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說

雨說

鄭愁予,原名鄭文韜,。現代詩人。被稱為“浪子詩人”。祖籍河北寧河,1933年生於山東濟南。1949年隨父至台灣。畢業於新竹中學。1956年參與創立現代派詩社。1958年畢業於台灣中興大學。曾在基隆港務局任職。1968年應邀參加愛荷華大學的“國際寫作計畫”,1970年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創作班進修,獲藝術碩士學位。現旅居美國,任耶魯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15歲發表處女作《礦工》。1955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夢土上》。代表作有《錯誤》、《水手刀》。且《錯誤》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

基本信息

原文欣賞

雨說

-----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

鄭愁予

第一節

(雨說: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場

等待久了的魚塘和小溪

當田圃冷凍了一冬禁錮著種子

牧場枯黃失去牛羊的蹤跡

當魚塘寒淺留滯著游魚

小溪漸漸喑啞歌不成調子

第二節

雨說,我來了,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

我來了,我走得很輕,而且溫聲細語地

我的愛心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

我呼喚每一個孩子的乳名又甜又準

第三節

我來了,雷電不喧嚷,風也不擁擠

當我臨近的時候你們也許知悉了

可別打開油傘將我抗拒

別關起你的門窗,放下你的帘子

別忙著披蓑衣,急著戴斗笠

第四節

雨說,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你們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帶來春的洗禮

為什麼不揚起你的臉讓我親一親

為什麼不跟著我走,踩著我腳步的拍子?

第五節

跟著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將潤如油膏

去看牧場就要抽發忍冬的新苗

繞著池塘跟跳躍的魚兒說聲好

去聽聽溪水練習新編的洗衣謠

第六節

雨說:我來了,我來的地方很遙遠

那兒山峰聳立,白雲滿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們一樣地愛玩

可是,我是幸運的

我是在白雲的襁褓中笑著長大的

第七節

第一樣事,我要教你們勇敢地笑啊

君不見,柳條兒見了我笑彎了腰啊

石獅子見了我笑出了淚啊

小燕子見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八節

第二樣事,我還要教你們勇敢地笑

那旗子見了我笑得嘩啦啦地響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聲音就有了

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第九節

雨說,我來了,我來了就不再回去

當你們自由地笑了,我就快樂地安息

有一天,你們吃著蘋果擦著嘴

要記著,你們嘴裡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雨說雨說

詞語解釋

斗笠(dǒulì):遮陽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寬的邊,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等製成。

蓑衣(suō yī):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

喑啞(yīn yǎ):嗓子乾澀發不出聲音,或發音低而不清楚。

田圃(tián pǔ):田地和園圃。

禁錮(jìn gù):束縛,強力限制。

喧嚷(xuān rǎng):喧譁,大聲吵鬧。

洗禮(xǐ lǐ):基督教接受入教者舉行的一種宗教儀式。主持者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額上,或讓受洗人身體浸在 水裡,表示洗淨過去的罪惡。

襁褓(qiǎng bǎo):包裹嬰兒的布或被。

溫聲細語(wēn shēng xì yǔ):用溫和的聲音輕輕地說話。

潤如油膏(rùn rú yóu gāo):形容土地肥沃;細膩光滑得像油,像脂肪塗抹的一般。

主題思想

這首詩借春雨擬人化的形象 用第一人稱敘述,運用象徵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在中國大地上生活的孩子們的愛意,希望孩子們能夠自由快樂地親近自然、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

朗讀節奏

(雨說: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場

等待久了的/魚塘和小溪

當田圃/冷凍了一冬/禁錮著種子

牧場枯黃/失去牛羊的蹤跡

當/魚塘寒淺/留滯著游魚

小溪/漸漸喑啞/歌不成調子

雨說,我來了,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

第一樣事,我要教你們/勇敢地笑啊

君不見,柳條兒見了我/笑彎了腰啊

石獅子見了我/笑出了淚啊

小燕子/見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樣事,我還要教你們/勇敢地笑

那旗子見了我/笑得嘩啦啦地響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聲音/就有了

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有關資料

《雨說──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這首詩刊於1980年4月28日的台北《聯合報》,它清新活潑,明朗而耐讀,是老少鹹宜的童歌,是鄭愁予──也是新詩──的最佳作品之一。愁予詩風,一向輕美如輕音樂。從前的詩輕柔得有時帶點消極,這首《雨說》則輕快而富積極意義,其氣象已不限於輕音樂了。

