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長

靈長

本詞條分別用中國古代文獻內容和拉丁文如何引入中國,來深刻的闡述該詞語是如何在中國產生和發展的,更多的是用通過研究猴類及其他靈長類、哺乳類動物方面的文獻及詞語的通常用法,概述了此辭彙和動物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繫。

簡介

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líng zhǎng

廣遠綿長。 晉袁宏《後漢紀·獻帝紀一》:“夫天地靈長,不能無否泰之變;父子自然,不能無天絕之異。” 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若 晉 室靈長,明公便宜奉行此詔。” 宋范成大《讀唐太宗紀·平內難》詩之三:“佐命諸公趣夜裝,爭言社稷要靈長。”金松岑《文學上之美術觀》:“遠古思邃,征壽於鐘鼎;季近文敷,施藻于山岳;鐘鼎靈長,故弘潤而簡貴;山嶽氣壯,乃肅括而華腴。”

1.指人類。生物進化系統分類,最高的一類為靈長目,其中最進化的是人類。魯迅《墳·人之歷史》:“雖然,人類進化之說,實未嘗瀆靈長也。”

2.引申為同類動物中出類拔萃的。郭沫若《女神·鳳凰涅槃》:“哈哈,鳳凰!鳳凰!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相關釋義

líng zhǎng

靈長 靈長

“靈”與“長”的漢字本義與猴都不相關,“靈長”一詞在漢語中則是廣遠綿長之意,《後漢紀》中有“夫天地靈長,不能無否泰之變;父子自然,不能無天絕之異”的說法。分類學家卻把“靈長”(長,音掌)一詞作為一個分類單元,即靈長目,來涵蓋所有猴子一類的動物,這裡所用的“靈長”很可能是泊來之詞。靈長目正式的拉丁學名是Primates,是由分類學鼻祖林奈於1758年建立的。拉丁primas,義大利prima,本義是“第一位的”或“最高級的”。在林奈生活的時代,人們相信所有物種都是上帝創造的,而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又是以人類為中心的,林奈將他命名的猴類、猿類和人類本身都置於Primates這個目下,正反映了當時人們的自然觀。Primates一詞最初被嚴復先生引人中國時並沒有被翻譯成“靈長目”,而是音譯成“布拉默特”,嚴復在他所譯的《天演論上篇第十二章的譯案中說“生學分類,皆人猿為一宗,號布拉默特,布拉默特者,秦言第一類也”。(可巧的是,嚴復翻譯《天演論》的那一年恰是光緒丙申年,也就是108年前的一個猴年。)及至1922年,中國第一部動物學辭典一《動物學大辭典》出版時,Primates已經被改譯為“靈長類”。這本巨著的編纂者之一----杜亞泉先生在序言中稱,該辭典參考了當時英、德、日的相關著作。“靈長類”的譯法很可能就是直接使用了日文中的譯詞,因為那時日文中已經在使用“霊長類”一詞了。有人考證,中文的“靈長”作為分類單元源自日本學者使用漢字對Pimates的意譯,乃有萬靈之長的含義.

將靈長類動物置於演化最高階段的觀點由來以久,這種觀念的根源在於認為人類是演化歷史的最高產物,人類居於萬類生靈之上,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書中曾經這樣表述:“……全世界的生物有機結構,總起來看,似乎是通過了緩慢與間斷的步驟而一直有所發展。在龐大的脊椎動物一界裡,這種發展終於達到了以人為歸宿的頂點”.

