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12空空飛彈

霹靂12空空飛彈

霹靂12空空飛彈,1966年3月的時候,我國開始研製一款半主動雷達制導的中距空空飛彈——霹靂4;在接近上世紀90年代的時期,我國已經基本具備了研製現代機載火控雷達和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實力,也立項了相關的武器型號。首先出現在國外媒體上的中國雷達制導空空飛彈是被稱作霹靂11的半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飛彈;主動雷達的優勢是霹靂12的出現讓我國空軍真正具備了超視距空戰和多目標打擊的硬實力。霹靂12升級方向美國對AIM120的改進方向主要集中在空空飛彈兩個最需要提高的地方—動力和導引頭,霹靂12的改進可以採取與美國類似的方式進行系統升級,採用計算速度更快體積更小的新型處理器並且在模擬對抗中更有效的摸索敵方干擾的信號特點編制出更加具有抗干擾能力的軟體系統。

研發歷程

霹靂12空空飛彈霹靂12空空飛彈
較早1966年3月的時候,我國開始研製一款半主動雷達制導的中距空空飛彈——霹靂4。霹靂4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二個空空飛彈,也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個半主動雷達型空空飛彈,以航空工業部所屬第六一二所(現為洛陽光電技術發展中心)和株洲航空發動機廠為主,1980年11月完成樣機部件地面定型試驗。1981年7月轉入第二階段研製,1984年生產出首批整彈樣機、發射裝置以及地面維護設備。1985年因其性能不能滿足使用要求而停止研製。該彈採用與美國的“麻雀”3A(AIM-7D)相似的氣動外形布局,即兩對全動式梯形彈翼裝在彈體中部,起控制舵和副翼雙重作用,4片固定式三角形安定面裝在彈體尾部,起縱向穩定作用。同時,該彈還採用與前蘇聯/俄羅斯在空空飛彈設計上常用的方案,即“一彈、兩頭”方案,通過半主動雷達和被動紅外兩種不同導引頭的互換,形成半主動雷達和被動紅外兩種飛彈型號,代號分別為“霹靂”4甲(PL-4A)和“霹靂”4乙(PL-4B)。
根據相關資料介紹,霹靂4飛彈是我國對美國麻雀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進行逆向研製的結果。在越戰時期,美國發射的麻雀空空飛彈命中率較低,有一些飛彈燃料耗盡後落到地面,雖然受到一些損傷但是基本結構完好,對於我國這種對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研究比較薄弱的國家很具有參考價值。不過由於我國自身電子行業和火箭發動機實力薄弱,即便有先進的仿製原型也不可能將其性能完全實現。霹靂4在導引頭探測距離,最大跟蹤角速度和射程方面都與麻雀有著較大差距。隨著霹靂4飛彈裝機對象殲九的下馬,霹靂4飛彈就沒有繼續發展。殲8Ⅱ也曾經要裝備霹靂4空空飛彈,但是由於用於霹靂4飛彈制導的208火控雷達一直沒有完全實現制導半主動雷達飛彈的功能,霹靂4也就沒能在殲8Ⅱ的翼下一閃寒光而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掩埋在歷史的灰塵下了。
經過了改革開放後多年的積澱,我國的電子產業尤其是雷達產業水平有了較高的提升,在接近上世紀90年代的時期,我國已經基本具備了研製現代機載火控雷達和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實力,也立項了相關的武器型號。
首先出現在國外媒體上的中國雷達制導空空飛彈是被稱作霹靂11的半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飛彈。國外媒體認為霹靂11半主動雷達空空飛彈是中國對義大利阿茲派德半主動雷達空空飛彈進行仿製的結果,而阿茲派德空空飛彈的前身就是美國的麻雀空空飛彈。因此可以認為霹靂11是中國對麻雀飛彈的曲線追尋。不過雖然霹靂11基本達到了仿製原型阿茲派德性能參數,但是半主動雷達制導的固有缺陷讓其並不足以擔當我國空軍主力武器系統的角色。
半主動雷達制導原理是這樣的:機載雷達對搜尋範圍內的空域進行搜尋,截獲目標機回波後即在平顯或者儀錶板上的顯示器上,目標的方位角和高度等信息也會一併顯示。飛行員根據回波的基本情況判斷是否轉入跟蹤,如果需要對目標進行進一步探測,比如航跡生成,識別等等,飛行員在顯示器上操縱跟蹤波門套住相應的目標回波並按跟蹤鍵。雷達轉入對目標的跟蹤後,就會按照一定的刷新速率生成目標的各種信息,完成發射飛彈所需要的前期探測任務。如果需要發射飛彈進行打擊,飛行員即可發射半主動雷達空空飛彈。於此同時,機載雷達的主瓣會持續性的對目標進行照射,半主動雷達空空飛彈的導引頭截獲到目標反射的載機雷達回波後,即沿此回波方向飛行。也有些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還需要接受載機雷達的基準信號,與目標回波進行相干解算後得到目標位置。
根據上述制導原理我們可以看出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的幾個先天缺陷。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在飛行的過程中需要持續性的接收目標的雷達回波,這就要求載機在發射飛彈之後必須一直操縱雷達的主瓣對目標進行照射。這大大限制了載機的戰術機動靈活性,也給了對方反擊無法猛烈戰術機動躲閃的載機的機會。發射半主動制導雷達飛彈之後,如果載機發現敵方也有飛彈來襲,要么在不中斷自己飛彈制導的情況下進行機動躲閃,這會大大增加敵方飛彈命中的機率;要么立刻中斷自己飛彈的制導進行規避,這雖然能暫時保全自己但是會喪失命中敵機的機會。