全詩共有八節,第一和第七節各長八行,第六節長五行,其餘每節四行。第一節說春天四月之際,大地等待雨的降臨。第二節寫雨輕輕地來。第三、四節說雨希望地上的人不要抗拒它,而要迎接它、親近它。第五節寫大地得到雨的滋潤。第六節說雨在笑中長大,因此第七節中,雨希望大家也笑,勇敢地笑。第八節說雨降落在大地上,大地結出了果實。

這雨不是波勃狄倫(Bob Dylan)的《苦雨》(hard rain),而是甜甜地叫著孩子乳名的、使大地長出甜甜的蘋果的甜雨;不是余光中春寒料峭的《冷雨》,而是充滿“溫聲細語”、充滿“愛心”的暖雨;不是范仲淹”連月不開“的“霏霏淫雨”,而是腳步輕快、其潤如酥的喜雨。這雨滋潤大地,使萬物欣欣向榮。這雨帶來了充滿希望的春天,充滿快樂的四月,而不是艾略特所抱怨的“殘酷的四月”。這雨“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又親近人們,帶來了笑聲和歌聲,這雨使天地人和諧交融在一起。這雨帶來的春天,是納斯鳥語花香的“甜蜜的春天”。傅萊那“典型春天”的美好事物和氣氛,這裡都有了。

鄭愁予筆下這雨,為人帶來了希望和幸福,最後為此捐軀,在土地里“快樂地安息”。此詩的主題,非常光明、積極,可以說是“健康”的。這種主題的作品,有益世道人心,當然值得提倡。不過,我欣賞這首詩,著眼點與其說在詩教,毋寧說在詩藝。《雨說》一詩,固然標誌鄭愁予在主題意識上的轉變,更顯示他在藝術技巧上的執著。滿篇詩教,了無詩藝的東西太多了。《雨說》做到兩者合一,而其成功的關鍵,顯然在詩藝。

擬人法的運用,使此詩洋溢著活潑的生命力。田圃、牧場、魚塘、小溪都有生命,因為都會等待。雨是詩的主角,當然更活潑了。我們看到雨走著、呼喚著,是多么可愛的春之使者!雨引領人“繞著池塘跟跳躍的魚兒說聲好/去聽聽溪水練習新編的洗衣謠”,他教萬物“勇敢地笑”:“柳條兒見了我笑彎了腰啊/石獅子見了我笑出了淚啊”!這語句巧妙極了。在和風細雨中,柳條輕輕擺動,真像笑彎了腰。雨從石獅子的面部滴下來,真像笑出了淚。華茲華斯《初春走筆》(Written in Early Spring)一詩,寫春天的景象,有以下兩行:

初生的枝條伸出扇子

去捕捉微風

我認為這兩行就不如“柳條兒見了我笑彎了腰”那么新鮮有趣。愁予這一句,和賀知章的《詠柳》一樣別致: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優秀的詩人,總有豐富的想像力,鄭愁予自然沒有例外。他把白雲比喻為雨的襁褓,這是很好的想像,而這個說法又是合乎科學的:水氣(雲)遇冷凝結成雨,雨從雲孕育而來,所以說雲是雨的襁褓。“雲”而雲“白”,則為了說明雨童年生活的美好幸福。詩人又說雨“不再回去”天上,而安息在土地上,因為大家都知道雨一落下來,就消失了,就入土為安了。第二節第二行的“織”字用得好,這表現了詩人鍊字的功夫,也表現了他的想像力。雨絲條條,天地變成白茫茫的一片,這不正是“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嗎?

