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丘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

雲南丘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

雲南丘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位於丘北縣城以北3 km處(24°3′53″— 24°7′36″N,104°8′ 25″—104°9′03″E),與普者黑國家級風景名區(103°56′53″—104°9′54″E,24°5′58″—24°11′53″N)、普者黑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104°3′24″—104°8′18″E, 24°6′18″—24°11′40″N)相鄰且水道相通,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規劃單元。

地理位置

雲南丘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位於丘北縣城以北3 km處(24°3′53″— 24°7′36″N,104°8′ 25″—104°9′03″E),與普者黑國家級風景名區(103°56′53″—104°9′54″E,24°5′58″—24°11′53″N)、普者黑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104°3′24″—104°8′18″E, 24°6′18″—24°11′40″N)相鄰且水道相通,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規劃單元。

主要景點

主要景觀資源包括溶丘和溶丘窪地、峰林、峰叢、孤峰、溶洞與落水洞等。

雲南丘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 雲南丘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

溶丘和溶丘窪地——也稱溶井,分布於區內夷平面或盆地邊緣,主要出現在白雲質岩層分布區。易破碎的矽質白雲岩發育的溶丘呈饅頭狀,薄層白雲質灰岩或夾碎屑岩層發育的溶丘成低矮錐狀。溶丘高度從幾十米到二百米不等,底部直徑上百米到幾百米,相對高差50—80m,與窪地和漏斗相伴分布。

峰林——斷陷盆地邊緣的碳酸鹽分布區。峰體邊坡陡峭,峰體高度80—210m,峰頂海拔1570—1654m,峰腳海拔1440—1451m。部分峰體有被斷層切割現象,出現斷層三角面,並呈線形排列。峰體根部有時有泉水湧出,盆地面平坦或微向盆地中河谷方向傾斜,局部積水成湖。峰林與盆地、谷地、湖泊和溶洞組合,形成特色鮮明的峰林湖盆。

峰叢——岩溶錐峰密集相連,呈叢狀分布於高低起伏的窪地之上,系挽近岩溶向深部強烈發育而成,相對高差80—200m,圓錐狀形態常見,向夷平面邊緣高差增加,與漏斗、窪地、谷地相伴分布。在湖盆邊緣的峰叢石峰體有被斷層切割現象,出現石峰體三角面。

孤峰——主要分布於湖盆中心,峰體形態以直立塔狀為主,高度在80—210m之間。峰頂和峰坡發育有溶溝、溶槽及溶蝕裂隙。孤峰既分布於背斜構造,也出現在向斜構造,有被斷層切割孤峰現象。峰體山腳多有溶洞分布,以火把洞為代表。

溶洞和落水洞——規劃區內溶洞較多,成因類型多樣,有明顯分層現象,部分洞穴是現在的暗河伏流。溶洞高度在1.3—2.2m,寬度在0.7—30m,長度在9.1—100m。溶洞內發育大量鐘乳石、石柱、石筍等。邱北縣有內涵豐富的滇戲,獨具特色的邱北花燈《放羊調》、《小小扁擔》等,民族傳統曲藝《天體歌》(瑤族)、《三胡說唱》(彝族撒尼人)、《唱蘆笙》(苗族)等,以及多姿多彩的舞蹈《霸王鞭舞》、《腳戀舞》等民間文藝,是專家學者科考和文學、文藝工作者搜奇採風的理想之地。

普者黑濕地周圍少數民族以壯、苗、彝為主,有豐富的民間文學,優美的民族音樂,古樸的民族器樂,鮮明的民族服飾,多彩的民族舞蹈,繁多的民族節日。尤其是濕地公園北面仙人洞村是撤尼人,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至今仍保留著最古老的語言、服飾、習俗,受現代文化衝擊極小,特別是保留著如今世上已不多見的撒尼人古老的婚俗、葬俗、祭儀及神奇的石崇拜、鳥崇拜、圖騰岩畫、花房和情人房等,因而不僅有很高的民族文化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觀賞性。

濕地構成

雲南丘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 雲南丘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

雲南丘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屬於珠江水系,水源補給主要來自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丘北普者黑省級自然保護區容量為5370萬立方米的擺龍湖和每秒最大流量4.6m3的落水洞水源,水流通過丘北普者黑省級自然保護區後、流入丘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經清水河和南盤江,最終匯入珠江。丘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1107.4 hm2,其中,湖泊529.5 hm2、沼澤205.5 hm2、林地259.1 hm2、耕地85.5 hm2、人工綠地23.2 hm2、建設用地4.6 hm2,濕地率達66.37 %