霹靂12橫空出世

在幾年前的珠海航展上初次露面的閃電10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應該是中國第一型正式向世人解開神秘面紗的雷達制導空空飛彈,也是第一型正式展出的超視距空空飛彈。SD10雖然屬於中國專門用於出口的中距雷達制導空空飛彈,但是它的背後必然存在一個系統設計類似、性能更加優良的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型號以供中國空軍自己使用。其正式亮相標誌著中國第四代空空飛彈開始或者已經開始形成戰鬥力,標誌著中國空軍真正開始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它的研製成功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少數幾個有能力自主研製主動雷達制導超視距空空飛彈的國家。
閃電10A空空飛彈是中國一航研製的第四代先進中距攔射空空飛彈,採用主動雷達制導,無線電近炸引信,具有超視距發射能力、多目標攻擊能力、發射後不管能力以及全天候作戰能力,能夠先敵發現、先敵發射、先敵摧毀、先敵解脫。可選擇複合制導模式、發射後不管模式和被動跟蹤模式等多種制導模式,具有多種抗干擾能力,適用於全天候、全高度、全方位的作戰環境。能夠在複雜多變的作戰環境中精確有效地攻擊各種有人駕駛飛機、無人駕駛飛機。
根據媒體相關介紹,閃電10的自用型號,也就是我國空軍自己將會裝備的主動雷達空空飛彈的型號是霹靂12。霹靂12空空飛彈彈頭部沒有導線肋條,中部彈翼固定,採用了流行的尾舵控制。霹靂12的彈翼比霹靂11小很多,大致相當於美國AIM-120A的尺度。採用主動雷達導引頭,結合慣性和指令中繼修正或者單向彈載數據鏈進行複合制導。出口型閃電10標稱的最大射程有70-80公里,根據這個數字可以推算出霹靂12有效射程應該大於30公里。據航展上稱,閃電10主動雷達引導頭的有效作用距離在25-30千米左右,比AIM-120的略遠。
總體來看,霹靂12的性能與AIM-120的早期型號AIM-120A基本相當。
現代戰爭對戰鬥機提出了同時攻擊多個目標的戰術性能要求。目前大多數機載雷達天線都是平板縫隙天線,只能提供一個主瓣信號進行搜尋跟蹤和制導。如果發射了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雷達的主瓣就必須為飛彈制導提供持續性照射,這也大大限制了雷達進行其他工作的能力,比如搜尋和跟蹤新的目標。因此,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也在多目標接戰中無法方便使用。另外,半主動雷達空空飛彈在發射後就一直按照比例導引率或者修正後的比例導引率進行飛行。如果目標發現載機的飛彈發射,必定會採取戰術機動降低飛彈的命中機率。一般發現對方發射飛彈後,目標機也會相應的射出一枚飛彈對載機進行威脅,同時進行桶滾或者蛇形機動等飛彈規避戰術動作。飛彈的火箭發動機通常只工作數秒時間,剩下的射程都是飛彈靠慣性飛行,因此飛彈的能量格外的有限。
下面兩個戰術規避動作就是利用了這一點:桶滾和蛇形機動都是目標迫使飛彈消耗額外能量的過程。目標在進行桶滾或者蛇形機動的時候,半主動導引頭收到的目標回波自然會隨著目標的運動而運動,從而也操縱飛彈以一定的過載進行機動以保證滿足比例導引率或者修正後比例導引率的要求。這就等於額外增加了飛彈的飛行路程,額外消耗了飛彈的能量。很可能原本在射程內的目標飛彈甚至無法射到,或者就算是射到也沒有足夠的能量命中正在機動的目標。由此可見,半主動雷達空空飛彈在航路最佳化方面的能力十分不足。這是由於這個原因,動力射程能夠達到60公里左右的霹靂11空空飛彈在實際空戰中的有效射程也只有25公里左右,不可逃逸區則更近。麻雀,阿茲派德等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也有類似的情況。麻雀在宣傳中70公里的射程也包含水分,實際作戰中的發射距離也不會超過40公里,對戰鬥機等機動目標的有效射程估計也只有30公里左右。

