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ìxiě
【解釋】1.謂用隸書寫定古文字。
相關詞條
-
隸
隸,lì,從手(又)從尾。隸的本字。柰,一種果木;隸,從事採摘果子的工作的奴隸。本義逮住。
基本資料 基本字義 方言集匯 古籍解釋 詳細字義 -
隸草
兩漢魏晉時期,在中國書法史上草書系統分別有隸草(亦稱草隸)、章草、令草三種形態\n\n隸草。
隸草 劃分隸草、章草、今草的界線 今草之名即沿襲至今 -
隸釋
《隸釋》,宋洪适著,成書於乾道三年(1166年),著錄漢魏隸書石刻文字一百八十三種,並附輯《水經注》中的漢魏碑目和歐陽修《集古錄》、歐陽棐(féi)《集...
作者簡介 書籍簡介 版本 《隸釋》書籍 -
秦隸
秦統一全國後,政事繁多,圓轉的篆書書寫太慢,已經不適應繁忙政務的文字工作,於是一種以方折筆代替圓轉篆書的文字應運而生,這就是隸書,而秦朝時的隸書被稱為秦...
簡介 發展 傳說 程邈 起源 -
古隸
古隸是由小篆走向今隸的過渡字型,也是古文字時代向今文字時代過渡字型,也是古文字時代向今文字時代過渡的橋樑。它的特點是把小篆粗細相等的均勻線條變成平直有棱...
簡介 傳說 -
隸古
釋文:“謂用隸書寫古文。 孔安國 《尚書序》言:‘為隸古定,更以竹簡寫之。
-
隸體
隸體又稱“隸書體”,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
詳細釋義 歷史演變 分類 隸變 -
漢良隸篆
漢良隸篆,既不是東漢標準的漢碑,也非周秦、兩漢、明清之大小二篆,他的隸篆是甲骨、鏡鼎、繆篆、帛書、簡牘、行書、草書、楷書冶於一爐的自我風貌。他的隸篆以隸...
概述 碑帖兼溶 法古能典 極品隸篆 陸維釗蜾扁 -
隸體指書
因此,以指寫書法,多是草體,行書。 而隸體指書,可謂難上加難,幾乎無人問津。 因此,以指寫書法,多是草體,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