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與上饒信州區市區僅一橋(長塘大橋)之隔,森林覆蓋率84.6%,登高遠眺,浩瀚的林海綠浪滾滾,疊翠的上巒競秀,使人心曠神怡;進入茂密幽深的森林,到處古木崢嶸,蒼藤蒙絡,濃蔭蔽日,鳥叫蟬鳴,是游山、登高、健身、尋幽探秘的絕佳去處。雲碧峰主峰海拔252米,公園以森林生態環境為主體,集水體景觀、生物景觀、人文景觀、天象景觀於一體,是以生態遊憩為特色,突出自我參與,融休閒度假、娛樂健身、生態保護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多功能綜合性森林公園。
植物觀賞區

竹園建於東山林家西南緩坡地,占地6.5公頃。擬伐除過密的林木,增加觀賞竹類種和品種,如紫竹、桂竹、羅漢竹、鳳凰竹、黃金間碧玉竹、斑竹、碧玉嵌黃金竹、花毛竹、金鑲玉竹、佛肚竹,並補植春花(梅、桃、紫玉蘭),秋實(紫金牛)及紅葉(紅葉李、槭、漆樹科)及彩葉樹(灑金桃葉珊瑚、變葉木),與竹相映。
茶花園建於樟樹塢西北的山麓,占地11.4公頃。保留原有油茶,增加觀賞價值高的山茶科植物,如浙江紅、花油茶、廣寧紅花油茶、山茶和茶梅品種。
杜鵑園建於雲碧閣東南海拔150-200m的山麓,占地面積11.2公頃。引進杜鵑科植物,如鹿角杜鵑、黃山杜鵑、馬銀花和井岡白花杜鵑等。
桂花園建於下水尾以南海拔100-150m的坡地,占地7.6公頃。保留殼斗科植物,引進“四季桂”“金桂”“銀桂”“丹桂”等桂花品種,植種秋色葉樹種和梔子、迎春、木槿、月季等花灌木。
木蘭園建於劉家塢北的坡地,占地7.3公頃。引種木蘭科植物,如木蘭、玉蘭、白蘭花、厚朴、廣玉蘭、木蓮、含笑、深山含笑、鵝掌楸、八角、莽草等,並配置山茶、杜鵑和槭樹等花木。
藥用植物園建於東山林家西北坡地,占地7.2公頃。引種梔子、澤瀉、枳實、薄荷、半夏、野菊、桔梗、黃連、土茯苓等百餘種藥用植物。
岩石植物園建於採石場以東的山地,占地7.6公頃。模擬自然山野風光,對於裸露地面的岩石進行裝飾,或依照自然山石的位置,地面上堆置石塊,在石塊中間種植岩生植物。岩生植物選用菊科、石竹科、鳶尾科、金絲桃竹、景天科、薔薇科和十字花科中低矮、葉叢或花朵美麗的灌木和草花。
人文景觀

上饒還是道教文化的重要所在地。博山寺、南岩寺、葛仙觀等等。其中三清山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發源地;葛仙山既是江南千年道教聖地,又是風光旅遊佳境。被道教尊稱為“太極左仙翁”的道教靈寶派創始人葛玄,晚年於此“收功丹鼎”“治病濟民”。佛教文化也是源遠流長,博山能仁寺自韶禪師肇基以來,便成為江南名剎之一,是“天下第二叢林”,歷代佛教界巨璧匯聚於此;上饒始建於宋朝紹興年間的東嶽古廟,歷經幾代修繕,現在仍是香火不斷,遊客不絕;還有龜峰寺、真如寺、雙岩寺、靈鶩寺等等。
公園內的人問景觀主要為東嶽廟。東嶽廟處於雲碧峰北坡的山谷之中,景色幽靜。始建於宋紹興年間,後經明、清幾代修葺擴建,一度成為規模壯觀得古代建築群。除主體建築正殿外,右有瞿陽祠,左右聖母殿,後右文昌閣,總面積計600 多平方米。正殿為前後進,雙天井,硬山屋頂,台梁式磚木結構,進深20 . 8 米。正殿門前設三重台階,揮埃大幅九龍壁。今正殿宇保存完好,偏殿損壞嚴重。現有廟宇建築約3000平方米,融儒、釋、道為一體,香火很旺,是上饒市重要的民俗宗教活動中心。現在一些寺廟建築正在改擴建之中。1983年,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山體地貌

