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里斯基,М.Ф.
正文

雷里斯基1943年加入共產黨。曾被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烏克蘭科學院院士、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1943年獲史達林獎金,1958年獲蘇聯國家獎金,1960年獲列寧獎金。
蘇聯 烏克蘭詩人。生於烏克蘭一個學者家庭。母親為農民。在農村度過童年。1907年開始發表作品,中學時期發表第一部詩集《在白色的海島上》(1910)。曾在基輔大學醫學系和歷史系學習。後長期在農村任教。主要作品有詩集《在秋星下面》(1918)、《林邊》(1918)、《藍色的遠方》(1922)、《穿過暴風雨和寒雪》(1925)、《第十三個春天》(1926)、《道路交叉之處》、《聲音和反響》(1929)、《重量的標記》(1932)、《基輔》(1935)、《夏天》(1936)、《收葡萄》(1940)、《為了祖國土地》(1942)、《關於祖國母親的話》(1942),長詩《渴望》(1943)。最後10年的作品,如詩集《玫瑰與葡萄》(1957)、《遼遠的天穹》(1959)、《鶴群》(1960)、《冬日紀事》(1964)等,代表了他的創作高峰,表現了作者的人道主義精神。此外,還寫有不少文學研究著作。
畢蘇斯基(1867~1935)波蘭革命者,政治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新生的波蘭國家領導者(1918-1922)和軍事獨裁者(1926-1935)。1867...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人物評價 人物爭議 兩個女兒奧里明斯基(Михаил Степанович Ольминский 1863—1933) 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報刊活動家。19世紀80年代參加革命活動,...
經歷畢蘇斯基(1867~1935)波蘭革命者,政治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新生的波蘭國家領導者(1918-1922)和軍事獨裁者(1926-1935)。1867...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人物評價 人物爭議 兩個女兒畢蘇斯基(1867~1935)波蘭革命者,政治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新生的波蘭國家領導者(1918-1922)和軍事獨裁者(1926-1935)。1867...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人物評價 人物爭議 兩個女兒薩爾瓦托雷·斯基拉奇(Salvatore Schillaci),1964年12月1日出生於義大利帕勒莫, 綽號“托托”(Totò), 義大利足球運動員,...
運動生涯 個人記錄 生涯數據 獲獎記錄馬里安·雷耶夫斯基(Marian Adam Rejewski,1905年8月26日—1980年2月13日),波蘭數學家和密碼學家,20世紀30年代領導波...
簡介 密碼分析學 卓越貢獻 二戰結束後 後人評價斯塔申斯基,只要輕輕扣動板機,一支帶有發射栓的玻璃針便會撞破玻璃針管,一團氣霧過處,所有生命便會停止呼吸,幾乎聲息全無。
簡介 初入諜門 性命遊戲 逃離虎口雷沙德·卡普欽斯基(Ryszard Kapuscinski,1932-2007),也譯瑞斯札德·卡普欽斯基或雷扎德·卡普欽斯基,波蘭記者、作家。 193...
人物經歷 主要作品 創作特點 人物評價 人物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