主動雷達的優勢

霹靂12的出現讓我國空軍真正具備了超視距空戰和多目標打擊的硬實力。與半主動雷達導引頭只有雷達回波接收機不同,主動雷達導引頭同時安裝了彈載雷達發射機和接收機。相當於飛彈自己具備了獨立搜尋和鎖定目標的能力。當然,彈載雷達受發射機體積和功率,雷達天線尺寸等限制不可能達到機載火控雷達的探測範圍,不可能獨立發現目標並且完全自主飛行。但是與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不同的是,主動雷達制導飛彈並不需要載機的機載雷達進行持續性的照射引導,而僅僅需要載機的機載雷達每隔一段時間就刷新一次與目標交匯的預定坐標點數據。這個數據信息可以通過機載雷達旁瓣直接上鏈給飛彈也可以通過載機的數據鏈傳送至飛彈的彈載單向數據鏈。飛彈接受到預定交匯點坐標後,就將其對應至慣性制導系統的坐標系,飛彈就按照慣導系統的引導獨立朝向此坐標飛行。這就大大降低了目標機機動對飛彈能量特性的影響。
因為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的中段飛行不會像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那樣隨著目標機的機動而機動,而是有著更加科學的飛行彈道。一般空空飛彈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只工作數秒鐘,發動機熄火後飛彈靠慣性飛行命中目標。飛彈末端的存能對於飛彈能否命中機動目標有著很大影響。主動雷達制導飛彈因為在中段飛行時只需要朝著預定攔截點,並不需要時時刻刻按照比例導引率跟蹤目標,就有了更多的戰術空間去最佳化自己的彈道。比如在發射初段,火箭發動機推力較大的時候,並不讓飛彈平飛增速隨隨便便的把能量變成與空氣摩擦的氣動加熱,而是按照高拋彈道飛行。也就是說,飛彈不直衝著目標飛行,而是首先爬升。這樣就把火箭發動機寶貴的能量儲存成了重力勢能,等到了末端飛彈再俯衝加速追擊目標。這時即便火箭發動機已經熄火,飛彈的能量依然比較充足,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的先天缺陷。因此即便採用同樣的火箭發動機,主動雷達空空飛彈的有效射程都要大於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
另外,主動雷達空空飛彈也解放了載機。載機的機載火控雷達不用持續性的照射目標,就可以繼續接戰其他目標或者進行搜尋跟蹤等其他任務。機載雷達主瓣只需要在進行其他任務時,每隔一段時間對目標數據進行一次刷新,生成新的預定攔截點並由旁瓣或者數據鏈上鏈給飛彈就行。就算載機遭到攻擊被迫暫時放棄對目標的跟蹤,飛彈也不會因為失去雷達照射而脫鎖,而是按照上一次刷新的預定攔截點飛行。載機進行了戰術規避機動後,依然可以重新為飛彈提供更新的坐標點,此時載機制導的暫時中段並不會對飛彈的制導產生致命性影響,只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降低了飛彈的命中機率。等飛彈到達預定的攔截點後就完全獨立,脫離載機的引導,啟動自身雷達搜尋並且攻擊目標。這讓飛彈保持命中率的同時,大大提高了載機的戰場生存力。
主動雷達空空飛彈一般具有30-40公里左右的有效射程,而其本身的主動雷達導引頭的工作距離就有20公里左右。也就是說載機只需要負責飛彈有效射程三分之一左右的制導任務即可完全不用管理飛彈,這讓載機進行多目標接戰和攻擊成為可能。在機群作戰時,在較遠距離上載機只需要對多個目標保持跟蹤即可射出多枚飛彈進行分別攻擊。雖然一般的平板縫隙天線機載雷達只有一個主瓣,並不能同時照射多個目標,但是機載雷達的主瓣只需要按照一定速率掃過各個目標生成坐標即可。而且一旦飛彈進入末端自導階段,載機就完全不用管理飛彈的飛行,飛彈就會向各自瞄準的目標發動進攻。即便所有飛彈都命中敵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這樣的多目標群射能夠極大的大亂敵方的戰術編隊隊形和戰術意圖,為下一波飛彈攻擊成功奠定非常好的戰術基礎。
採取主動雷達制導的霹靂12空空飛彈就是這樣一型極具戰術優勢的空空飛彈。