現代研究

現在的研究表明,靈長類動物並不是高度特化的哺乳動物,事實上這類動物還保留著許多真獸類的一般特徵。形態學研究根據對靈長類動物骨骼和牙齒特徵的分析認為,在現生動物世界中,靈長類動物與樹鼩和鼯猴的親緣關係較近,而後兩類動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哺乳動物中也是相對原始的類群。新近的基於遺傳物質DNA序列分析的分子系統發生學研究成果也支持靈長類動物、樹鼩和鼯猴作為一個單系類群的觀點,而且,分子系統發生學的研究還進一步認為這個單系類群在哺乳動物演化樹上的分校點十分靠近基幹部。 “深林沓以冥冥兮,乃猿秋之所居”,這是屈原《九章·涉江》中的詩句。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絕大多數的靈長類動物都是棲息在森林環境中的,並且多數都是以樹棲生活為主。有些在森林中生活的種類,如大猩猩,雖然主要在地面上生活,但仍然有較強的攀援能力。只有少數種類完全走出叢林,這些動物包括狒狒和我們人類自己。即使是那些完全在地面上生活的靈長類動物,在身體結構上,它們仍然保留有許多適於樹棲生活的形態特徵。實際上,靈長類動物所具有的區別於其它類群的特化的身體結構特徵,或者以更專業一些的術語來說,即支持靈長類動物作為單系的衍征,差不多都和適應於樹棲生活相關。 與其它的樹棲哺乳動物,比如松鼠相比,靈長類動物的四肢更為靈活,各個關節都有比較大的旋轉能力。其前肢的近端與軀幹相連的部分,存在十分發達的鎖骨。鎖骨對於哺乳動物來說,是一個相對原始的結構,總體上來說,在哺乳動物中,鎖骨是趨於退化的,特別是在那些適於奔跑的類群中,鎖骨退化成了一根埋在肌肉中的小骨棒,甚至完全消失。然而,在靈長類動物中,這根骨頭的存在卻是上肢靈活運動的結構基礎之一,對於靈長類動物的樹棲攀援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人類已經來到地面上生活,通常情況下不再作攀援運動,但我們仍然保留了發達的鎖骨,這是兩塊略呈“S”形的骨頭,由兩側肩峰橫著向中央延伸,並與胸骨相關節,除非異常肥胖,否則可以很容易地在體表摸到它。鎖骨和肩胛骨一同形成一個既牢固又可以有一定的活動範圍的支架,這個支架將上肢支離在身體的兩側,使得前肢有足夠的空間在多個方向上做出外展和內收的動作。前肢遠端的橈骨和尺骨,也就是前臂的部分,是兩根差不多同等發育的桿狀骨,橈骨靠近肘部的一端和尺骨靠近手部的一端各有一個光滑的軸面,分別與尺骨或橈骨形成車軸一樣的關節,從而使橈骨可以圍繞一個傾斜的長軸旋轉並與尺骨作交叉,交叉的結果是使得手部可以沿著上肢的長軸翻轉180度,這正是我們玩兒手心手背遊戲的結構基礎。如果配合肩關節的運動,手部的翻轉可以近乎達到360度。