森林公園園內平緩海拔最高252 米,最低63 米,相差僅有189 米,相對平緩。由於地形多為小丘陵地,各個山峰高差較小,基本都可以觀賞和遊憩。有一條寬約2 米的毛石登山步道從山腳蜿蜒而上,在疏疏密密的林間或隱或現,直通峰頂。
雲碧閣就坐落在雲壁峰頂,站在閣樓上登高遠眺,整個園區一覽無餘。雲碧峰西北向,清澈見底的信江隔岸相望,周邊被茂密植被覆蓋的山巒處處顯示著它生機盎然的繁榮。雲碧峰東南向還有部分農田、村舍。是一幅標準的江南水鄉風光,使人不禁想起了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景致。
在公園的林科所入口處,有一處好漢坡。坡長50 米,寬2 米,但坡度達到了近45 度,從底下向上望,前一登山者幾乎是踩著後一登山者的頭頂,非常驚險。
公園內有防空洞有2個,現可作景點開發:一是東嶽廟防空洞,海拔147 米,寬3 . 5 米,高3 . 5 米,長350 米;二是石橋塢防空洞,海拔120 米,寬3 . 5 米,高4 米,長巧O 米。夏天即使洞外艷陽高照,洞內始終涼爽宜人,而且洞身蜿蜒曲折,非常適合探險類遊戲活動的開展。
生物景觀

公園落葉闊葉林,系由暖溫帶落葉樹種組成,主要有杉木林、木荷林、雜木林、經濟林等景觀林類型,主要分布山體中下部及溝谷坡麓。闊葉林的季相變化明顯,春季群花怒放,夏季綠樹濃蔭,秋季層林盡染,冬季山舞銀蛇。與常綠景觀林互動分布,使森林景觀更加斑斕。杉木林是公園的主體森林景觀類型之一。多分布於公園山體的中.
通過引種、馴化,集中展示了江西傳統中藥和民族民間藥總計數十種,主要有金銀花、當歸、石蒜、麥冬、黨參、黃連、構祀、山碴、黃桅子、杜仲、厚朴、薄荷和羊蹄甲等。藥用植物園的主要功能是開展科學研究,進行科學普及,林藥高產栽擠示範和觀光旅遊。園內按照植物的生態習性巧妙配植,通過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的高低錯落,創造“開、閉、聚、暢”的環境空間。在彎曲的石階小路四周,遍植著美麗的藥用花灌木,低處旬甸的各種草藥和地被植物,形成了明暗不同、收放自如的園林小空間,巧妙地實現了步移景異的景觀效果。
園內野生動物資源也較豐富,並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6 種。鳥類有貓頭鷹、雛、山雀等;獸類有野兔、野豬等;爬行類有眼鏡蛇、銀環蛇等;昆蟲類有蝶、蛾、蝗蟲等。銀環蛇、眼鏡蛇、貓頭鷹等野生動物均為國家保護動物。由於公園地處城市邊緣,體型動物種類相對較少,多數時候能夠觀賞的主要為鳥類和魚類。公園共有鳥類25 科49 種,鳥類不僅豐富了森林的“聲景”、“動景”景觀效果,同時也是森林害蟲的天敵,是森林景觀的有力護衛者。
水域風光

森林公園範圍大致為一個三角形,信江位於森林公園西北邊,同時也是森林公園的西北邊界。信江北岸就是喧囂的都市,而南岸則是濃郁的森林。強烈的對比,更激發了人們回歸自然的心情。信江緊緊依託雲碧峰主山,依山傍水、繞城而過,景觀資源較好。從雲碧峰峰頂望去,信江猶如一條玉帶從山腳輕盈飄過,傍晚時分,晚霞映襯下,江面一片火紅,景色美不勝收。江岸南畔為大面積河漫灘,長約1000 米,地勢開闊平坦,是開發濱江景觀帶,發展娛樂休閒的理想地段。主要通過營造“水”的空間意境,挖掘水文化內涵,體現靈活應變、玲瓏剔透的氛圍。
園區內還有多個零星的壩塘、水庫,規模較小,但數量眾多。大多分布於公園東部和南部,村莊周邊,水面面積10 - 100 畝不等,主要為農家養魚、灌溉之用。這些壩塘、水庫象珍珠一樣,點綴在游道和林間,這些都可開發成為供消閒和游賞的“小品”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