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霧中漢水
兩岸的叢林成空中的草地;
堤上的牛車在天半運行;
向上游去的貨船
只從濃霧中傳來沉重的櫓聲,
看得見的
是千年來征服漢江的縴夫
赤裸著雙腿傾身向前
在冬天的寒水冷灘上喘息.....
艱難上升的早晨的紅日,
不忍心看這痛苦的跋涉,
用霧巾遮住顏臉,
向江上灑下斑斑紅淚。
創作背景
1957年末,當蔡其矯乘著一隻火輪沿漢水逆流而上,發現這條從北到南的大江“兩岸相當荒涼”的時候,他寫下了這首《霧中漢水》,描寫了不繁榮的漢江兩岸疑滯的風物。
文學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寫的是作者在船中所見。好似攝影中的全景,在蒼蒼茫茫的背景上,勾勒出宛在半空的牛車與茸茸草地似的莽莽叢林。枯水季節水淺岸高的特殊條件和霧中的環境使本來應當在視平線下的“兩岸叢林”化為“空中的草地”、“堤上的牛車”升在“天半運行”,視角的變異使得熟悉的景物產生一種陌生效應,便構成了這兩句詩的一種全新的審美境界和情致。這種審美境界和情致,不是詩人主觀創造的,而是詩人在生活中的獨到觀察和提煉。詩的第三行到第八行雖然也是作者的船上所見:在朦朧的霧氣中,沉重的搖櫓聲進入詩人聽覺,千年來與奔騰不息的江水抗爭的縴夫,仍然赤裸著雙腳,在嚴寒刺骨的冷水灘上一步一步地移動。但作者選擇這樣的細節,並賦予形象這樣的沉重感,顯然傾注著詩人強烈的主觀情緒。眼前景物的沉重形態,和當時作者對現實的沉重感受,二者疊合在一起,意與象交融,使這個形象超越了事象本身的描繪,包容著更廣闊的歷史內涵和社會內涵,具有一定的暗示性和象徵意味。最後四行,是對上述描繪的進一步抒發。由於詩人主觀情緒的進一步介人,使景物呈現出獨特的意象。以“艱難上升”來修飾霧中的日出,不僅準確,而且深刻,又並未脫離事物自身的特點;當霧中的陽光,幻化作斑斑紅淚,“不忍心看這痛苦的跋涉”,意象的奇特產生了強烈的震撼效果。其實“不忍心”的不是紅日,而是詩人。
作者選取的細節和傾注其中的主觀情結都賦予形象相當的沉重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當天真無邪而又不免浮誇的“頌歌”以強大的慣性力量向前運動時,這首歌顯得很不合時宜。但這正是詩人對現實生活的忠實。如實記錄前進中的困難,以期更加激發人們努力改造客觀世界,這才是最可貴之處。當然,在蔡其矯的內心裡,雖然也發生著時代喜悅歡樂的共鳴,但他又不能不在自己特定的心境中,獨自咀嚼著不能迴避也無法忘卻的生活故事,這在他心靈中留下的烙印是如此之深刻,以至於他情不自禁地回到它的過去—它的綿延千年,瀰漫於天地之間的苦澀里;並且這種苦澀,他感到,即使是“現在”,也仍然還深深地,甚至頗不鮮見地,潛藏在幸福的表象之下。蔡其矯這種心理活動圖式的獨特性,決定了他目光的深邃性和視野的特異性。這正是詩人獨特的藝術感覺的外部表征之一。他總是習慣於看到“背後”、“底里”和“含蘊”,總是天然地對那些易於觸發苦難記憶的東西——聲音、畫面或人生場面、自然景觀特別敏感;而他的詩筆又的確尤其擅長表現詩人自己心靈中這種顫抖式、悲吟式的搏動。蔡其矯的《霧中漢水》表現了生活另一面的真實,而對一個真正的詩人來說,忠實於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發現,就意味著忠實於自己的詩魂。
名家點評
福建省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會長劉登翰:主體向客體移入,並完全替代了客體,使這首詩從冷靜的客觀描繪、主觀情緒的滲透,而到主體的全部移入,從而達到了情緒的高潮。(《新詩鑑賞辭典》)
現代作家施新亞:《霧中漢水》這首詩展現了一幅真實的現實生活畫面,描繪了赤著雙腳、傾著身子、負著粗重的縴繩征服漢江的縴夫的勞動場面。(《中國新詩鑑賞大辭典》)
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帶頭人樊洛平:《霧中漢水》是一首深沉的優患之歌,一曲堅韌的生命之歌。50年代後期,當天真虔誠而又不免浮誇的須歌逐漸充斥詩壇的時候,蔡其矯卻為漢江兩岸的荒涼景象所觸動,他以詩人的真誠,透過漢江縴夫艱難跋涉的身影,反映了現實貧窮、艱辛、沉重的另一面,據示出人民生活和情感上的歷史負累,同時也蘊含了對漢江縴夫顧強生命力的謳歌,凸現出在險惡的自然與艱苦的人生中永不屈服的靈魄。(《1949-1988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評》)
後世影響
《霧中漢水》被選入人教版1990年高中語文課本第七冊。
作者簡介
蔡其矯(1918—2007),福建晉江人。1936年從印度尼西亞回國參加抗敵。1938 年到達延安,1940年至1942年在華北聯合大學文學系做教員。1941年開始發表詩作。1959年後,先後任福建作家協會副主席、名譽主席。現當代著名詩人,代表詩作有《川江號子》《思念》《祈求》等,出版的詩集有《回聲集》《濤聲集》《雙虹集》《福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