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分類: 文學 >總論及其他
章節目錄
緒論 隱喻文化學學科建設的構想及意義第一編 隱喻本體論第一章 隱喻的本質
第一節 隱喻是認知思維的基本屬性和方式
第二節 隱喻思維的運行機制
第二章 隱喻蘊涵的心理機制
第一節 比較,隱喻思維的心理基礎
第二節 聯想與想像,隱喻思維飛翔的翅膀
第三節 類推(類比),隱喻思維的理性智慧
第四節 擬人、移情、通感,隱喻思維的“孿生兄弟”
第三章 隱喻的存在方式和類型
第一節 隱喻在概念系統的存在方式
第二節 隱喻在語言等符號領域的存在方式
第三節 隱喻在不同文化形態中的存在方式
第四節 隱喻在現實生活領域中的存在方式
第四章 隱喻產生的原因
第一節 對幾種隱喻發生論的反思
第二節 隱喻思維產生的心智起點
第三節 隱喻產生的客觀基礎
第四節 身體經驗:隱喻思維展開的翅膀
第五節 思維和語言的經濟性是隱喻產生的助推器
第五章 隱喻的“家族成員”及其“近鄰”
第一節 隱喻與象徵
第二節 隱喻和明喻
第三節 隱喻和寓言
第四節 隱喻與意象
第五節 隱喻和擬人、移情、通感、雙關、典故
第六節 隱喻的“近鄰”:轉喻
第二編 隱喻文化生成論第六章 隱喻與語言
第一節 隱喻與語音的理據性
第二節 隱喻、轉喻,語言孳乳增生的催化劑:詞義的引申
第三節 隱喻、轉喻,語言孳乳增生的催化劑:辭彙的擴展
第四節 語言在結構和句法層面的隱喻性和象似性
第七章 隱喻與神話
第一節 神話的性質和產生
第二節 隱喻:神話思維的特徵
第三節 神話思維的符號形式分析
第八章 宗教的必然是象徵的
第一節 宗教觀念的產生和隱喻思維的關係
第二節 宗教世界與象徵形式的同構性
第三節 象徵,對不可言說的言說
第四節 象徵與聖經釋義學
第九章 隱喻與藝術
第一節 從藝術起源理論看隱喻和藝術的關係
第二節 從藝術的特質看隱喻和藝術的關係
第三節 從審美經驗的發生看隱喻與藝術的關係
第十章 科學對隱喻的籲求
第一節 從科學語言的構成看科學對隱喻的籲求
第二節 隱喻是科學(邏輯)思維的起點
第三節 科學思維離不開意象思維
第四節 隱喻思維、直覺思維與科學發明
第十一章 哲學的必然是隱喻的
第一節 哲學及其對象的特殊性
第二節 哲學表達的困惑
第三節 哲學對隱喻的籲求
第三編 隱喻社會功能論第十二章 作為世界觀的隱喻
第一節 天地人同構一體,遠古人類的共同世界觀
第二節 兩種自覺的世界觀
第三節 隱喻世界觀的復歸
第十三章 作為生存觀的隱喻
第一節 隱喻體現了人之生存的兩個基本維度
第二節 隱喻昭示了人與自然的生存論統一
第三節 隱喻昭示了人與人的生存關聯
第十四章 隱喻的一般社會功能
第一節 隱喻的幽默功能
第二節 隱喻的親和功能
第三節 隱喻的遮蔽功能
第十五章 隱喻的教育功能
第一節 關於教育本質的反思
第二節 隱喻之於教育的本體論地位
第三節 隱喻之於教育的方法論意義
第十六章 隱喻的政治功能
第一節 隱喻的政治識別與區分功能
第二節 隱喻的政治溝通功能
第三節 隱喻確立和強化權威的功能
第四節 隱喻的政治決策合法化功能
第五節 隱喻的政治社會化功能
第六節 隱喻的政治教化與諷刺功能
後記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趙維森,陝西省清澗縣人。現為延安大學文學院教授、文藝學碩士生導師、導師組組長、文藝學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藝理論、中國古代美學、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研究工作。2008年獲延安大學第二屆“教授風采”講課比賽一等獎,2016年被授予延安大學教學名師的榮譽稱號。出版學術著作有《隱喻文化學》、《孔子的精神世界:<論語>思想的體系化解讀》《老子的精神世界:<道德經>思想的體系化解讀》等。發表多篇學術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南京社會科學》、《學術論壇》、《河南社會科學》、《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和人大報刊資料中心全文複印。