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參[雞肉參]

雞肉參[雞肉參]
雞肉參[雞肉參]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雞肉參(拉丁學名:Incarvillea mairei)為多年生草本紫葳科植物,高30~40厘米。無莖,根粗壯、肥厚。生於高山石礫堆、山坡路旁向陽處或生於高山草坡。主要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具有藥用價值。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標本信息 標本信息
雞肉參 雞肉參

多年生草本,無莖,高30~40厘米。葉基生,為1回羽狀複葉;側生小葉2~3對,卵形,頂生小葉較側生小葉大2~3倍,闊卵圓形,項端鈍,基部微心形,長達11厘米,寬達9厘米,邊緣具鈍齒,側生小葉近無柄。總狀花序有2~4朵花,著生花序近頂端;花葶長達22厘米;花梗長1~3厘米;小苞片2,線形,長約1厘米。花萼鍾狀,長約2.5厘米,萼齒三角形,頂端漸尖。花冠紫紅色或粉紅色,長7~10厘米,直徑5~7厘米,花冠筒長5~6厘米,下部帶黃色,花冠裂片圓形。雄蕊4,2強,每對雄蕊的花葯靠合併抱著花柱,花葯極叉開。子房2室,胚珠在每一胎座上1~2列;花柱長5.5~6.5厘米,柱頭扇形,薄膜質,2片裂。蒴果圓錐狀,長6~8厘米,粗約1厘米,具不明顯的棱紋。種子多數,闊倒卵形,長4毫米,寬6毫米,膜質、不增厚,淡褐色,邊緣具薄膜質的翅,腹面具微小的鱗片。花期5~7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高山石礫堆、山坡路旁向陽處,海拔2400~45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白龍箐。

分布範圍

產四川西部(理縣、木里、寧蒗、道孚、乾寧)、雲南西北部(麗江 、中甸、永勝、鶴慶、洱源、羅平、鹽豐)、西藏東部(加查、左貢、芒康、比如、朗縣、江達)。

栽培技術

草坪與地被植物已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從天然牧草、自然草地、人工草坪到草坪與地被植物,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國內最早起步的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在20世紀60年代初草坪專家胡叔良就引進北美洲原產的野牛草並使之成為我國北方的當家草種,上海、杭州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國內率先成立草坪地被課題組,開展地被植物的品種篩選工作,並在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等進行廣泛的園林套用。

長白山地區野生地被植物共有44科、110屬、175種,介紹了30種主要野生地被植物及在5個不同景觀帶的分布情況,如粗莖鱗毛蕨、掌葉鐵線蕨、寬葉苔草、三角葉驢蹄草、荷青花、蕁麻葉龍頭草等有價值的野生地被,並提出了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具體建議。李燕、梁英輝等則分別對滇西北地區和吉林地區進行了野生地被資源調查和引種馴化研究,提出多種野生地被植物可用於直接引種馴化,如大花角蒿(雞肉參)、松葉青蘭、紫花黃華、海仙報春、白屈菜、舞鶴草、大葉糙蘇、雞腿堇菜、大丁草等。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出處】 出自《雲南中草藥選》。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紫葳科植物雞肉參的根。

採收和儲藏:秋後採挖,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性狀】 性狀鑑別 根莖長短不一,圓柱狀,略彎曲,長10~25(~30)cm,直徑2~3cm,頂端有莖和葉基殖民地痕。主根粗狀,多扭曲,表面有不規則的縱紋,黑褐色,有多數鬚根痕突起的小圓點,根痕斷面類白色至淡黃色,常郵未颳去的栓皮層殘留部分。氣淡,味微苦,顯微鑑別 根橫切面:木栓組織為5~6列。韌皮產寬廣,分泌組織明顯。形成層成球。木質部寬,導管單個或數個成群,壁木化,呈斷續放射狀排列。

粉末特徵:根和種皮粉末棕褐色。①導管為螺紋、梯紋和網紋,以梯紋導管為主,直徑15~77μm。②梯紋管肥隨處可見,多成束,長214~464μm。③梯紋管胞隨處可見,多成束,長214~464μm,側壁多彎曲,頂端鈍尖。

【性味】 味甘;淡;性溫

【歸經】 肝;脾;腎經

【功能主治】 補氣益血。主病後氣人血不足;頭暈神疲;產後乳少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生用:涼血生津。乾用:調血。熟用:補血,調經。用於骨折腫痛,產後少乳,體虛,久病虛弱,頭暈,貧血,消化不良。

【藏藥記載】歐曲(藏語):根、花、種子主治黃水病,耳病,臌脹《中國藏藥》。烏卻(藏語):根主治消化不良,食積腹脹,氣滯胸悶,黃疸病;花主治高血壓病,肺結核,肺炎,肺出血,月經不調;種子主治中耳炎,耳聾,風濕性關節炎。

【摘錄】 《中華本草》

相關變種

多小葉雞肉參

大花雞肉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