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3出複葉,互生;葉柄長2.5~3厘米,被毛;中間葉菱狀卵形,長21~24毫米,寬約13毫米,端尖,基部闊楔形,全緣,小葉柄長約4毫米;兩側小葉闊卵形,不對稱,小葉柄長約1.5毫米;托葉披針形,先端尖,基部近心形,被毛。花2~3朵組戊總狀花序,腋生,總梗長約10厘米;苞片小,線形;花冠蝶形,紫紅色。莢果線狀圓柱形,長約6厘米;種子10事枚,矩狀橢圓形,黑色。 自生山坡、路旁、草叢中。分布雲南。
多年生纏繞草本。主根圓柱形或圓錐形,外皮橙黃色。莖有棕色粗毛,成熟後幾無毛。小葉3,卵形或菱狀卵形,長4—8厘米,寬2.5—4.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兩面有淡黃白色貼生柔毛;小葉柄極短,有棕褐色粗毛;花2—4朵著生於總花梗上端,花梗短,有棕褐色粗毛;花萼鐘形,萼齒與萼管幾等長;花冠淡紅紫色,長約2厘米。莢果圓柱形,長9一11厘米,徑約5毫米,頂端有喙,有棕褐色粗毛;種子橢圓形,黑色,有光澤。花果期8—10月。
形態特徵
多年生攀援或蔓生草本。根紡錘形,木質;莖被開展的棕色剛毛,老時漸變為無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基著,長3-5毫米,基部心形或耳狀,被緣毛;小葉膜質,形狀變化較大,卵形至披針形,長4-9(-15)厘米,寬2-2.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通常全緣,少數微具3裂片,兩面被棕色或灰色柔毛;葉柄長1-11厘米;葉軸長0.4-3厘米;小葉柄長2-4毫米。花序腋生,有2-4朵生於花序軸頂部的花,使花序近傘形;總花梗長5-20厘米;小苞片鑽狀,長約3毫米,早落;花萼被棕色或白色剛毛,稀變無毛,萼管長5-7毫米,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5毫米,上方的2枚基部合生;旗瓣黃色、粉紅或紫色,有時在基部內面具黃色或紫紅斑點,長2-3.5厘米,寬2-4厘米,頂端凹缺,無毛,翼瓣紫色,基部稍淡,龍骨瓣白色或淡紫,鐮狀,喙部呈180°彎曲,左側具明顯的袋狀附屬物。莢果直立,線狀圓柱形,長4-14厘米,寬2.5-4毫米,被剛毛;種子10-18顆,淺黃至黑色,無斑點或棕色至深紅而有黑色之濺點,長圓形或長圓狀腎形,長2-4.5毫米。花期7-9月。
生長環境
江蘇南部野生,生於山坡、林緣相山麓草叢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陝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浙江、江西等省。
主要價值
民間以根假充人參用的。
本種的根或全株作草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咽喉的功效。因本種的根常非木質,在江蘇、浙江地區偶有將其根蒸熟後充作人參,但並無人參的功效,應注意鑑別。
藥理作用
【性味歸經】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咽喉。用於風火牙痛,咽喉腫痛,腮腺炎,瘡癤,小兒麻疹餘毒不盡,胃痛,腹脹,便秘,跌打腫痛,骨折。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鮮根適量,搗爛敷患處。
【備註】(1)本品之變種雲南野豇豆Vigna vexillata (L.) Benth. var. yunnanensis Franch.又稱山馬豆、山豆根、野湯豆、野蘿蔔、細活血。亦以根入藥,效用類似。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來源】豆科豇豆屬植物野豇豆Vigna vexillata (L.)Benth.,以根入藥。秋季采,洗淨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