地理環境

普者黑濕地內喀斯特地貌景觀豐富,喀斯特洞穴遍布,類型全、數量多,構成區內宏大神奇的洞群。喀斯特峰林地貌發育,以普者黑盆地尤為突出,且峰叢植被茂盛,秀翠豐滿。近湖岸和盆地中心地帶以孤峰為主,形態以圓錐狀、饅頭狀為主,峰體相間有致,與水體構成綺麗的山水美景。盆地邊緣地帶以峰林為主,形態以塔狀、錐狀、馬鞍狀為主,峰體排列有序,錯落有致,群峰聳翠,峻秀挺拔,列峰排空,巍峨雄壯。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經調查統計,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範圍內魚類18種,隸屬於4目6科;兩棲動物6種,隸屬於1目3科;爬行動物10種,隸屬於1目3科;獸類16種,隸屬於6目8科;鳥類142種,隸屬於16目34科,其中濕地鳥類7目8科29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總計10種,其中包括I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為東方白鸛,另外還包括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黑翅鳶Elanuscaeruleus、[黑]鳶Milvusmigrans、雀鷹Accipiternisus、松雀鷹Accipitervirgatus、普通鵟Buteobuteo、紅隼Falcotinnunculus、褐翅鴉鵑Centropussinensis、領角鴞Otusbakkamoena、黃喉貂Martesflavigula,共9種。

(1)魚類資源

丘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範圍內魚類18種,隸屬於4目6科(見附錄1)。其中3種為該地區特有的喀斯特地貌洞穴、半洞穴魚類,為丘北盲高原鰍Triplophysaqiubeiensis、丘北金線䰾Sinocyclocheilusqiubeiensis和鷹喙角金線䰾Sinocyclocheilusaquihornes,,根據目前資料,這兩個物種在世界上僅分布於丘北地區,具有非常重要的保護價值。

(2)鳥類資源

規劃區內還記錄到鳥類142種(分布名錄見附錄5),隸屬於16目34科,占雲南省記錄鳥類種數(802種)的17.7%,占全國鳥類種數(1253種)的11.3%。其中濕地鳥類7目8科29種,包括目1科2種、鵜形目1科1種、鸛形目2科8種、雁形目1科13種、鶴形目1科3種、鴴形目1科1種、鷗形目1科1種。按居留情況,包括留鳥,計有105種,占記錄鳥類種數的73.9%;冬候鳥或旅鳥,計37種,占26.1%。。

依中國鳥類區系綱要(鄭作新,1987)所列各種鳥類的地理分布情況,對規劃區所記錄的105種留鳥進行區系從屬的劃分。其中主要繁殖區域在古北界的古北種有5種,僅占該保護區繁殖鳥類的4.8%;繁殖區域廣布於東洋界和古北界的廣布種有26種,占繁殖鳥類的24.8%。主要繁殖區域在東洋界的東洋種,計74種,占70.4%,是規劃區中鳥類種數最多的區系成分,反映了規劃區的鳥類區系成分以東洋界的種類為主。

濕地內現有鶴、白鷺等多種水禽棲息。遊客可領略到蘆葦泛舟、百鳥飛舞的高原喀斯特濕地風光。

(3)兩棲爬行動物資源

規劃區域內記錄有兩棲動物6種,隸屬於1目3科(見附錄2)。其中蟾蜍科1種、蛙科4種、姬蛙科1種。爬行動物10種,隸屬於1目3科(見附錄3)。其中壁虎科2種、石龍子科3種、游蛇科5種。

(4)獸類資源

獸類16種,隸屬於6目8科(見附錄4)。其中食蟲目1科2種、翼手目2科2種、攀鼩目1科1種、食肉目1科2種、兔形目1科1種、齧齒目3科8種。其中黃喉貂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植物資源

規劃區內實地調查和採集到野生維管束植物共有465種(含種下等級,下同),隸屬於332屬及119科。其中蕨類植物10科,20屬,24種,種子植物109科,312屬441種,其中雙子葉植物90科,243屬,347種,單子葉植物19科,69屬,94種。

在普者黑濕地湖泊水系裡,生長的高原深水荷花,每至夏季,荷葉碧綠,荷花怒放,小船划行其間,陣陣荷香迎面撲來,正是“抬眼一覽湖面綠,低眉細品荷花姿”,如臨江南水鄉,感受水中採蓮之趣,遠峰近荷,洞荷相連。濕地內的水生植物以野生荷花為主,其餘有蘆葦、茨菇、茭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