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吻前口蝠鱝

雙吻前口蝠鱝

雙吻前口蝠鱝(學名:Manta birostris)無尾鰭和背鰭,頭前方有兩條舌狀鰭,能自由搖動,並可從下向外轉捲成管狀。鰓位於體下。尾短如鞭子,但無尖利倒鉤。翼展長5~6米,最長者可達9米。背部體色黑至灰藍色。下面白色具灰色點斑,可用以識別不同個體。皮膚粗糙有鱗類似鯊魚。分布於各大洋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域。棲於底中水層,卵胎生,暖水性中上層大型魚類。行動敏捷,有時上升表層,徐游曬日,常翻起胸鰭端部於水面上,或跳躍出水,有時降入底層棲息。好成群游泳,雌雄常偕行。主食浮游甲殼動物,也食成群的小型魚類。為尋找豐富的食物,做季節性遷徙。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巨大鬼蝠魟巨大鬼蝠魟

體盤極寬且角尖,體盤寬為體盤長的2.2~2.4倍。頭前具有一對像喇叭狀的鰭狀肢。眼睛位於側邊,微向腹面傾斜;眼球大,較出水孔寬約2倍;眼間隔很寬,比出水孔後緣之頭鰭前端距離為大,出水口小,橫橢圓型,寬比長約大2倍;鼻間距離等於口寬。

尾短如鞭子,無棘刺。皮膚粗糙。嘴裂於頭部的兩鰭狀肢中間,嘴型平坦寬廣,下顎具有小型牙齒,牙齒細小,縱列約100顆以上,前列牙排列不齊,後面則較整齊緊密。鰓裂很寬,前後距離約相等,第三鰓裂寬比第五鰓裂距離大1.9倍。表皮上面呈橄欖色或黑色,偶具白色肩紋;下面呈白色。體盤有灰色邊緣。

最大體長910cm;平均長450cm;平均重1200~1400公斤,最重可達3噸。

棲息環境

其他蝠鱝一般在海面以下120米範圍內活動,雙吻前口蝠鱝不同,它們更貼近溫暖的岸邊或稍遠一些的地方,那裡有豐富的食物來源。

生活習性

獨棲性,活動時無固定領域,以靈活的胸鰭在大洋中遨遊。交配季最為活躍。有記錄顯示,它們能躍出海面7英尺再回擊入水,藉此擺脫龐大軀體上的死皮和附著寄生物。

會定期造訪“清理站”,在那裡,瀨魚會幫它們清理身上的寄生蟲和死皮。雙吻前口蝠鱝與鮣魚合作,形成了另一種共生互作關係,鮣魚附著在蝠鱝身體上,以寄生蟲和浮游生物為食。

除了堅硬的皮膚,雙吻前口蝠鱝並無其它專門防範天敵的措施,龐大軀體使其免遭多數肉食者的襲擊,而大型鯊魚是已知為數不多的獵食者之一。

濾食性動物,以小型魚類、甲殼類以及浮游生物為食。

分布範圍

鬼蝠魟鬼蝠魟

分布於熱帶和溫帶的沿海水域,大致在南北緯35°之間。

原產地(海域):澳大利亞、貝里斯、百慕達群島、巴西、開曼群島、聖誕島、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庫拉索島、吉布地、多米尼加、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法屬蓋亞那、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牙買加、日本、肯亞、馬來西亞、馬爾地夫、墨西哥、莫三比克、緬甸、荷屬安的列斯、紐西蘭、尼加拉瓜奈及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巴拿馬、秘魯、菲律賓、葡萄牙、塞內加爾、塞席爾群島、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中國台灣、坦尚尼亞、泰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

繁殖生長

兩性5齡左右性成熟,雄性成熟有4米長,雌性5米長。交配期在10月初至次年4月末。交配時大量聚集成群,一般在水溫26~29℃,水下10~20米的岩礁周圍進行交配。雌性妊娠期13個月,隨後產仔1~2頭。初生幼仔長1.1~1.4米,重11公斤,被雙親的胸鰭包裹環護,但很快能自主遊動。雙吻前口蝠鱝平均壽命在20齡左右。

種群現狀

繁殖率低,具體種群數量未知。易受過度捕撈影響。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IUCNRedList):易危物種(VU),2010年評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