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淠源渠

霍山淠源渠

淠源渠灌區是霍山縣最大的有壩引水灌區,乾渠全長49.1公里,支渠23條計60公里,直放口85座,灌溉面積6.9萬畝,同時為城關及周邊鄉鎮近8萬居民和多家企業提供生活生產用水。地處大別山北坡、霍山縣東北部,總控制面積100km2,總人口8.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66萬人,耕地面積6.9萬畝。

簡介

淠源渠灌區是霍山縣最大的有壩引水灌區,乾渠全長49.1公里,支渠23條計60公里,直放口85座,灌溉面積6.9萬畝,同時為城關及周邊鄉鎮近8萬居民和多家企業提供生活生產用水。地處大別山北坡、霍山縣東北部,總控制面積100km2,總人口8.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66萬人,耕地面積6.9萬畝。

歷史背景

灌區內多年平均降雨量1. 391mm,但年際分布不均,多在5~9月份,計約885mm,且集中在較短的幾段 時空內,並因缺乏蓄水設施,可利用率極低。上游佛子嶺磨子潭水庫雖然水量充沛,但因山形地勢特殊,其水量都從低洼的山谷流入淠河,為下游地區所利用,本縣的工農業生產反而難以利用。所以,霍山縣人民政府幾經規劃和可行性論證,並發揮了艱苦奮鬥和自力更生 精神,從1959年起,利用縣財政投資和農民投勞的辦法,開始興建了引水工程,經過多年努力,骨幹工程已初具規模,其中包括渠首樞紐一座,乾渠1條,長49.1km,支渠 11條,總長20km,各類建築物158座,形成固定資產原值為4100萬元,目前,年引水量已達1.22億m3,其中農業灌溉用水0.25億m3,實灌田畝達3.4 7萬畝,工業和縣城生活用水0.04億m3,發電用水0.45億m3,其餘水量為 鄉鎮企業等部門所利用。由於水資源有了一定的保證,充分調動了各行各業的生產積極性, 促進了生產力的最佳化組合和提高,20多年來,使灌區國民經濟的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據統計資料顯示,工業生產從無到有,近期年產值已達8.1億元;農業畝均單產,已由灌 溉前的200多kg,提高到500kg左右,連同茶葉、蠶桑、蔬菜等農副產品在內,年 產值已達1.5億元;由於主幹渠穿過縣城和各鄉鎮的中心地帶,給各鄉鎮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年產值已達19.5億元;此外,還促進了交通和通訊等基礎設施的發展,已實現 了鄉鄉通公路,鄉鎮通話率達100%。淠源渠已成為霍山縣的“生命渠”。

創建

灌區工程始建於“大躍進”和經濟困難時期,由於資金不足,有時停工,有時復工,尚有四大項工程未能按設計完成.根據灌區規劃,灌溉面積為6.9萬畝,由於尚有四大項工程沒有做完,導致還剩3.42萬畝農田得不到灌溉;1.8萬畝農田用水不足,急待改善;工業和鄉鎮企業發展迅猛,亦感水資源供不應求。因此,搞好續建配套,完善工程體系,不僅是市場的需要,也是水利產 業自身走出谷底的必經途徑。根據工程續建計畫,約需投資1500萬元,才能基本完成 乾、支渠的續建配套。當續建配套工程完成以後,由於水資源充沛,將可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
淠源渠灌區水資源開發利用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應以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和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針,以水利產業政策為依據,以深化改革為靈魂,來構劃21世紀戰略目標,實現水資源開發的社會效益和自身價值。

社會效益和自身價值

(1)農業灌溉效益 一是根據鄰近灌區灌溉試驗資料,因灌溉因素,每畝可增產稻穀116kg,以新增灌溉面 積3.42萬畝計算,每年可增產稻穀398萬kg;二是改善灌溉面積1.8萬畝,由於 提高了灌溉保證率,農田可以做到排、灌自如,並易於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在原來的基礎上 ,每畝可增產10%,按1.萬畝計算,計增90萬kg;三是可使複種指數由1.4提 高到1.8,即在6.9萬畝的基礎上,等於新增播種面積2.74萬畝。據調查霍山縣境 內油菜和小麥一般畝產為90kg和200kg,現都按油菜折算,其中因工程措施因素, 畝均增產按9kg計算,共可增產油菜25萬kg以上。以上三項增產糧食按市價折算,合 計折款為650萬元。
(2)工業、生活和鄉鎮企業用水效益 目前霍山縣城關鎮每年工業和生活用水量為400萬m3。縣發展規劃顯示,在水資源有 了保證以後,年用水量將按10%遞增,到2010年,可達1140m3,工業年產 值可達23億元;鄉鎮企業用水量及其效益也將相應增加。
(3)發電用水效益 灌區現有小水電站一座,裝機容量為320萬kw,年發電量80萬kw·h;工程續建後 ,可對現有發電機組進行最佳化重組,年發電量可增加到160萬kw·h,年發電收入可達 50萬元,並為灌區提供電力服務。
(4)提高社會就業率 由於工程措施因素,改善了農業種植結構,增加了複種面積276萬畝,按每個勞力人均 種地5畝計算,可增加農村就業人口5520人;此外由於水資源豐富,工業、商業和鄉 鎮企業用水量及其效益逐年遞增,也必然拉動就業率的相應增加,這些社會效益是很難用貨幣計算作出估量的。
水費是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賴以維持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主要經濟來源。當前水價改革 被國家列為水利五大體系改革的重頭戲,也是最大的難點之一。因此,作為水費入不敷出的 淠源渠灌區來說,抓好水價改革,是實現水資源開發利用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水價改革

