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簡介
雷音寺位於古絲綢之路的重鎮-甘肅敦煌市南4公里處鳴沙山下,月牙泉邊,這是從長安往西域唯一一所叫“雷音寺”的寺院,它自古就是東西交通的樞紐,也是中西文化的交匯處和中轉站。從晉到宋代,是西域大德弘揚佛法駐錫雲遊之處,更是中原高僧從陸路西行求法的必經之地。竺法護、法顯、鳩摩羅什、玄奘等高僧大德都在這裡留下了永不磨滅的蹤跡。所以這個吉祥安寧的勝地,在唐代時就有“善國神鄉、佛國聖地”的美譽。寺院格局
雷音寺原名解脫庵,亦名觀音堂。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無瑕禪師創建,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重建。取“佛音說法,聲如雷震”的意思,改名雷音寺。峨眉山的寺廟多系明、清建築,既保留了宮廷、官府、宅第的某些建築特點,又融進了民宅的建築形式。這座小寺,居高崗,倚危崖,傍坡路,便打破寺廟建築的正規格局,巧構虛腳吊樓,建成一座精巧別致的民間小四合院式的廟宇,隱藏在鬱鬱蔥蔥的叢林之中。寺無山門,第一殿為彌勒殿,第二殿為大雄殿,加上兩邊廂房,構成一個天井。1991年,在大雄殿後新建了觀音殿,供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這尊觀音像為柏楊木雕,高4.8米,胸前雙手合十,其餘千手並伸,成法輪狀,莊嚴肅穆,別具風格。
寺院景觀
雷音寺-現是敦煌市境內規模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莫高窟珍藏的《唐敕河西都僧統洪辯告身碑》中已提及“古雷音”,所以初創年代應在唐代之前,晚唐至宋代沿鳴沙山北麓,西起月牙泉,東至莫高窟,三里一座廟,五里一座橋,塔寺林立,袈裟遍覆,統稱為“西天古雷音”。由於時光的沖刷,生態的變遷,只剩下一點遺蹟。雷音寺中這塊牌匾是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親自題寫,但是由於當時班禪年紀尚小,“寺”上面的“土”,寫成了“士”,寺院方面也並未作修改。並將其作為寺廟向遊客提供的一個看點。
雷音寺中的觀音殿里供奉著一尊鰲魚觀音像,據說鰲魚觀音像在全國僅有三尊,足見其珍貴程度。
寺院主持
道證法師,975年出生於甘肅省隴南市信仰佛教的家庭。1986年皈依三寶,1994年正月出家於敦煌雷音寺,禮上理下悟法師為剃度恩師。1995年9月——1997年7月在中國佛學院南京棲霞山分院讀書。1997年9月——2001年7月在北京中國佛學院本科班讀書。1997年10月到江西雲居山禮一誠長老為傳戒大和尚求授具足戒。2001年9月——2004年7月在中國佛學院研究生班攻讀佛學碩士。嗣法於西安草堂寺方丈宏林長老,為法幢正宗第五世傳人。2004年11月擔任敦煌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2005年5月擔任甘肅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2006年4月擔任敦煌雷音寺方丈。2007年8月擔任酒泉市佛教協會會長。2008年1月擔任甘肅省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