《雨說》的呼應也極佳。全詩以雨為中心意象,開闔發展,正如劉勰所說的“外文綺交,內義脈注”,自不待言。第一節的田圃、牧場、魚塘和小溪四樣東西(它們都需要雨,由此可見詩人的精心安排)出現後,第一節本身馬上呼應了一次,至第五節又呼應了一次。這首詩的結構,緊密而井然。第一節以等待雨的降臨開始;第二至七節寫雨如何滋潤大地,如何給萬物帶來歡笑;第八節以雨完成使命而安息終結。(植物得到滋潤而開花結果,那蘋果是甜甜的,當然沒有黃春明筆下小說的那股澀味。)萬物的歡笑,是圓舞曲般的春之聲、春之舞,而雨的完成使命,則是春之祭了。整首詩,從展示(exposition,第一節)、到發展(development,第二至七節)、到概括(recapitulation,第八節),是一闋充滿快樂氣氛的“春雨交響樂”樂章。

《雨說》的副題是“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這首詩清新活潑,積極有生氣,明朗而耐讀,口語化的文字又精練流麗,應該編入教科書,讓所有中國的兒童閱讀和歌唱。

(選自《如何讀新詩》,香港學津出版社1982年版)

三、做一個單純的詩人恐亦難以為繼(鄭愁予)

在台灣,我與現代詩同步成長,約莫每120名居民中就有一人持有《鄭愁予詩集》,讀者們持續地購買、收藏並反覆誦讀我的作品。一位來自大陸的留學生出示他的手抄本。他說:“買不到您的書,見到一首就抄一首,我到美國的第一個願望就是找到您的詩集。”

另一件使我感動的事是黃氏一家移民美國康州,箱籠中攜帶了兩本書《唐詩三百首》和《鄭愁予詩集》,就像帶了一撮家鄉的泥土一樣;許多留學生都說帶著我的詩集去國。“我們是讀您的詩長大的”,就是這么不多不少的十個字,在海外無論什麼場合,這句話是屢聽不鮮的。

1986年,台北《文訊月刊》(第22期)舉行問卷調查,我被讀者送到“最受歡迎作家”詩類之首,也是所有文類作家中得票最多的人。問卷說,讀者遍及各地區、階層、行業以及生活形態迥異的“族群”。之後,《文學家》雜誌與台灣大學生問卷,結果幾乎相同。《文訊》的問卷並列出小說票數最多的人是張愛玲。另一由洪範書店出版的《隨身讀》系列,以銷數論,我與魯迅相埒;這種穿越中國新文學史的選擇,說明了廣大的文學讀者,已超越了流行與時尚。台北《中國時報》與花旗銀行合選的“影響台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鄭愁予詩集》是唯一被選入的詩集。今年台北《聯合報》選出50年代的30部文學經典,《鄭愁予詩集》列為詩類“前茅”。電腦選舉,得票第一。9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審定的高中國文教科書選用我的兩首詩,也是唯一的新詩。台灣自去年(1997年)起,在重新審定的高三國文課本里選用新詩,包括我的作品,我的詩進入了中學教室,也給我帶來一些新鮮的懷舊和責任感。

鑒諸詩集流傳如此之廣,既與詩評關聯不大,則詩中氣質所表現的“無常觀”必是因之一,便不能不正視佛家最簡要的義理。原來“氣質”非常近似佛經中講說的“心”,悲憫之心即是“菩提心”。據《大乘觀無量壽經》說,“菩提心”是“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我對詩的至誠與深注是無可疑問的,然而我獨缺回向發願的心志。換言說,之作為一個單純詩人的現實是小乘自我密封的行事,只在一隅默默“修行”;所謂的純詩人,原是對廣大讀者群的背義。

中年已迄晚近,詩的視野展向宏遠,而詩的語言也追求純青之火的鍛鑄。我欲以詩展的做法肯定讀者在“感動”之外,有“理由”能對詩藝進一層接受,使耽於我早歲“掃界”的讀者,亦隨我入窺技巧和哲思的“知性界”。並且,無可避免地,我也該為台灣50年的現代詩做一個客觀的旁證。

於此,我乃接受摯友們的建議,好好地整合所有的詩集──刪節、歸類、精編──對內涵深蘊、有多重寓意的作品,以及尚未為人認知的技巧,予以適當的闡解。如果編這樣一部《詩的自選》算是為業務“下海”,則作為一個單純的詩人恐怕亦難以為繼了。

(節選自《鄭愁予詩的自選Ⅰ》,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版)