(1)水價改革的政策依據 全國人大通過頒布的《水利產業政策》第二十條規定:“新建水利工程的供水價格,要按照 滿足運行成本和費用、繳納稅金、歸還貸款和獲得合理利潤的原則制定。原有水利工程的供 水價格,要根據國家的水價政策和成本補償、合理收益的原則,區別不同用途,在三年內逐步調整到位,以後再根據供水成本變化情況適時調整。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物價主管部門會同 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和調整水價。”其中對“原有工程的供水成本和合理收益”的含義,應 如何理解?國務院(1985)94號檔案頒發的《水利工程水費核定、計收和管理辦法、 、水利部水財[1995]226號文《水利工程生產成本、費用核算辦法》和財政部(1 994)財農字第39號檔案頒發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財務會計制度》有明確界定:供水 成本的結構可歸納如下:①固定資產基本折舊費。指水利工程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 由於逐漸耗損而轉移到產品中的那部分以貨幣表現的價值,它是構成產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 分(農業用水中的民工投勞折資形成的固定資產不提折舊),這部分價值需在固定資產使用 期間逐年從銷售收入的水費中提取,用於逐步更新資產,或能在使用期末重置資產。②固定 資產大修理費。指工程在運行期損壞較大,歲修難以解決,必須通過大修才能恢 復其功能,其大修理所需要的費用稱為大修理費,是產品成本的組成部分。大修理費用開支 ,可以計入當期成本;但由於發生額較大,也可採用分期待攤或者預提的辦法處理。③運行 管理費。指水管單位為維持供水工程的管理再生產所支付的除折舊、大修理費 以外的生產費用,是供水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包括:直接工資、直接材料、其他 直接支出、製造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合理收益計算依據如下:①工業用水按供水工程投資的4~6%核定;②城鎮生活供水按供水工程投資略加盈餘核定,其標準可低於工業水費;③農業用水暫未規定加盈餘。
因此,淠源渠灌區目前原有工程(今後雖有續建工程,但其工程數量較小,因此,基本上仍 應統一按原有工程計算水價的模式來研究水價)的水價結構為:①農業水價=供水成本(水 價最低界限);②工業和城鎮生活水價=供水成本+盈餘(不含稅金)。
根據以上水價改革的理論和政策依據,如能依法合理測算和核定水費價格,並在續建工程完 成以後,進一步滿足農業灌溉、工業、城鎮生活和鄉鎮企業用水需求的情況下,預計水管單 位每年水費收入可達300萬元,可望做到“以水養水”,並有一定的合理盈餘,進一步用 於水資源開發。
(2)建立契約供水、貨費掛鈎的收費保障體系 對農業用水,管理局和協會之間、協會和用水農戶之間,都需要簽定《供水和計收水費契約 》。用水農戶需要水時,向協會提出要求,經協會同意後,由協會填制“水票”(水票由管 理局統一印發,內容包括:用水部門、計畫用水量、實供水量、水價、應計收水費總額、供 用雙方簽字等),向管理局(或通過局下設的二級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經管理局批准後 予以供水,雙方憑水票結算水費(不再通過第三者)。對不交水費的單位,不予供水,造成 的損失,由不交水費的一方負責。管理局對上交水費好的單位,要給予適當的獎勵。
對工業和城市生活供水,管理局也要和用水戶簽定契約,並安裝水錶,計量收費,按月結算 。
(3)規範水費管理和經濟核算制度淠源渠灌區的水費管理和核算,應統一按照財政部頒發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財務會計制度 》執行,並應結合本灌區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本單位具有可操作性的水費管理和經濟核算 制度,完善內部經濟責任制,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各項財務開支範圍和標準,杜絕一切不合 理的非水管單位的水費分成,做好各項水費收支計畫、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如實 反映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接受水利主管部門和財政機關的檢查監督,定期向上級主管 部門和財政部門提供財務報告與財務評價。
科技進步和管理水平,一直是水利產業面臨的兩大難題,我國的水利改革一直在尋求解決這兩大難題的內在動力。淠源渠灌區也不例外,一直被這兩個難題而困擾著,相信這一問題很快被解決.
目前,正要完成水利工程有:中荷項目淠河渠一期工程有3600米砼護坡工程;淠源渠二期U型渠安裝4000米;淠源渠三期工程1#、3#、7#、14#500米長隧洞擴寬、砼噴護工程;中荷淠源渠四期工程5kmΦ100U型渠安裝。
我們相信淠源渠明天會更好!!生命之渠永遠昌流不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