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背景
相傳天聖元年(1023年),秋末之夜,有巨星轟然墜落於寇準寓所前池塘中,封建迷信的雷民以為天降災難,遂紛紛燒香禮拜。翌日,寇準命人戽乾池塘水,獲得一塊烏黑髮亮的隕石,認為是北方玄武七宿之石,藉此向百姓講授科學原理,便建真武堂紀念。
歷史
真武堂建堂將近1000年,幾經歷史變遷。宋高宗建炎年間(1127-1130年),雷州知軍事以真武堂靠近鬧市不當為由,遷到位於雷城內鐘樓北面的城隍廟的天慶觀。遷後,連年士子不登,百姓怨聲載道。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雷州知軍事胡宗道才把真武堂遷回原址。由於年久失修,到了明朝代宗景泰年間(1450-1456年),堂廟傾圮。
建築特色
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舉人何起龍、生員陳瑾等集資重修,除大門仍留舊貌外,新蓋大堂,金飾神像。推官高維岳又造神龕香閣,使真武堂氣象輝煌。堂為三進,院落式布局。前為石坊,中為樓閣,後為大殿。明間為木結構廡殿頂,小巧玲瓏。大門兩側石柱聯曰:寇先賢,羅隕石,建起斯堂導民習武;蘇學士,訪名山,居鄰此廟懷國修文。這副對聯概括、記載了真武堂的來龍去脈,並歌頌了先賢寇準、蘇東坡昆仲。坊額正面刻有“南合武當”四字。“南合”為雷州之古稱,“南合武當”意即雷州之武當山。“南合武當”石額,系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庚子科舉人郡人何起龍書。
進入堂內,回首即可看到清代嶺南四大才子之一、雷州舉人陳喬森手書的匾額“太和一岳”。“太和一岳”意即道教的一座高山。
真武堂的觀音閣兩側掛有清康熙進士、福建巡撫、嶺南三大廉吏之一的陳璸撰聯:“聖神天縱,忠義天生,曰孔夫子、曰關夫子;郅治用文,戡亂用武,山東一人、山西一人”觀音閣里除了供奉十六隻手的觀音菩薩外,還有孔夫子、文昌帝君、關聖帝。三教合一,在全國各地名勝古蹟中可謂罕見,可謂奇特。
真武堂里堂內藏有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雷州府新築外城記》、清光緒六年(1880年)《大成社記》和《蓮芳社記》。還有清光緒七年(1881年)《府憲示碑》、光緒十一年(1885年)《重修真武堂碑》石碑等。
2008年,真武堂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