靈長類動物前肢的末端發育成手,手實際上是靈長類動物適應於樹棲生活的最具特徵的器官。如果親愛的讀者朋友已經耐心地讀到了這裡並且還沒有厭煩,那么,我請您欣賞一下您的雙手。我們時常為我們的雙手感到驕傲,因為我們用我們“勤勞的雙手建設出了美好的家園”。不管我們的手是擅長於揮鐵錘,還是擅長於彈鋼琴,從結構上看,它們與其它靈長類動物的手相比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所有靈長類動物的手都可以分成三部分,即手腕、手掌和手指,手腕內的骨骼最複雜,由8或9塊骨頭組成,排成兩排。手掌內有5根較長骨頭,一端關節到腕骨,一端連線指骨。手的末端是5根手指,除了拇指有兩個指節外,其餘四指各有3個指節,每個指節內都有一節指骨。靈長類動物手的這種骨頭裝配方式,在哺乳動物中可以說是很一般的形式,或者說是非常原始的形式。但是靈長類動物手的特化特徵也十分明顯,最為突出之處在於拇指和指甲。多數靈長類動物的拇指都可以和其它四指對握,這是其它哺乳動物所不能做到的。與拇指相連的掌骨以馬鞍狀的關節和腕骨相連,這也是靈長類動物所特有的,這樣的結構使得拇指可以在多個方向上屈或伸,而且支配拇指的肌肉比支配其它四指的都要多,從而使拇指的靈活性大為提高。拇指與其它四指的對握能力,是靈長類動物適應於棲息在森林環境的結果,靈長類動物這樣的手可以很好地抓握和把持細小的樹枝,藉此在樹冠層中自由地穿行跳躍。絕大多數靈長類動物的手指末端具有扁平的指甲,這也為靈長類動物所特有,現生的其它哺乳動物在指或趾的末端通常具有爪或蹄。指甲在靈長類動物中的出現,與攀援運動可能沒有直接關係,因為許多善於攀爬的哺乳動物,比如樹棲的嚙齒類動物和貓科動物,都是具有爪而不是指甲,從某種意義上說,爪可能更有利於抓住樹幹,而且某些完全樹棲的靈長類動物在一些手指上也次生性地發展了瓜。指甲的出現也許與指腹的發展有關係。指腹,即手指肚兒,其皮膚中有豐富的神經末梢,特別是感受觸覺的觸覺小體的數量較多,這有利於靈長類動物使用手來探究和抓取食物。 與前肢相比,靈長類動物的後肢在結構上則遠沒有那么靈活。運動方式不同的靈長類動物其後肢的形態也有很大差別。有些靈長類動物善於跳躍,比如生活在南亞熱帶島嶼叢林中的眼鏡猴和生活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的大狐猴,它們的後肢都明顯加長,可以產生很強的彈跳力;有些靈長類動物以懸吊運動為主,比如生活在南亞熱帶森林和從林地帶的長臂猿和猩猩,它們的後肢則相對較短,明顯不及前肢發達,而它們前肢的肩周 和腕關行卻變得更為靈活,活動範圍比一般靈長類動物的都大;另外一些靈長類動物,通常以四肢行走,它們的後肢比前肢略強壯,可以比較快速地四肢奔跑,也能夠敏捷地攀爬,這樣的靈長類動物包括很多種,比如樹棲的松鼠猴、金絲猴、葉猴、嬰猴、半樹棲的黑猩猩、獼猴以及完全地棲的狒狒、大猩猩等等。人類是唯一完全直立行走的靈長類動物,人類的下肢(即後肢)變得很強壯,下肢的骨骼明顯比上肢的粗碩,肌肉發達,關節韌帶也很牢固。人類的腳與手的形態明顯不同,腳的拇趾與其它四趾排在一排,雖然腳拇趾的活動能力比其它四趾強一些,但是拇趾不能與其餘四趾對握,這一點是與其它靈長類動物明顯不同的。除人之外的靈長類動物,其腳和手都一樣可以抓握東西,即使是那些在地面生活的種類也有這種能力。18世紀法國著名的解剖學家居維葉,曾經堅決反對把人類放在靈長目中,他認為人類直立行走,手和腳明顯不同,應該放在單獨的一個目,他稱為“兩手目”,而其它靈長類動物他則放在“四手目”中。當然,我們現在知道,居維時的觀點是很片面的。靈長類動物適應於樹棲生活,不僅表現在四肢結構的特化_上,更重要的是靈長類頭部的感官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樹冠層的枝葉間敏捷快速地運動,視力的高度發展似乎是必然的。相對於體型大小來說,靈長類動物的眼睛在哺乳動物中是最大的。多數哺乳動物的雙眼都位於頭部的兩側,而靈長類動物的雙眼則向前移,相互靠近,兩眼間的距離很窄,雙眼的視野範圍有很大的重疊,從而產生立體視覺,這使得靈長類動物具有很強的辨別空間位置的能力。舊大陸猴類、新大陸猴類的部分個體以及少數狐猴類能夠分辨色彩,這是其它哺乳動物都不具備的能力。人類的祖先源自舊大陸猴類,並且繼承了分辨彩色視覺的能力,因此,人類眼中的世界才是五彩繽紛的。多數的哺乳動物都具備發達的嗅覺系統,而靈長類動物的嗅覺器官卻大大退化了。靈長類動物的鼻子通常都比較短,而且較窄,鼻子裡邊支撐鼻黏膜的鼻甲骨也不是很發達。 在漢語中,猴字常常和機靈聯繫在一起。靈長類動物多數都敏而好動,警覺而反應迅速,並且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表現出比一般動物都高的智力發展水平。這類動物的腦顱都很大,雖然大多數種類腦子控制嗅覺的區域都很退化,但是其它部分,特別是大腦的部分卻增大了。大腦的增大伴隨著智力的增長,這可能是靈長類動物適應於樹棲生活的間接產物。靈長類動物的眼睛是它們探索周圍世界的主要器官,發達的視覺可能獲得比其它哺乳動物更多的影像信息,同時靈長類動物以手來探究、抓取和操縱物體,手和眼的密切配合需要更精密的神經控制,大腦的發展則成為手眼配合的基礎。雙眼視力所獲得的立體視覺又通過手部的觸摸而感知,來自不同器官的關於同一事物的抽象信息在大腦中加以整合,這可能是促進靈長類動物智力發展的重要方面。

靈長類動物對於樹棲生活的適應,以及手、眼、腦的協調發展,可以說貫穿著這類動物演化的全部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