《雨說》不是作者在說雨,而是雨自己在說,向孩子說。雨成了一個人,有了靈性。

《雨說》是一篇雨的絮語,更是一曲春的讚歌。

首先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乾旱嚴冬的景象。

田圃在嚴寒和乾旱中,冷凍了,種子被禁錮;

牧場在嚴寒和乾旱中,枯黃了,牛羊無法放牧;

魚塘在嚴寒和乾旱中,水越來越淺了,魚兒已不能自由遊動;

小溪在嚴寒和乾旱中,已聽不見潺潺的流水聲。

四月,按農曆算,應是陽春三月了,而冬寒不去,春溫不來,不見雨的蹤影,真是讓人久等了啊!真是“群情盡望春”啊!真是“大旱之望雲霓”啊!

“久旱逢甘雨”,過去曾被稱為人生四大樂事之一。雨,終於來了,是甘霖普降啊!沒有電閃雷鳴,亦非風狂雨橫,只是如絲的細雨,微雨,腳步輕輕,細語溫聲,用貫通、瀰漫於兩間的愛心,濕潤著大地,親吻著、撫慰著每一個孩子,在乾渴和寒冷中生活過來的孩子。

雨,是春的使者,帶來春的信息,開啟了一個新春的季節。

少不更事的孩子們啊!不要驚詫,更不要害怕。不要撐起雨傘抗拒我,不要關上門窗放下帘子謝絕我,不要忙著披蓑衣、急著戴斗笠防備我。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你們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帶來春的洗禮。讓我親一親吧,跟我一起去看一看春天的新世界吧。

那是一個新的世界。那是一派春回大地的景象。

田圃還是原來的田圃,但,泥土將潤如油膏了,種子會發芽;

牧場還是原來的牧場,但,草兒將復甦了,牛羊又可在這裡牧放;

魚塘還是原來的魚塘,但,水暖了,水深了,魚兒自由自在了;

小溪還是原來的小溪,但,重新歡唱了,還有村婦來洗衣裳。

春,是溫熱,是生命,是希望,是不可遏制的活力,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雨說,他來自遙遠的地方。但是他一下子就和孩子們拉近了距離,因為他也曾是一樣愛玩的孩子。不過他是幸運的,他是在白雲的襁褓中笑著長大的。中國大地上的兒童,也都應該笑著長大啊!他們應該有笑著長大的權利。

然而他們的童年是在冰封江河、寒凝大地的嚴冬里度過的,那是一段沒有笑的日子。

現在一切都不同了。雨,接引著春天到來了。是可以笑,而且應該笑了,應該勇敢地笑了。是不會嗎?是不願嗎?是不敢嗎?雨要教你們笑。

你看,楊柳在雨中笑了,笑彎了腰;石獅子在雨中笑了,笑出了眼淚;小燕子也在雨中笑了,笑斜了翅膀。

你聽,旗子在細雨中竟然笑出了聲,嘩嘩啦啦地。這是春天的聲音。你們也要勇敢地笑啊,你們的笑是大地的希望。

雨說,他來了,就不再回去,而當你們自由地笑了,他就快樂地安息。雨安息了,但他的愛心長存。日後在收穫季節品嘗成熟的蘋果的甜美時,記住,那是雨的祝福的心意。

多好的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詩啊!

作者鄭愁予,的確是一位傑出的抒情詩人。他的名作《錯誤》《水手刀》《如霧起時》等詩,曾傾倒台灣眾多讀者。他的《錯誤》一詩,特別是其中的“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兩句,在台灣詩壇和文學青年中,家喻戶曉,耳熟能詳。

鄭愁予的早期詩作深受我國古典文學傳統詩詞影響,構思巧妙,意象鮮明,語言與技巧雖常由舊詞曲轉化,卻兼有傳統詞曲的優美和現代詩的新穎。20世紀50年代曾加入台灣“現代派”,並被掌門人紀弦譽為“青年詩人中出類拔萃的一個”。但即使在他的創作風格轉向西方現代詩的詩風時,他仍強調西方技巧和中國傳統精神的結合。到70年代,他和台灣的一些知名的現代派詩人一樣,又在新的基礎和層次上回歸傳統。

