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2年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以岩溶湖群濕地及景 觀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20732.0公頃。
2008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對普者黑省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和功能進行了調整:將普者黑盆地的東緣和八道哨水庫以南、以東面積為9679公頃的區域,以及擺龍湖西面丫堵新寨、老寨附近面積為307公頃的區域,調出保護區面積,調出總面積為9986公頃,調出後保護區總面積10746公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雲南丘北普者黑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的中 部,地處東經103°56′55″~104°08′18″,北緯24°06′15″~24°11′42″之間,面積為10746hm,占全縣國土面積的2.15%。涉及丘北縣的雙龍營鎮、曰者鎮、官寨鄉和八道哨鄉四個鄉鎮。 雲南普者黑省級自然保護區其中核心區面積2158公頃,緩衝區面積4403公頃,實驗區面積4185公頃。
氣候
雲南普者黑省級自然保護區屬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6.4℃,平均降雨量1206.8毫米,平均日照2056.2小時。
地形
雲南普者黑省級自然保護區地形屬於岩溶盆地地形。盆地內地形平坦,海拔1446~1462米,地表岩溶形態主要是峰叢窪地,峰林窪地和岩溶湖群等;盆地邊緣主要為石牙坡地,峰叢窪地等岩溶地貌,海拔高度1500-1700米。
保護目標
動物資源
據初步統計,截止到2013年保護區內有哺乳類有5目9科14屬15種;兩棲類有1目4科6屬8種;爬行類有2目5科10屬11種;鳥類有16目34科145種;魚類有4目10科17屬17種;甲殼動物2科2屬2種,軟體動物2科2屬3種。
在145種鳥類中,屬於國家I級重點保護鳥類1種,即東方白鸛;屬於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有11種,即黑翅鳶、[黑]鳶、雀鷹、松雀鷹、普通鵟、紅隼、白鷳、原雞、白腹錦雞、褐翅鴉鵑、領角鴞。
植物資源
據考察資料,雖然普者黑自然保護區內野外現存的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數量非常少,區內部分保護物種為人工栽培,保護價值不大,但野生植物種類仍然比較豐富,並且植物區系反映出滇中高原和滇東南岩溶土地植物種類的交錯分布,其中槭樹科植物甚多,如都安槭、灰葉槭等,均反映出該地區的植物區系與廣西的石灰岩山植物區系有著密切的聯繫,它們都是滇黔桂古特有中心的重要組成成份之一。據統計,保護區境內約有高等植物(包括栽培植物)119科348屬507種,屬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3種,即菱科的野菱 、水鱉科的海菜花、水龍骨科的扇蕨。有雲南新分布種5種,即灰葉槭 、亮葉槭、都安槭、金沙槭、紫果槭;有人工栽培植物4種:即銀杏科的銀杏和蘇鐵科的蘇鐵、藍果樹科的喜樹和樟科的樟樹。
旅遊景觀
自然景觀
保護區為岩溶湖泊景觀,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多期次的強烈地殼活動、濕熱多雨的古氣候條件,造就了具有典型意義的高原熱帶岩溶湖泊景觀。區內分布有大小湖泊16個,有形態各異的峰林、峰叢和孤峰300多座,有大溶洞80餘個。分布錯落有致,形態各異,多姿多彩,奇秀迷人。以岩溶湖群、洞群、峰群為主體,形成了“山山有奇洞,洞洞流清泉”和“山中有水肚中空,洞水相連水下峰”的人間“仙境”。造就了普者黑湖中有峰,峰中有洞、洞中有水、水中有荷,山連山,水繞水,山水相連,湖光山色混為一體的景觀資源組合優勢,具有“春覽萬畝油菜花,夏觀湖中萬畝荷,秋賞果實滿枝頭,冬看生態博覽園”的自然景觀格局。
人文景觀
保護區及其周邊區居住著壯族、彝族、苗族、白族等少數民族,多元化的少數民族文化,為保護區增添了靈氣。如彝族的“火把節”、苗族“花山節”、壯族“祭龍節”等。
此外,普者黑還有古岩畫、梁王堆、僰人罐群、多寶座和尚塔等人文遺蹟,已被納入普者黑旅遊文化建設,是普者黑人文景觀的重要組成。
生態價值
丘北縣普者黑喀斯特濕地生態系統屬於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內生物多樣性豐富,在中國西南部滇黔桂喀斯特地貌中極具代表性,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和特殊的喀斯特湖泊濕地生態系統。
建立雲南普者黑省級自然保護區有以下四方面的意義:(1)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維護自然生態的動態平衡;在科學的管理下,保持本來的自然面貌,一方面維持有益於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生態平衡,另一方面創造最佳人工群落模式和進行區域開發的自然參照系統;(2)保持物種的多樣性,既保存動物、植物、微生物物種及其群體的天然基因庫,又保護著珍稀物種和瀕危物種,使其免遭滅絕;(3)維持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的永續發展和持續利用,保護種質資源的提供基地和經濟建設的物質基礎;(4)保護特殊有價值的自然人文地理環境,為考證歷史、評估現狀、預測未來提供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