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爪簕[雞爪簕]

雞爪簕[雞爪簕]
雞爪簕[雞爪簕]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雞爪簕,屬於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目,普遍分布於中國南部,產於福建、台灣、雲南等地;生於海拔20-1200米處的曠野、丘陵、山地的林中、林緣或灌叢。有刺、直立灌木,高2-5米;幼枝常被毛;刺對生,生於葉腋內,粗壯而直,長5-15毫米。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葉:具短柄,紙質,矩圓形,有時卵形,長4-10厘米,寬1.8-4厘米,先端短尖或鈍,上面禿淨,背被小柔毛或沿脈上有疏粗毛;托葉基部闊,先端錐尖,長3-5毫米,被粗毛。

花:聚散花序頂生,稠密,具短柄,多花,長約4厘米,寬約6厘米;花萼鐘形,長約2.5毫米,被粗毛;花冠白色,高腳碟狀,外面禿淨,管柔弱,長1.2-2厘米,裂片矩圓形至披針形,長4-8毫米。花期:秋冬。

果:漿果球形,直徑約10毫米,禿淨,頂有一落萼的環狀疤痕。

有刺灌木或小喬木,有時攀援狀,多分枝,高1-7米;枝粗壯,灰白色,小枝被黃褐色短硬毛或柔毛;刺腋生,成對或單生,勁直或稍彎,長4-15毫米。葉對生,紙質,卵狀橢圓形、長圓形或卵形,長2-21厘米,寬1.5-9.5厘米,頂端銳短尖或短漸尖,稀稍鈍,基部楔形或稍圓形,兩面無毛,或下面密或疏被柔毛,或僅沿中脈和側脈或脈腋內被柔毛;側脈6-8對,在下面凸起,在上面平或稍凸起;葉柄長5-15毫米,有黃褐色短硬毛或變無毛;托葉三角形,頂端長尖,被柔毛,長3-5毫米,脫落。聚傘花序頂生或生於上部葉腋,多花而稠密,呈傘形狀,長2.5-4厘米,寬3-4.5厘米,總花梗長約5毫米或極短,密被黃褐色短硬毛;花梗長1-1.5毫米或近無花梗,被黃褐色短硬毛;花萼外面被黃褐色短硬毛,萼管杯形,長4-6毫米,寬3-4毫米,檐部稍擴大,頂端5裂,裂片狹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長1-4毫米,頂端尖;花冠白色或黃色,高腳碟狀,冠管細長,長12-24毫米,寬1-4毫米,喉部被柔毛,花冠裂片5,長圓形,長5-9毫米,寬約4毫米,開放時反折;雄蕊5枚,花絲極短,花葯伸出,線狀長圓形,長4-5.5毫米;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數顆,花柱長12-18毫米,柱頭紡錘形,長3-5.5毫米,頂端短2裂,伸出。漿果球形,直徑8-12毫米,黑色,有疏柔毛或無毛,頂部有環狀的萼檐殘跡,常多個聚生成球狀,果柄長不及5毫米;種子約9顆。花期3-12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1200米處的曠野、丘陵、山地的林中、林緣或灌叢。

分布範圍

中國南部。產於福建、台灣、廣東、香港、廣西、海南、雲南,國外分布於越南、日本。模式標本采自廣東廣州。

備註

常見於村落旁的曠地上,廣州近郊不時可見,是很好的綠籬植物。

本植物常栽植作綠籬。

根據本種的花序等特徵,編者認為把它置於本屬較妥。

參考文獻

Oxyceros sinensis Lour. Fl. Cochinch. 151. 1790, ed. Willd. 187. 1793; Yamazaki in Journ. Jap. Bot. 45: 340. 1970. ——Randia sinensis (Lour.) Schult. in Roem. et Schult. Syst. Veg. 5: 248. 1819; Benth. Fl. Hongk. 155. 1861;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382, 1888; Kanehira, Formos. Trees ed. 2. 681, fig. 636. 1936; 廣州植物志508. 1956; Li, Woody Fl. Taiwan 871. 1963; 海南植物志3: 321. 1974;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4: 237, 圖5888. 1975; J. M. Chao in Li, Fl. Taiwan 4: 332. 1978. ——Fagerlindia sinensis (Lour.) Tirveng. in Nord. Journ. Bot. 3 (4): 458. 1983.——Oxyceros bispinosus auct. non (Griff.) Tirveng. (1983): C. Y. Wu et H. Chu in Acta Bot. Yunnanica 12 (4): 380. 1990.

梔子族植物

梔子族植物,灌木或喬木;中國有15屬,分布於東南部、南部和西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