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零成本”慈善,即富人自己充當職業慈善家,其本人成為慈善事業經理人。“零成本”慈善並不是說管理成本要為零,甚至不是說要人為壓低管理成本,即“零成本”慈善並不等於“慈善活動低成本”,而是指公益慈善活動的行政管理經費,不再從慈善捐贈中提取,而是由公益慈善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自己承擔。
理論
西方有一句諺語:“慈善從自己家裡做起(Charitybeginsathome)”。一個人有了錢之後,最急迫的應當是首先幫助自己的家庭,然後延及親友、鄰居乃至老鄉,通過自己的財力能夠把身邊的貧困問題都解決,尚有餘力,才可以自然而然地過渡到針對陌生大眾、面向普遍貧困現象的職業慈善行為。
早期的職業慈善,絕大部分就是富人所辦,其管理當然也就是“零成本”,因為並不接受來自外界的捐贈,完全從自己口袋裡掏錢。
職業化慈善是在現代社會才開始普及的。慈善管理變成一種職業,管理者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群職業經理人。他們理所當然地從慈善捐款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行政管理費用,這是慈善活動發達程度最高的一種形式,可以看成是“產業化”的慈善。但這種最高級的慈善形式,對社會的要求也最高。
在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非富人辦慈善”或者“窮人辦慈善”的現象不值得提倡。人均收入較低,絕大多數人的財力達不到辦慈善的地步,根本不具備發展大規模職業化、產業化慈善的條件。在這樣一個社會中,應實事求是,從初級階段的慈善做起。
質疑
首先會導致公益基金運行經費不足,無法提高管理水平,長遠看得不償失,造成的損失可能比幾個百分點的行政管理費還多,反而傷害公益慈善事業。
其次“零成本”慈善會樹立一個太高的道德標桿,嚇跑那些本來有志於從事公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