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伴隨著iPad等電子產品的風行,痴迷電子產品的小孩並不是少數,這些原本屬於成人世界的產品也迅速成為孩子們的玩具。而家長(微博)們對於iPad等電子產品“低齡化”的現象也各執一詞。
到底應該“疏”還是“堵”,專家建議,“細心選擇,謹慎使用”可以作為父母給孩子使用iPad等電子產品的原則,在順應時代發展的同時,又能關注到孩子的快樂學習和健康成長。
現象
iPad成了80後潮媽的“早教機”
一位家長將自己的iPad當成了兒子的早教機,在iPad里下了識字電子書、兒童歌曲100首等多種兒童啟蒙讀物。“瘋狂的小鳥”、“切西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有空便帶著兒子在iPad上戳戳劃劃。
3歲的千金朵朵是個“蘋果迷”。一到爸爸的辦公室,朵朵最愛做的事情便是在每個格子間裡都躥上一遍,小眼睛直溜溜盯著爸爸的每位同事的桌子,一邊念叨著“蘋果機,誰那裡有蘋果機?”在朵朵的概念里,便意味著“打殭屍”和一切好玩的遊戲。只要一有“蘋果機”,最愛的圖畫書都可以不看。但朵爸卻對閨女使用電子產品有點反感,在朵爸的授意下,同事們全都將蘋果手機藏了起來。找不到手機的朵朵只得乖乖坐在爸爸的座位上看起了圖畫書。
玩iPad玩成“小四眼”
小孩玩起憤怒的小鳥來,小手在iPad的螢幕上一點一划的。一旦抱著媽媽的iPad,便不願放手,原本的“粘人精”能安安靜靜地坐下來一聲不吭,家長也落得清閒。
但不久家長便發現,女兒逐漸開始眯著眼睛看東西。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孩子的視力急劇下降,醫生說玩iPad比長時間看電視還要傷眼。一時的縱容讓女兒成了“小四眼”。
南京某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學期末考到了“三好學生”,喜出望外的爸爸給孩子買了一台iPad作為獎勵。整個假期孩子除了吃飯睡覺,剩下的時間都抱著這個新鮮玩意兒,成了一個標準的“iPad控”。一個多月後,孩子開始念叨“眼睛疼”。媽媽趕緊帶兒子到醫院查眼睛。檢查結果非常意外,孩子原先1.0的視力,一下降到了0.5,不得不靠戴100多度的眼鏡來矯正視力。
不給玩iPad就罷寫作業
iPad偷走的不光是幼兒的心,國小二年級的男生豆豆是電子產品的瘋狂愛好者。每天放學回家,在做作業之前,非要玩半小時iPad上的“植物大戰殭屍”才願意做作業,否則就“罷工”。但一玩起來豆豆就沒了時間概念,一直要聽到爸爸媽媽下班扭動鑰匙開門的聲音,豆豆才依依不捨的收手,迅速將iPad藏起來。長期下去豆豆的作業變得越來越潦草。豆豆爸本身就是位高智商的電腦老師,果斷採取了“變通”的行動。豆豆爸首先來了一招“知己知彼”,將兒子痴迷電子產品的原因琢磨了個透。然後和兒子長談,父子倆最終“約法三章”:豆豆每天可以玩十分鐘“打殭屍”,但必須是在作業完成之後。不出半個月,豆豆就在爸爸的陪伴下將iPad里的“植物大戰殭屍”全部“通關”,而他的“電子產品痴迷”症狀也徹底“痊癒”。
調查
接觸率
據一家早教中心調查數據顯示,在50個接受調查的家庭中,90%的孩子是在父母的影響下開始接觸電子產品,其中手機、電腦是孩子最熟悉的電子產品;小孩接觸電子產品越來越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很多2歲不到的孩子就表現出對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的熱衷。
學習影響
而在南京本地針對國小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情況調查,發現近四成學生毫不諱言地承認電子產品影響了自己的學習。被調查的國小生表示,使用手機的確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特別是利用手機上網進行社互動動和玩遊戲。不少學生:電子產品最吸引自己的地方便在於可以聊QQ和玩遊戲。一邊走路一邊聽歌很酷。
諮詢使用率
只有不到15%的學生利用手機上網搜尋和瀏覽諮詢,和使用手機上網聊天及遊戲的國小生相比,這一數值只有不到四分之一。
消費對象
除了手機,iPad等平板電腦也越來越受到國小生們的歡迎,數碼專賣店裡,iPad等平板電腦展台每天都有大量免費試玩的消費者,其中70%以上都是國小生,他們不是手機、電腦的消費人群,卻是“三件套”中iPad的重點消費對象。
專家觀點
眼科主任建議抵制18歲以下接觸iPad
南醫大二附院眼科醫師表示:長時間盯住螢幕,會使得孩子的眼睛眨眼次數減少,眼部乾澀不適形成乾眼症。長時間地使用電子產品不僅僅是會對視力、視覺造成影響,更會對孩子骨骼、心理等方面造成更多的負面效應。建議18歲以下孩子不要接觸iPad之類的電子產品,18歲以上的孩子在玩的同時一定要限定時間,每次半小時,每天不超過1小時。同時,家長要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並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教育專家提醒要慎重使用
對於電子產品低齡化的問題,電子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小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只要能夠充分地、很好地運用電子產品,對推進教育事業的改革、教育思維的轉變以及素質教育的深化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具有很強的工具性。
它的使用決定於內容、目標,使用者的年齡、認知水平和自制能力,選擇非常重要。在使用iPad等電子產品的低齡兒童中,有的認知水平未必能夠達到理性地使用電子產品的程度。同時更多的是內容選擇方面的問題。
有的電子產品中的遊戲,對低齡孩子有比較大的衝擊和傷害,這是值得老師和父母們高度關注的問題。電子產品低齡化需要辯證看待。建議父母和孩子要細心地選擇,慎重地使用,這樣才能夠在順應時代發展的同時,又能關注到孩子的快樂學習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