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雲浮市國恩寺](/img/2/a9b/wZwpmLyQTN4UDM0cTO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k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一千三百多年前惠能大師憑作佛謁:“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秘得五祖弘忍三更授法及真傳衣缽,成為佛教禪宗第六代宗師,並創立了中閣特色的佛教學派(頓教),其佛學思想影響遠及日本和東商亞各地,並留下《法學壇經》巨著。
景點特色
是六祖惠能的舊居和圓寂之所。是惠能為報父母養育之恩,於唐玄宗弘道元年(683年)建,名“報恩寺”。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下詔賜名為“國恩寺”(今門額上書“敕賜國恩寺”)。此寺至今已有1308年的歷史了。
該寺由半山亭、山門牌坊、金剛殿、大雄空殿、六祖殿、方丈室、兩旁迴廊有諸天佛殿、禪房、觀音堂、六祖紀念堂、五百羅漢堂、報恩塔等建築物組成,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寺側有六祖父母墳、龍山碑林、卓錫泉、浴身池、六祖手植千年荔枝樹,以及五祖親傳的袈裟衣缽,武則天手書的敕賜“國恩寺"題匾等文物古蹟。
![雲浮市國恩寺](/img/b/bac/wZwpmLwUjM3MDOyETO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xk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國恩寺背枕龍山,故又名“龍山寺”。一塊“敕賜國恩寺”金光閃閃的大牌高懸在寺門之上。國恩寺的山門西向。寺正門廣場前,一條10米長的巨龍橫亘騰躍,氣勢逼人,一對巨龍奪寶的立體雕飾,則雄踞於近百米長的寺前高牆之上,氣勢恢宏。經歷朝修建,院宇精嚴,布局壯觀,建築面積廣達9200多平方米。 國恩寺主體為斗坎式三層次橫列長方形巨石砌成的平台構築,依著山勢,次第增高。內分三進,即金剛殿、大雄寶殿、六祖殿。兩廊還有達摩、地藏王、目蓮、文殊、普賢等諸夭佛殿和禪房,寺側有觀音堂、報恩培等建築物。
六祖殿供奉惠能金身袈裟坐像,與韶關南華寺、廣州六榕寺的六祖像造型相同,乃由其弟子塑像家方辯所造,故形態逼真,如肉身菩薩。殿內原存有惠能的衣缽用具及武則天、唐中宗賜給他的金鋇、宮燈等物。此外,各殿尚有佛像40餘尊,形態各異,撞藝精湛。
社會效應
國恩寺名聞中外,與海內外有久遠香緣。國內外常有參拜團來此頂禮,又以日本佛教訪華團為最。1982年2月,“日本六祖足跡參拜訪中團”謁國恩寺,就舉行過隆重的參拜儀式,並賦詩留念。1990年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來國恩寺朝拜、遊覽的就有10多萬人。1989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把國恩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