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程延園,女,湖北襄樊人。先後就讀於西南政法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分別獲得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和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兼任中國人力資源開發協會勞動關係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央國家機關直屬事業單位人事仲裁委員會委員,中國企業聯合會僱主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勞動法學研究會、北京市勞動法學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1999年作為中加高級訪問學者在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商學院從事勞動關係和人力資源管理比較研究,2003年赴德國馬普研究院從事中德勞動保障法比較研究。曾出訪英國的沃爾維克大學勞動關係研究中心、劍橋大學、曼徹斯特城市大學,以及俄羅斯社會科學研究院,比利時根特大學法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勞動關係研究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主要研究領域為勞動法、勞動關係和員工關係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主要研究成果有:主編《勞動關係》(教育部21世紀人力資源管理系列教材之一)。《員工關係管理》、《勞動法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實務全書》(副主編);參與編寫《國家公務員管理與人力資源開發》、《論社會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講解》、《勞動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概述》等10餘部著作;發表勞動法、勞動關係和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學術論文30餘篇。
集體談判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調整勞動關係的主要手段和國際慣例,通過集體談判規範勞動關係事務,構成了市場經濟國家勞動關係制度的核心。集體談判不僅確立了勞動關係調整的正式規則,而且本身就是解決衝突的一種重要機制。集體談判能有效地促使勞資雙方互相讓步,達成妥協,簽訂協定。降低諸如罷工、怠工、辭職等衝突產生的負面作用。通過集體談判解決劇變時期出現的勞資衝突,成本最低且最為有效。
本書研究分析了現代西方主要市場經濟國家集體談判制度的理論、學說,價值判斷及其談判的結構、層次、特點和模式;概述了西方國家集體談判制度的立法和經驗。在總結市場經濟國家集體談判經驗和制度的基礎之上,立足我國勞動關係發展的現實需要,分析了我國集體談判制度在立法和實踐中所遇到的主要問題,對談判主體的角色定位、不當勞動行為的確定和救濟、誠信談判責任,以及集體協定和集體爭議處理制度等問題進行了理論探索。
勞動關係問題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迴避的重大課題和敏感社會問題。集體談判是以勞動者享有團結權為前提,以行使爭議權為保障的,體現了勞資雙方自治的理念。這一機制的有效運行,離不開工會和僱主組織的獨立和發展,離不開現行工會工作模式的改革。談判主體必須具有獨立性和代表性,工會組織內部要體現民主性。從世界各國的經驗看,建立健全民主政治制度是集體談判制度獲得長足發展的必要條件。
目錄
導論/1
第一章勞動關係概述/14
第一節勞動關係的概念/14
第二節我國勞動關係的發展變化/20
第三節集體勞動關係的規範和研究/31
第二章集體談判:含義. 功能及與相關權利的關係/36
第一節集體談判的含義和功能/36
第二節集體談判與團結權/42
第三節集體談判與爭議權/46
第四節三方社會對話與集體談判/51
第三章集體談判制度的歷史發展/56
第一節國外集體談判制度的產生和發展/56
第二節我國集體談判制度的產生和發展/62
第四章西方主要國家集體談判制度比較分析/67
第一節西方主要國家集體談判制度的立法和實踐/67
第二節集體談判的價值取向:一元論與多元論/75
第三節當代西方勞動關係研究學派對集體談判的看法/78
第四節勞動關係調整模式/89
第五章我國集體談判制度的發展及其存在的問題/94
第一節我國集體談判制度的發展/94
第二節我國集體談判制度現存問題分析/100
第六章集體談判主體——工會及相關制度研究/112
第一節工會的權利和職能/113
第二節工會談判資格的取得/118
第三節工會的代表性和獨立性/125
第四節工會的公正代表責任/130
第七章集體談判主體——僱主及相關制度研究/132
第一節僱主與僱主組織/132
第二節不當勞動行為及其救濟/139
第三節誠信談判的責任/151
第八章集體談判的結構. 進程和結果/157
第一節集體談判的結構/157
第二節集體談判的進程/166
第三節集體談判的結果/176
第四節談判方式的選擇/179
第九章集體協定法/184
第一節集體協定的意義與性質/184
第二節集體協定法的內容/190
第三節集體協定的訂立. 變更和終止/197
第十章集體協定條款研究/202
第一節確定集體協定內容範圍的規則/203
第二節西方主要市場經濟國家集體協定的主要條款/208
第三節我國集體協定的主要條款/225
第十一章罷工及其爭議處理/229
第一節勞動法關於罷工的定義/229
第二節罷工的功能/232
第三節對罷工的法律約束和限制/235
第四節罷工原因分析/243
第五節罷工的處理和解決/248
第六節對我國罷工立法的思考/252
第十二章集體爭議處理制度/260
第一節集體爭議的處理原則和方法/260
第二節重要的有代表性的集體爭議處理模式/267
第三節我國的集體爭議處理制度/273
結論/278
參考文獻/291
後記/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