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皮影

隴東皮影

皮影,又稱“燈影戲”或“影戲”,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2006年國家公布的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甘肅省隴東的環縣皮影便名列其中。

簡介

隴東皮影隴東皮影
隴東皮影屬秦晉影戲,是中國皮影戲的重要一支。清代中葉,陝西東路皮影從陝西的大荔、華縣經鹹陽、彬縣、長武傳入我省的平涼、慶陽、環縣等地,所以這些地區的皮影造型方法和製作工藝與陝西東路皮影是一脈相承的。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和幾代人的改革和創新,隴東皮影融入了當地的文化與觀念,經過世代長期的藝術實踐,又廣泛地吸收了民間剪紙、繪畫和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的長處,日漸形成了完美的造型原則和造型風格。
民間藝人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造型訓練,隴東皮影藝人也不例外。他們在製作皮影時較少參與理性色彩,而是根據自己的直覺、意念,巧妙地對影人進行合理的誇張和變形。這非但沒有束縛他們的藝術創作,反而使他們的創作更加自由、率真,更具想像力,給人一種誇張的美,這尤其體現在影人面部的造型當中。首先面部的造型主要是運用線條的變化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和誇張造型的,這些線條的長短組織、曲直搭配、點線結合勾勒出人物的身份、性別和相貌美醜。如生角多是平眉且眼睛細長,以此來表現其善良、儒雅,旦角以彎眉線眼表現文靜秀雅,而淨角則個個立眉,眼睛圓睜以示其威武剛烈。其次,隴東皮影面部色彩的運用也極具性格化,且表現誇張。隴東影人的用色,以五種顏色為主,採用中國民間年畫的濃墨重彩的著色方法,以固有色平塗分填。為了準確揭示人物的個性特徵,人物面部的不同色彩標誌著不同性格。如人物臉部設計一般是黑(代表)
隴東皮影隴東皮影
忠、紅(代表)烈、花(代表)勇、白(代表)奸。

隴東皮影圖案

在設計構成上受到當地民間剪紙及傳統戲曲的影響,富有強烈的地方民間裝飾特色。如皮影人物的服裝圖案受到傳統戲曲的影響,淨角服裝多著鎧甲、旗靠等;服裝上飾有各種花紋圖案,吸收了民間剪紙中的花、動物、鳳、龍等各類紋樣。皮影強調的鏤空,形成虛實相生、陰陽錯落的審美效果,從視覺上給人一種從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之感。而隴東皮影的鏤空圖案,有月牙紋圓點鋸齒紋短線半圓等,其中以月牙紋、短線居多,月牙紋不僅用在結構線上,還用在裝飾紋樣和組織圖案中,並且根據情況需要做長短寬窄、曲直的變化。其圖案運用的大膽靈活,更增強了隴東皮影濃郁的地方民間裝飾特色。

皮影藝術特徵

構圖與造型上的平面化是皮影藝術最顯著的一大特徵。這是由皮影的表演方式決定的。由於皮影戲要在二維的“亮子”即影幕後,靠燈光投影進行表演,而觀眾則坐在亮子前觀看,這樣就要求皮影的活動也必須是二維的,人物造型就要突出平面的效果,所以,皮影主要以側身造型。為了增強皮影戲的表現力和觀賞性,隴東皮影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現方法,採用富有立體感的平面化造型。如隴東皮影在一個影人身上溶合了多種角度的造型。影人包括頭茬和身段,頭茬指的是影人的頭部造型,包括臉譜和頭飾兩部分。從影人頭部的外輪廓來看是正側面,而面部的五官,眼睛和眉毛卻是正面造型又是正側面,但頭飾是斜側視(三分之二側面)。在身段的造型上,這種處理手法尤其明顯:自領口向下,是六分前斜側身段,到腰部開始逐漸轉向七分前斜側,最後到腿部就幾乎接近十分面(正面)了。這種造型特點也同樣存在於襯景、道具處理上。所以在同一件皮影的藝術造型中,會出現平視、俯視仰視多種角度的綜合表現,以其產生立體效果,來彌補剪影造型的單調和不足

隴東皮影隴東皮影

隴東皮影藝術繼承了中國民間美術的優良傳統,其底蘊豐富,源遠流長,造型優美,不失為隴原大地上的一支藝術奇葩。在大力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今天,更應該挖掘保護隴東皮影,使它在當代都市文化環境中能夠獲得更多的生存繁衍的空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