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東鄉革命烈士陵園

東鄉革命烈士墓,俗稱火燒廟烈士墓,建於1939年清明節,座落在鳳溪鎮火星村火燒廟,陵墓占地6670平方米。1987年6月,經青浦縣人民政府批准,定名為青浦東鄉革命烈士陵園,是縣、鎮兩極管理的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是青浦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青浦東鄉革命烈士陵園

概況

東鄉革命烈士墓,俗稱火燒廟烈士墓,建於1939年清明節,座落在鳳溪鎮火星村火燒廟,陵墓占地6670平方米。1987年6月,經青浦縣人民政府批准,定名為青浦東鄉革命烈士陵園,是縣、鎮兩極管理的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是青浦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1972年,青浦東鄉農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於火燒廟集會揭露和鬥爭地主罪行,“秋收暴動”由此開始,並拉開了青東農民近代革命武裝鬥爭的序幕。1938年,淞滬抗日游擊縱隊三支隊在沈涇塘與日寇戰,為安葬陣亡烈士,抗日政府在火燒廟西買下10畝高地,作為安葬烈士墓地。建國後這裡正式建成烈士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撥出專款,在四周建造紅磚圍牆,並在墓地中央新建13米高的朱紅紀念塔,正面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塔頂有直徑1米的紅五角星,顯得雄偉、莊嚴、肅穆。墓地種植香樟、雪松、廣玉蘭、桂花、松柏、冬青等樹木。1983年,上海市政府撥款增建平房,作為烈士事跡陳列室、接待室和辦公室。縣民政局撥款修建了沿河駁岸110米,水泥場地600平方米,水泥走道500平方米,便利各界人士、學生憑弔掃墓。之後,當時的鳳溪鎮政府籌款10萬多元,修建了通往烈士陵園的公路和一座鋼筋水泥橋。
烈士陵園有正、東、西3個墓地,墓內安葬345名為中國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捐軀的英烈。其中有紅軍長征幹部、淞滬支隊政治部主任曾平烈士,青東工作委員會書記、松江縣工委書記、淞滬支隊參謀長康則壽烈士,淞滬抗日游擊隊三支隊一大隊中隊長王正芳烈士,班長陸新瞿烈士等。
陵園中還有顧復生之墓。顧復生鳳溪人,1926年參加革命,1927年經陳雲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陳雲領導的青浦農民秋收暴動。抗日期間,他組建並帶領青東抗日武裝,並堅持敵後游擊戰。解放後,在江蘇歷任各種領導職務,至省政府顧問、省政協副主席。顧復生對生活、戰鬥過的家鄉懷有深深的眷戀,1995年2月謝世後,遵照他的遺願,將骨灰安葬於故鄉青浦東鄉革命烈士陵園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