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研究[以青年為對象的多學科理論研究活動]

青年研究[以青年為對象的多學科理論研究活動]
青年研究[以青年為對象的多學科理論研究活動]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青年研究(research of youth)泛指以青年為對象的多學科理論研究活動。 現代意義上的青年研究發端於20世紀初期的美國,代表人物是心理學家G.S.霍爾。他在1904年發表的《青年的心理和他們與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關係》一書,開啟了後人對青年進行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思路,也引起了青年研究究竟以哪一學科為“母學”的理論紛爭。

發展

6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青年社會問題日益突出。中國的“紅衛兵”運動、法國的“五月風暴”、東京的學潮、美國青年的反戰浪潮等等,表明青年對社會進程的意義在強化。面對這種勢態,各國政府、理論界對青年研究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視,除政策、對策性研究外,還從學科建設的角度提出建立青年學的問題,70年代起陸續有青年學專著問世。

內容模式

主要有幾種理論研究模式:

模式一

心理學模式

它是最早界入青年研究的一種理論觀點。其理論基點集中在青年的個性心理發生、發展過程。心理學派的主要貢獻在於它採用實證的方法對青年的認識、情感、意志進行定量化的分析,就此而言,可以稱為微觀的青年研究。

模式二

社會心理模式

界於社會學、心理學之間。興起於20世紀40~50年代。其理論基點集中在研究社會、環境、群體、人際關係對青年個性心理形成的制約作用。它運用經驗研究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從青年自身之外的巨觀世界揭示青年這一特殊生命階段的心理屬性是由社會決定的。

模式三

文化人類學模式

它的理論基點是把青年視為文化載體、文化的體現者,研究青年在文化的繼承和創新中的意義、作用。強調“代溝”論和 3種文化模式論,即後喻文化、前喻文化、並存文化。其理論特色是突出青年在後工業社會中的文化主導地位。

模式四

社會學模式。

它是青年研究中起步早、涉及廣、發展快的學科。其理論基點在社會與青年的互動關係,研究的基本問題是青年的社會化以及社會對青年發展的責任和認同程度。

中國發展

青年研究在中國發展:

中國現代意義的青年研究始於五四運動時期。有的學者把其歷史進程劃分為4個階段:①開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研究的特點是從民主與科學的角度喚醒青年,使他們認識自己的歷史使命。代表作有陳獨秀的《敬告青年》和李大釗的《青春》。②深化──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研究的主題是青年如何投入社會革命運動。代表作是毛澤東的《五四運動》和《青年運動的方向》。這一時期研究的另一個特點是開始走向學科化。1925年楊賢江的《青年問題》,1933年沈履的《青年期心理》兩部著作,反映了中國青年心理學和青年社會學的研究深度。③發展和曲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至“文化大革命”結束。50年代初,青年研究涉及內容豐富而廣泛,如青年的特點、培育目標、自我修養、成長道路、共青團建設、青年工作等。1957年以後,由於“左”傾思潮的影響,使青年研究的思想僵化,視野狹窄,囿於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論述的注釋。“文化大革命”使青年研究陷於停頓。④繁榮──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時期。研究的主要特徵是:指導思想的一元化──堅持馬克思主義,學科視角的多元化──調動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教育學、美學等學科的力量,開展全方位的研究。

發展

青年研究工作者在吸收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逐步使中國青年研究學科化,一個重要標誌是提出並著手建立青年學理論體系。1971年,波蘭學者阿達姆斯基創建青年學,1982年羅馬尼亞學者F.馬赫列爾的《青年問題和青年學》問世,1983年中國年輕學者唐若昕著文論述建立青年學。一些青年研究工作者積極探索青年學體系的理論框架和內容。1986年,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召開了全國首屆青年學專題研討會。一些青年學理論專著相繼問世,竭力融多學科知識於一爐,提出了關於青年研究的方法、範疇、規律和理論體系的構想。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中國青年研究學科化的探討與爭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