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源渠

工程始建於1959年10月,1960年4月停建,1970年10月又復工重建,實現了40公里乾渠通水。 1993年對淠源渠又進行了為期三個冬春的全面拓寬加固及部分完善配套工程。 1999年,又積極爭取荷蘭援助資金的機會,再次進行了為期四年的中荷淠源渠續建配套工程建設。

簡要介紹

霍山縣最大的骨幹引水工程。屬國有縣管中(二)型灌區,利用佛子嶺水庫發電尾水在東淠河築壩引水,灌溉霍山縣東北部的佛子嶺、衡山、與兒街、但家廟、下符橋5個鎮44個行政村206個村民組,8.2萬人。規劃灌區面積100平方公里,以農業灌溉為主,同時還為日產兩萬噸的縣第二自來水廠及日產2000噸的縣第三自來水廠提供飲用水源,為沿渠數萬民眾提供賴以生存的生活用水,淠源渠也是霍山重要的工業用水水源。霍山淠源渠被譽為“生命渠”、“幸福渠”“致富渠”。

工程發展歷程

工程始建於1959年10月,1960年4月停建,1970年10月又復工重建,實現了40公里乾渠通水。1978年特大幹旱,乾渠延伸9.1公里至晁大堰,達到現在49.1公里的規模。該渠沿線,經大小山崗18處,橫跨河流6條,山溝18道,8米以上切嶺9處,開鑿隧洞15處,乾渠全線建進水閘一座,節制閘2座,泄洪閘19座,輸水渡槽4座,倒虹吸3座,公路橋20座。人行橋112座,機耕橋25座,溢流堰2處。
1993年對淠源渠又進行了為期三個冬春的全面拓寬加固及部分完善配套工程。1999年,又積極爭取荷蘭援助資金的機會,再次進行了為期四年的中荷淠源渠續建配套工程建設。主要完成49.1公里乾渠渠堤加高培厚,泄漏渠段的防滲護坡處理和重要建築物的改建加固,並對灌區的23條支渠和重要的斗渠進行了續建配套工程建設。形成了目前的一條幹渠,23條支渠,85個直放口,14座提水站(裝機327千瓦),以及面上63條斗渠,216條農渠組成的灌區渠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