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山水人物圖大棒槌瓶

青花山水人物圖大棒槌瓶

青花山水人物圖大棒槌瓶為清代康熙年間民窯燒制的瓷器,高75.8厘米,瓶形碩大,燒造難度亦高,此瓶製作嚴謹,未曾變形,為康熙青花獨創性中十分難能可貴的大型作品。

青花山水人物圖大棒槌瓶青花山水人物圖大棒槌瓶
名稱: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圖大棒槌瓶
類別:瓷器
年代:清康熙民窯燒制
文物原屬:清宮御用瓷器
文物現狀:華辰2003年春季拍賣會拍品,估價480000—550000元人民幣。

簡介

高75.8厘米。瓶形碩大,燒造難度亦高,此瓶製作嚴謹,未曾變形,為康熙青花獨創性中十分難能可貴的大型作品。器形剛健挺拔,青花發色濃淡相宜,層次分明,瓶腹繪山水人物圖,畫面群山跌宕,古樹參天,鳥禽高飛,高士或座談觀天,或相聚板橋,或江面垂釣,繪畫布局合理,格調高雅清新,加之於大型瓶壁上,更顯氣勢恢宏。筆法採用斧劈皴技法,所繪山石線條硬朗,分水鮮明。足內落青花雙圈款。

棒槌瓶

硬棒槌瓶,又稱圓棒槌瓶,主要指康熙年間的式樣,盤口,短直頸,圓折肩,圓筒狀長腹,圈足,底部多為平切式二層台。大小不一,高者約70厘米,矮者僅有十幾厘米。器腹有高矮和粗細之分;粗腹者,器形莊重,高約40厘米;細腹者,器形秀麗。康熙早期的棒槌瓶,器形偏矮,康熙中期以後的棒槌瓶,器形趨於細長,為了與雍正時期的棒槌瓶相區別,取名硬棒槌瓶。常見的有青花、五彩、灑藍描金、五彩開光等品種。

方棒槌瓶,撇口,短頸,平肩微折,身成四筒形,長方腹上部略寬,下部稍窄,器底有方形寬足,凹底施釉。現代多叫方瓶。有青花器和三彩器。

軟棒槌瓶,是與硬棒槌瓶相對而言,特指雍正初期燒制的一種器形,造型不及硬棒槌瓶挺拔,口外侈,束頸,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足尖圓滑。常見青花,五彩。清光緒及民國時期方棒槌瓶的仿品較為多見,然胎體較厚重,口邊較薄且不規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