍、鏃和矛頭等,手工業匠人對金屬的熱加工和冷加工都已達到較高的水平,能用焊接法製造金屬器具,並刻有銘文。這時代表性的文化是哈拉帕文化。在東南亞地區,至今發現的最早青銅冶鑄中心是泰國烏隆府的班清墓地,時代在公元前3600~前1000年,青銅器有矛頭、手鐲、腳鐲,矛頭是鑄造後再鍛打成形的。在能諾他墓地,發現用雙扇合范製造的青銅器,並有人祭遺蹟。越南紅河流域的青銅文化出現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其後的東山文化時期,大量地製造銅鼓。菲律賓在公元前 600 年出現青銅器和鐵器 ,是從大陸沿海經巴拉望島傳入的 ,其器類與中國南部和中南半島的相似。在北亞西南部、南西伯利亞和哈薩克斯坦,青銅文化的部落還處在原始公社時期。公元前第1千年初的卡拉蘇克文化,代表性器物為曲柄刀 、短劍、錛、弓形器、蹼形垂飾,並有裝飾性動物紋樣。朝鮮半島的青銅文化以素麵陶為特徵 ,時間在公元前10~前5世紀 。日本的青銅文化從彌生時代前期開始,約在公元前300年前後。

環地中海

愛琴海南端各島嶼在基克拉澤斯文化時進入青銅時代,約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克里特島在米諾斯文明時期進入青銅時代 ,在公元前第2千年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公元前1600年後,邁錫尼文明興起,在這時的貴族宮室和陵墓中發現了大量的裝飾豪華的青銅武器和金、銀、銅器皿。多瑙河流域的青銅文化是銅石並用文化的繼續。中歐和西歐早期的青銅文化是鍾杯戰斧文化,年代在公元前第 3 千年中到前第2千年初,以繩紋陶為特徵 ;晚期是骨灰瓮文化,年代為公元前第2千年後期到前第1千年初,以骨灰墓園為特徵,已知用失蠟法鑄造銅器。巴爾幹和東南歐是一個青銅文化中心,以烏涅茨基文化著稱,分布在捷克、摩拉維亞、多瑙河以北的下奧地利、西里西亞以及撒克遜等地。另一青銅文化中心是西班牙東南和葡萄牙南部的埃爾阿爾加爾文化,村落圍以石頭砌的高牆,住方形房子、墓葬在村內,行屈肢葬,工具武器有刀、斧、劍、戟、弓箭。東歐森林地帶有法季揚諾沃文化、豎穴墓文化和木槨墓文化,義大利北部的泰拉馬拉文化於公元前1700年進入青銅時代,公元前1400年達到鼎盛期。居址內多有乾欄式房屋區。南部是亞平寧文化,在公元前第1千年初為鐵器文化所代替 。 英國和德國境內的青銅文化,都是以農業為特徵,種植穀物、飼養家畜,遺留下有複雜建築的大量墓地。

黑色非洲

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掌握青銅製造技術應不晚於公元前第1千年 。 到公元11~17世紀,幾內亞沿海地區的青銅製造業達到繁榮期。一般認為非洲的銅器工藝比鐵器工藝發展晚,似乎從石器時代直接過渡到鐵器時代。在東非的麥羅埃遺址,發現了冶鐵爐和殘餘鐵塊。在西非,公元前10世紀即掌握了冶鐵技術。

美洲地區

美洲的青銅手工業最早發生於中南美,以秘魯和玻利維亞為冶鑄中心,年代約為公元前11世紀以前。然後傳到智利、阿根廷西南部和墨西哥,再傳到北美。到13~15世紀時南美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已大量使用紅銅、青銅、金、銀、鉛等金屬製造器物,並建立起奴隸制國家。

商代的文明較全面地體現了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在諸多方面的進步,因此可稱得上是“燦爛的文明”。但是這種文明是建立在廣大奴隸極其悲慘的命運基礎上的“文明”。所以作為現代人,我們在可憐同情奴隸的同時對他們更多的應該是尊重,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燦爛的青銅文明。

文明分期

文明分期
史前時期 全新世 鐵器時代 原始史時期 青銅時代晚期 青銅時代中期 青銅時代初期
青銅時期 紅銅時代 新石器時代史前史
中石器時期 更新世 舊石器時代晚期 舊石器時代中期 舊石器時代初期 舊石器時代 石器時代 青銅時代(或稱青銅器時代或青銅文明)在考古學上是以使用青銅器為標誌的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個階段。
參考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