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帆

電子帆

電子帆概念的全名為“太陽風頂層靜電快速傳輸系統電子帆”(Heliopause Electrostatic Rapid Transit System,HERTS),由一台緩慢旋轉的太空飛行器以及10根到20根帶電鋁線製成,不使用內置推進劑,而是使用太陽風作為推進動力。

基本信息

簡介

電子帆電子帆
2016年7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公布了一種新型推進系統“電子帆(E-Sail)”的細節,該系統能和太陽釋放出的粒子相互作用,產生推力,從而讓太空飛行器獲得前所未有的速度。相比“太陽帆”(太陽能板供電)提供動力的飛船,它將大幅縮短將太空飛行器送往星際空間的時間。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系統只需10年左右,就能將宇宙飛船送往太陽系邊緣——太陽風頂層,同樣的距離,“旅行者”號飛船花了35年。研究人員希望2020年左右對“電子帆”系統進行測試。

構造

“電子帆”由一台緩慢旋轉的太空飛行器以及10根到20根帶電鋁線製成。這些鋁線雖然直徑只有1毫米,但長度約有12.5英里。馬歇爾先進概念辦公室、“電子帆”項目首席研究員布魯斯·魏格曼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解釋稱:“‘電子帆’將利用一些質子推動飛船前進。太陽以400至750千米/秒的高速向太陽風釋放帶正電的質子和電子,這些帶正電荷的電線會與太陽風中帶正電的質子相互排斥,從而推動宇宙飛船前行。”

測試

研究人員正在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展開相關測試,測試將持續兩年多時間。這些測試將確定被電線排斥而偏離的質子數量,以及受電線吸引的電子數量。工程師們也將進行電漿測試,改進數據模型,用於“電子帆”的進一步研發工作。

魏格曼說:“我們正在嘗試證明這一技術,希望能在本世紀20年代初用其開展任務。我們也在研究其中的物理學原理,以釐清太陽風將產生多大推力。”

這一概念建立在芬蘭氣象研究所的派卡·鑒胡能博士的發明之上,但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概念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可能還需要至少10年時間才能付諸實際。

時效優勢

隨著航程的不斷推進,“電子帆”的有效面積將不斷增大:航程為1個天文單位(AU,地球與太陽間的平均距離,約為9300萬英里)時,其有效面積為232平方英里;但當航程達到5個天文單位時,有效面積將超過463英里。

有效面積的增大將使“電子帆”比其他推進系統擁有更遠的加速距離。例如,一般太陽帆飛船飛到小行星帶時(航程為5個天文單位),太陽質子的能量就會開始消散,導致加速停止。魏格曼解釋稱:“但太陽風中的質子不會出現消散,由於質子流源源不斷且有效面積持續增加,‘電子帆’能繼續加速飛行至16到20個天文單位,這也能產生更快的速度。”

2012年,NASA的“旅行者1”號歷經35年,跨越121個天文單位,成為第一艘穿越太陽風頂層進入星際空間的宇宙飛船。而藉助新方法,飛船隻需三分之一的時間就能完成同樣的旅程。魏格曼表示:“我們能開展與‘旅行者1’號飛船一樣的任務,但只需10年或12年。藉助這一系統,我們能在5到6年內到達冥王星,是目前‘黎明’號探測器所需時間的一半;兩年內到達木星,而宇宙學界的超級‘網紅’‘朱諾’號探測器歷經5年才投入木星的‘懷抱’。”

現實套用

研究人員表示,儘管最新研究是為了將宇宙飛船送入太陽風頂層而設計,但它也能用於太陽系內天體的探測。“隨著我們對這一概念系統的研究不斷深入,我們越來越發現,這一方法不僅靈活,而且適用範圍廣。設計師們可以根據旅程的遠近,是前往太陽系內行星、系外行星還是太陽風頂層來調諧電線的長度、電線的數量以及電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