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邑橋
馬家堰江穿村而過,街河段200米間有石橋三座,自南到北有雙邑橋、太平橋、通濟橋。
來歷
這裡的馬家堰自古以來是寧、紹交界的集散地,再加上這裡水網密布、航運暢通幾乎成了商業繁華中心。河港交叉,橋樑也多,百年以上的石橋有十餘座,如文星橋、永濟橋、太平橋、回瀾橋、通濟橋、天湘橋等。“雙邑橋”位於街河中央,也是屈指可數規模最大的“三洞”石橋。“雙邑”因該橋連結上虞、餘姚而得名,始建於清代同治年間。在馬家堰旁有一塊“造橋碑記”,清楚地記錄了此橋的始建過程。碑文云:益聞積德累功慈為善人皆敬之,天道佑之,惟馬家堰木橋自道光十五年(1835年)建造以來,屢屢朽壞,年年整修,靡費亦多,但牌坊下演戲之日頗多,橋上橋下難免人眾挨擠,猶如臨深澗而履薄冰;抑且橋力有限,倘有不測,豈非傷人之患。為此,惟取諸公協力同心,捐助錢文,改造三洞橋,正取為修數百年崎嶇之路,造千萬人往來之橋,功德無量,非為釣譽沽名,實欲開繼往永垂之鄉,爾是為之序,助銀各單(略,筆者註:足有二百餘人。)同治九年(即1870年)
結構
該橋目前仍保護完好,是兩墩三孔高橋,長12米,寬1.75米。兩側置有望柱、欄板石,其中中孔兩邊四根望柱石上刻有四隻石獅,栩栩如生,好生威武。橋南正中護欄石上嵌刻著“雙邑橋”三個大字。護欄兩邊刻有這樣一副對聯:“一聲欸乃鏡中清,三洞流泉影底月”。橋北正中護欄上嵌刻有“彩虹凌虛”四字,兩邊亦有一副對聯書有:“一條彩虹上凌虛,三洞水光遙天接”。這座百餘年的三洞橋不僅有獨特的自然風光,還曾有著商業繁華之美譽。因為余、上兩地以雙邑江為界,四周河道縱橫,水上交通頻繁,自古以來是寧紹民眾、商賈貿易中心。馬家堰堰壩又是古運河中商船、客船必經之地。集市以河江為軸,兩邊街市均青石板鋪地,上面是木結構頂棚,俗稱廊街(夏可遮陰擋雨,冬能避風霜雨雪)臨街的兩層樓木結構店鋪、商號依次排列。
歷史
馬家堰街每逢農曆十月初一有一個為期三天的廟會。這雙邑橋頭更是裝扮一新,搭彩樓棚。這期間更是人山人海,除了各色商品外,五花八門的酒點美食更是吸引無數男女老少的光臨。更有地方特色的犴舞、舞龍、車子燈、甩酒甏以及江湖雜耍、牽線木偶等民間藝術助興,引得人們通宵達旦、流連忘返。馬家堰旁有個關帝殿,殿內的古戲台,都與“雙邑橋”有著珠聯璧合的關連。據說,在建造“雙邑橋”前夕,馬家堰的牌坊下曾建有一座臨河串台,每逢演戲之時,街河中停滿了烏篷船、櫓搖船、腳登船、漿划船。看戲之人大多數都是通過“堰壩”到上河來的客商,他們各自坐在船頭、船尾欣賞“紹劇”、“的篤班”、“姚灘”等劇目,一邊悠閒地喝著紹興黃酒,真是美哉!後來人們考慮到安全,更認定臨河串台不牢固,容易發生意外事故。為此,在建造雙邑橋的同時建造了別具一格的關帝殿和古戲台,都是採用圓形石柱,石柱上嵌刻著各種楹聯;據說都是當時紹興府、上虞縣令和餘姚縣令的手跡。
發展
於時代在前進。如今馬家堰只有餘姚地段尚存有半邊古街遺址,廊街,也只剩寥寥無幾了。當年的店鋪商號絕大部分已改民居,河西的街市早已蕩然無存。雙邑江水依然在靜靜流淌,“雙邑橋”上的四隻睡獅仍舊守護地蹲在護石欄上,它們經歷史風雨的摧殘已顯得沉默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