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心態

零和心態

零和心態指的是“你死我活”,“非贏即輸”的心理。與我們現在常說的“雙贏、共贏、多贏”相對立。後者更符合現代社會,人們追求互惠互利,團結共榮的心態。

政治層面

習近平與歐巴馬中美應拋棄零和心態
在2009年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對話賀辭中指出,作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中美兩國在事關人類和平與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上肩負著重要責任,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廣闊的合作空間。對話將有利於推動兩國關係朝積極合作全面的方向發展,對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也具有重要意義。

上述講話,其核心其實就是:中美關係是互利共贏,而非零和。正是在“求共贏、棄零和”的默契下,中美官員坦誠對話,平等協商,達成了一系列的積極成果。僅以經濟對話為例,中文版的成果描述就有約5000來字。

輿論層面

零和心態零和心態
幾乎每一起重大公共事件發生後,我們都能看到網路輿論的撕裂。以其撕裂的範圍和程度而言,我們簡直無時無刻不處於規模龐大的內耗之中。這裡有信任危機的問題,也有網路特徵的問題—網路言論務必一鳴驚人,語不驚人死不休。這裡還有不同利益群體的問題—事件相關者、水軍等等,他們為利益驅動而加入社交媒體的討論,抱著非黑即白、非我即敵、非勝即敗的二分法心態。他們的加入,使得在網上平和地表達意見,並在某種程度上形成共識更不可能了。

除此之外的問題—你、我、他,我們並非某公共事件的直接利益攸關方,我們本性純良,我們只想表達自己的觀點,並心平氣和地與人溝通、交流,但為什麼我們也很容易就受到“零和心態”的支配,搞得跟別人勢不兩立了。

一個人發了言,另一個人說不對,前一個人就被激怒了,撂出狠話來;後一個人被激怒了,撂出更狠的話來……與面對面的討論不同,在社交媒體上,因為彼此素昧平生,無須顧忌面子,說起話來更加無所忌憚,有的甚至專以傷害對方為樂、為榮、為自己強力的證明。於是乎,每個人都被猿的本性支配著,一心擊敗對手,甚至抱著同歸於盡的戰法,實則是互擲臭雞蛋,結果每個人都弄得髒臭狼狽,體面全無,輿論場上也是一地雞毛,而每個人又都認為對方才應對此局面負全責。

從這些爭執中,看到的是恐懼—對於你在這個世上不能獲得理解、肯定、認可和賞識的恐懼(而這正是人類最重要的精神需求),所以你要急於打斷別人的話,不惜一切地奪得發言權。越是沒有安全感,越會個性多疑,處處設防;越要堅持己見,一意孤行。所以你會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去過濾每件事,依自己的人生經驗去解釋別人的作為。而別人的心態跟你一樣,於是每個人都在自說自話,發出一連串的獨白,卻都不屑於真正理解對方心裡是怎么想的。

這種周而復始地發生的觀點混戰,其實很沒意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