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何智亞先生1947年7月出生於四川內江,1966年高中畢業於重慶市育才中學。1969年3月到四川資陽縣農村插隊落戶,l972年3月進入重慶鋼鐵公司第四鋼鐵廠。1978年考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畢業後回廠工作。1986年調重慶市市中區從事城市建設管理工作至今,曾主持過重慶朝天門廣場等大型工程建設。現為重慶市城市規劃協會副理事長、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兼職教授、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目錄
主城·渝南
一、北碚偏岩鎮
二、北碚北泉鎮金剛碑
三、沙坪壩磁器口老街
四、巴南豐盛鎮
五、九龍坡走馬鎮
六、綦江東溪鎮
渝西
七、江津塘河鎮
八、江津白沙鎮
九、江津中山鎮
十、江津石蟆鎮
十一、永川松既鎮
十二、合川淶灘鎮
十三、潼南雙江鎮
十四、榮昌路孔鎮
十五、銅梁安居鎮
十六、大足鐵山鎮
渝東·渝東南
十七、涪陵大順場
十八、涪陵藺市鎮
十九、豐都高家鎮
二十、石柱西沱鎮
二一、彭水郁山鎮
二二、酉陽龔灘鎮
二三、酉陽龍潭鎮
二四、酉陽後溪鎮
二五、酉陽清泉鄉
二六、秀山石堤鎮
二七、秀山洪安鎮
二八、秀山梅江鎮
渝東北
二九、忠縣洋渡鎮
三十、雲陽雲安鎮
三一、奉節竹園鎮
三二、奉節興隆鎮
三三、巫溪寧廠鎮
三四、巫山大昌鎮
三五、巫山廟宇鎮
後記
編輯推薦
本書以攝影畫冊展現了重慶大地上尚還保留著部分傳統建築形態的35個古鎮風貌,用膠片和文字對這些可能會消失的建築和街區多留下一些凝固的記憶。展現了巴渝場鎮濃郁的地域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底蘊,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很多場鎮已在2003年因三峽庫區水位提升而被淹沒,因此,本書亦具有寶貴的歷史資料價值。
文摘
書摘
偏岩鎮位於重慶北碚區境內,座落在華鎣山脈西南面的兩支余脈之間,
距重慶城區80餘公里。
偏岩鎮於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建場為鎮,屬江北廳禮里六甲。因
鎮北處有一高約30米的岩壁傾斜高聳,懸空陡峭,故名偏岩鎮。偏岩曾是重
慶往華鎣故道方向的一座工商古鎮,過去做生意翻華鎣山去川北,或到華鎣
山燒香拜佛都要到這裡住宿,曾有“到靜觀吃午飯,到偏岩歇棧房”的說法
。昔日這裡人流熙攘,商號雲集,車水馬龍,十分熱鬧。
偏岩古鎮依山傍水而建,古鎮外側幾百米長的石坎下有一條小河叫黑水
灘河,河水來自華鎣山,經勝天湖流經偏岩。小河清澈見底,漲水時,河面
很寬,枯水時,河灘的大片卵石凸現,淺淺的河灘上只剩下小股涓涓細流。
河邊的幾十棵黃桷樹多有上百年的樹齡,盤根錯節,枝葉繁茂,形成巨大的
“樹傘”,掩映著臨水而建的民居。臨水房屋多有窄窄的石梯通向河邊,三
五成群的村姑衣著艷麗,在清清的河邊或汲水,或淘萊,或洗衣,笑語歡聲
,不時在水面蕩漾。
從勝天湖方向進入古鎮場口,有一條半邊街,幾家么店子,十幾棵黃桷
樹。么店子屋面斜向伸延河邊,形成遮風避雨的過街廊。路途勞累,到此小
坐,喝上一杯涼茶,感受撲面清風,閒望江邊景致,實在是舒適愜意之極。
古鎮老街長約有400米,街面寬丈余,中間微微起拱,皆用青條石砌成
。老街兩旁民居鱗次櫛比,多為穿斗木結構或以夾壁粉糊為牆,底樓開店堂
,樓上作起居,靠水一側多有挑台,可憑欄眺望水邊景色。至今,每到趕場
日,方圓十幾里的農民到這裡趕場,偏岩老街人流熙攘,老街上的茶館、食
店也坐無虛席。
偏岩古鎮處在山、水、樹的簇擁之中,山的陽剛、水的陰柔、樹的滄桑
皆渾然一體,相映成景。到此寫生、攝影、採風的畫家、攝影家、建築和藝
術院校師生、民俗文化研究者多年來一直絡繹不絕。隨著近幾年鄉土旅遊的
興起,應進一步作好這裡的規劃、保護和整治,充分展現其獨特的自然風光
和人文景觀,使之成為一處更有吸引力的休閒旅遊勝地。
P14
媒體推薦
書評
該冊是作者何智亞繼《重慶老巷子》之後推出的又一力作,較為全面地展現了目前慶境內還保留完整的35個傳統古鎮和老街風貌,有較高的文獻價值。在這本畫冊中,何智亞敏銳地捕捉在城市建設程中身邊即將消亡的這一切,在兩年內走遍了重慶境內的60多個鄉鎮,拍攝了2000多幅照片。穿斗房、吊腳樓、半邊街、石板路、戲台子……無不讓人們感念古鎮文化的博大深深陶醉在一種返璞歸真的意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