霹靂12升級方向

同樣裝備了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AIM120的美軍在其剛剛裝備部隊就開始了對其的改進工作。我國在擁有了霹靂12這樣優秀的主動雷達空空飛彈基本型以後也必然也必須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改進,以提高霹靂12的作戰效能。
美國對AIM120的改進方向主要集中在空空飛彈兩個最需要提高的地方—動力和導引頭。我國也完全可以借鑑類似的思路對霹靂12進行改進。首先,可以為霹靂12換裝推力曲線更加最佳化的火箭發動機。傳統概念中的火箭發動機只能在點火後以一定的推力工作數秒鐘。新型的多推力發動機則擁有更最佳化的推力曲線,比如在發射初推力較大,將飛彈很快加速至巡航速度,中段則推力較小保證飛彈具有一定速度,末端突然增大推力讓飛彈在遭遇目標時擁有更充足的能量優勢。AIM120改裝過程中,採用了脈衝推力火箭發動機二次點火技術,讓飛彈的能量儘量少浪費多多的保存,從而在總的動力射程不變基礎上,大大增加了AIM120改進型對機動目標的有效射程。
霹靂12也可以換裝我國類似的多推力火箭發動機。我國早已經在C701等反艦飛彈上套用了雙室雙推力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相信也有類似的火箭發動機用於霹靂12的改進。在改進後,霹靂12的有效射程很可能達到40公里以上,不可逃逸區也擴大至25公里左右。如果在霹靂12其他結構不進行較大改動的基礎上,裝備固體衝壓發動機,則更可能改進出一個超遠程空空飛彈。
主動雷達空空飛彈能否命中目標決定於其自己的主動雷達導引頭能否有效的發現和鎖定目標。現代戰場通常都充斥著大量干擾。敵機在發現飛彈來襲後,肯定會在進行戰術規避的同時釋放大量有源無源干擾。因此主動雷達空空飛彈導引頭的抗干擾能力就格外的重要。AIM-120的重要改型C-7在改進的過程中就格外關注了飛彈的電子對抗能力。其綜合了新型處理器和新型軟體系統,並在雷達信號處理連結方面進行了改進,可具備更強的電子對抗作戰能力。這種新飛彈系統已經通過美軍的驗證測試,當時該型飛彈在實施反干擾措施的情況下,成功將目標擊落。
該型飛彈的第一次試射測試是於2003年8月19日在佛羅里達埃格林空軍基地測試靶場舉行,雷神公司將此次測試稱為是使用了現實電子攻擊技術;第二次試射是於2003年9月6日在白沙飛彈靶場舉行,雷神公司表示第二次試射是使用了複雜電子攻擊技術。這兩次試射都直接將目標擊落。同樣,霹靂12要想能夠在更加極端複雜的戰場環境中命中敵機,就也必須在抗干擾能力上下足工夫。霹靂12的改進可以採取與美國類似的方式進行系統升級,採用計算速度更快體積更小的新型處理器並且在模擬對抗中更有效的摸索敵方干擾的信號特點編制出更加具有抗干擾能力的軟體系統。

總結

建國以來,我國航空兵擁有的武器系統效能得以巨大的提升。這又是技術影響戰場的典型例證。一個國家必須擁有深厚電子、氣動、材料、結構、信號和工程領域基礎才能研製出更加先進的空空飛彈。在我國裝備霹靂12之時,世界上能研製主動雷達空空飛彈並且實裝部隊的國家寥寥可數。這是我國軍工產業的驕傲也是我國航空兵戰鬥力生成的轉折點。希望科學技術能夠在我國得到最高的尊重,從而讓祖國的銀鷹翼下能夠掛載更加令人膽寒的雷達霹靂,保衛著共和國的天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