《雨說》一詩中古典詩詞的融化和影響,明顯可見。在閱讀欣賞的過程中,我們會聯想起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和“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王維的“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陸游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臨安春雨初霽》),以及僧志南的“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等傳誦古今的名句。

傳統對鄭愁予的影響,遠不止此。他曾經強調,在詩里表現的“敦厚”“任俠”這兩種情操,是屬於傳統的。我以為,在他的詩里,“敦厚”就是誠懇,就是樸實,就是寬容,就是厚道,是對生命的悲憫,對人的關懷;“任俠”就是伸張正義,就是打抱不平,就是反對邪惡,同樣是對生命的悲憫,對人的關懷。這就是鄭愁予詩中的傳統情操。這在《雨說》一詩中特別醒目。他對冬、對春、對雨、對孩子的態度,處處可證。他執著於“敦厚”和“任俠”,說明他終於是一位入世的詩人。

因此《雨說》一詩,就不僅僅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而且還有著值得探討和回味的深層含義在。

“詩言志”,是中國詩歌的古老傳統。山水詩在中國古典詩詞里占有很大數量,但常常是不僅寫景,同時抒情,而且多有別具懷抱、意在言外者。即如《錯誤》一詩,也非一般的春景、閨怨,而是抗日戰爭時期父親從戎,詩人隨母逃難時深刻感受的折射。春夏秋冬,風雲雨雪,本是自然現象,詩人騷客卻常常借為比喻,發為象徵,或感滄桑之巨變,或嘆人生之無常。傷春、悲秋之作多有,其實春有何傷,秋有何悲,進入人的感情世界,心情不同而已。例如“大旱之望雲霓”,本是人們對自然的祈求,但在《孟子》中卻借喻為苦難人民渴望得到解救的迫切心情。那么,《雨說》里極寫冬之乾旱,極寫盼雨之情,豈不就是“若大旱之望雲霓”嗎?而極寫雨後的春回大地,勃勃生機,欣欣向榮,豈不就是對“及時雨”的讚頌嗎?人們記得,1978年冬,在中國大地上,是有過一次人們渴望已久的政治“及時雨”的。聯繫此詩作於1978年後的1979年,並特別註明是“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我們是不是可以感到詩中眾多比喻可能具有的關懷祖國前景、情系祖國命運的象徵意義呢?詩中的鄉國之思是隱然可見的,我以為。

1966到1976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給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新興的國家帶來了深重災難。曾是海外“保(衛)釣(魚島)”愛國運動積極參加者的鄭愁予,不可能對此無動於衷。在詩人筆下沒有直接涉及“文革”的詩作,但他1966年寫了讚頌國父孫中山的《衣缽》一詩,強調了孫中山的民主思想、革命精神和統一中國的理念,並認為統一是和平的第一義。而詩人自許為“第三代的獻身者”,是“傳接您的衣缽的人”。他後來在自撰《年表》里指出,1966年“大陸開始文化大革命。與友人等在‘心戰總隊’閱讀資料,鹹表憤慨,適值孫中山先生百年冥誕,乃以‘民主’為寓意,揮淚作長詩《衣缽》”。1972年在愛荷華他還作有《秋盛,駐足布朗街西坡》一詩,詩中重點描繪了“集九秋於一身的大楓樹”,其紅色如燃起“連天大火”。詩人擔心“紅磚夾隙間”的“幾株小草”,面臨“秋盛的大火”,“能過冬否?”詩人在1984年修改和訂正此詩時,寫有“追記”云:“住愛城五年,正值中國大陸上進行著文化大革命,紅光亦照到愛城來,不免有一些嚮往紅色生涯的附和者,寫這首詩以大楓樹作為警諫。”那么,如詩人所說,《衣缽》源自對“文革”的憤慨,《秋盛,駐足布朗街西坡》暗喻對“文革”的憂慮,則《雨說》是否就可說是對“文革”結束、新時期到來的讚頌呢?這三首詩簡直可說是鄭愁予的“文革”三部曲,但願我不是穿鑿附會。

鄭愁予曾說:“詩是寫給‘二己’,一是‘自己’,一是‘知己’。詩人,當完成一首詩,常會在置筆的頃刻有些滿足感,別人難以分享,這便是詩是寫給‘自己’的初衷。但是一經對外發布,則必然引起反應。如有幸引起讀者的共感,便就是詩也是寫給‘知己’的原因了。”(《詩創作觀》,載《中華新詩選》,台灣文史出版社)《雨說》一詩寫於十年“文革”的嚴冬方才過去兩年的時候,那時的孩子恐怕難以讀到此詩。不過當時的孩子,現在正當“而立”之年,如能讀到此詩,肯定會有共感,並和詩人互相引為“知己”了吧!

五.賞析《雨說》

《雨說》是詩人鄭愁予借春雨的擬人化形象,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充滿“愛心”的傾訴,是詩人心靈唱出的一曲動人心弦的愛之歌。全詩以雨為中心意象,開闔發展,形成從展示(第一節)到發展(第二至第七節)到概括(第八節)的充滿快樂氣氛的“春雨交響曲”。在詩人筆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賦予生命的靈性,成為一種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義的存在,使人覺得親切可愛、活潑歡快、充滿情趣。

這首詩清新明麗,節奏歡快,融典雅的詞句與活潑的口語於一體,特別適合於朗誦。教讀課文,要引導學生加強誦讀,以切合的語氣和語調,很好地表現“雨”的形象。學習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把握詩中的關鍵語句,體會詩歌擬人化的藝術表現手法,以及“雨”的形象的象徵意味教學中運用評析欣賞法,充分激活學生的形象思維,深入情境,把握詩的內涵和特點。活動探究內容可滲透單元綜合性學習“雨的訴說”,以豐富學生的心靈感悟,體驗大自然的韻味。

“雨”說她來了;她是溫柔親切的愛的使者;她,靜悄悄地走來,孩子們不要拒絕她的來到;她,來自遙遠的地方;她曾在幸運的笑中長大。“雨”說她來了,就不再回去,當孩子們學會了自由地笑,她快樂地安息。這些話表達了中國的長者們為了讓兒童們能夠無憂無慮、健康幸福的長大,他們願意做出一切的努力、付出一切的代價。

重點字詞

1.生字:

田圃(pǔ)禁錮(gù)留滯(zhì)喑(yīn)啞

絲縷(lǚ)喧(xuān)嚷簾(lián)子聳(sǒng)立

蓑(suō)衣斗笠(lì)油膏(gāo)襁(qiǎng)褓(bǎo)

2.詞語:

田圃:指田地。

禁錮:束縛,強力限制。

留滯:停留,不流通。

喑啞:嗓子乾澀發不出聲音或發音低而不清楚。

絲縷:形容極細的絲線。

喧嚷:好些人大聲叫喊。

洗禮:基督教接受入教者舉行的一種宗教儀式。主持者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額上,或讓受洗人身體浸在水裡,表示洗淨過去的罪惡。

襁褓:包裹嬰兒的布或被。

安息:安靜地休息。也用作對死者表示悼念的用語。

祝福:原指祈求上帝賜福,後泛指祝人平安和幸福。

溫聲細語:聲音細而溫和委婉。

潤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細膩光滑得像油或脂肪塗抹的一般!

作者簡介

重要詩作包括《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鄭愁予詩選集》《鄭愁予詩集Ⅰ》《燕人行》《雪的可能》《蒔花剎那》《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14種。詩集《鄭愁予詩集Ⅰ》被列為“影響台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之一。詩人在80年代曾多次選為台灣各文類“最受歡迎作家”。曾獲青年文藝獎(1966)、中山文藝獎(1967)、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1968)及“國家文藝獎”(1995)。作品已有八種歐、亞文字譯介。詩人思維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體悟,汲取國內外經驗,創作力充沛。他的詩作以優美、瀟灑、富有抒情韻味著稱,意象多變,溫柔華美,自成風格。他的成名作《錯誤》(1954)在台灣首次發表時,因為該詩的最後一句“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時間整個台灣島都在傳誦“達達的馬蹄”之聲。因鄭愁予的詩歌多描寫旅人,因此被稱作“浪子詩人”。同時,《錯誤》也是他流傳最廣的作品,在台灣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同時,他也被稱為“中國的中國詩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